《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9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剪刀。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师:王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给这位同学庆祝生日好吗?
师:同学们请看,王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1个蛋糕)
2、师:如果要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人分得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多少个蛋糕?
同桌两人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巡视时找一组同学汇报)
(3)生1:每人分的这个蛋糕的,每人分得0.25个蛋糕。列式为:1÷4=0.25(个)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要求平均每人分得多少个,就要算1÷4得多少。
生2:1÷4=(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第1个学生说得不好,再找第二个)
(4)教师补充: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就是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1个蛋糕的,也就是个蛋糕。
(5)师:两个数相除,商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就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师:刚才老师带了1个蛋糕平均分给你们4个人吃,感觉大家没吃好,还想吃吗?现在有3个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
生:3÷4(板书)
师:你能猜想一下它的结果吗?
(个)(板书:(个)?(?号用红色笔板书)
(2)师: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9页,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合作来分一分,剪一剪。
(3)学生动手剪拼,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可用激励语言:这个小组合作得很好。)
(4)学生汇报,集体探究
生1: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分的。我们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个蛋糕。接下来,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其他两个圆。最后每个人分到的是3个个蛋糕,也就是个蛋糕。
(学生汇报分时,教师站在讲台与学生之间,听学生的汇报,特别是“平均分”三字,教师订正时注意把圆摆正。)
师: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分法有补充吗?对,这个小组是1个1个地分。其它小组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我们小组是把3个圆叠放在一起,把它们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个蛋糕。
师: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分法有补充吗?对,这个小组很聪明,三个一起分。
归纳总结、深化主题。
课件演示分饼过程
师:刚才两个小组为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分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第1种方法:一个一个地分,把每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是1个蛋糕的,每人可分得3份蛋糕,就是个蛋糕;第2种方法:把3个蛋糕摞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每份占这三个蛋糕的,相当于一个蛋糕的,也就是个蛋糕。
师:全班齐读这句话。
生:3个蛋糕的,就是1个蛋糕的。
同学们,我们再来说一说表示的分数意义是什么?表示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3)师:通过我们的合作,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3÷4=(个)这是一道应用题,同学们别忘了答哦。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吗?
生:被除数÷除数=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a÷b=(b≠0)(为什么b≠0?)
(5)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给这位同学过生日,大家高兴吗?遗憾的是同学们没有吃到蛋糕,但是学到了知识。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六、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3÷4=(个)
被除数÷除数=
a÷b=(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