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本P83-8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知道旋转的三要素和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理解旋转的性质,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学习卡、三角板
教学过程:
预习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看看谁最会观察,谁的记忆力最棒
(出示课本P83的主题图)
大家看,图上这些是什么现象吗?什么叫旋转呢?
在生活中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的?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旋转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它还是有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究的,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它。
(揭题,板书课题)这个内容就在我们课本的P8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为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更顺利,我们先请出学习助手来帮助我们
(课件出示)
(了解旋转的方向)大家观察下这个钟的指针是怎么转的?用手模仿下,这个水车呢?
像指针从右手边转起的我们叫做顺时针旋转,反之从左手边转起的叫做逆时针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这两个就是旋转的方向。
(认识钟面的时刻和度数关系)你还记得吗?
在学习助手的帮助下相信我们可以出色地完成下面的学习之旅的。
二、合作探究
过渡:大家看,钟面里还有更多的旋转知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83看到例1,进入我们的活动一。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活动一:说一说
认真阅读课本P84例2,完成《导学案》P72活动一的问题
1.动手拨一拨钟面的指针,认真阅读例1中的第一句话,获取信息,完成例1的3个填空。
2、认真比较例1中的4句话,说说对四次的旋转都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的。
(要求: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展示)
过渡:看来大家都知道了旋转的三要素了,那下面老师请你们玩一个游戏看看谁最厉害,请看活动二。谁来读一读?
活动二:最佳搭档
一人顺时针或时针拨动钟面的指针,一人运用旋转的三要素描述出把指针旋转的过程。
(要求:师友合作,相互交换角色,准备展示)
同学们是太厉害了,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旋转的三要素,下面我们来看看旋转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借助三角尺探究一下。
活动三:转一转
认真阅读课本P84例2,完成《学案》P73的活动二的问题
1.如图,将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描述三角尺旋转过程,注意要有旋转的三要素)
2、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提示从大小、形状、位置等方面进行总结
)
好,同学们讨论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
三、学以致用
相信大家对旋转的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课件出示练习)
1、课本P85第1小题
2、课本P
83做一做
3、课本P
85第2小题
4、填空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之旅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我们来回顾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旋转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和简便,下面这些图片就是艺术家利用旋转设计出来的美图,这旋转楼梯,
欣赏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85第3小题
2、《导学案》P73的“即时巩固”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
旋转
三要素:
旋转中心
(绕点O、A、B…)
旋转方向
(顺时针
、逆时针)
旋转角度
(30°、60°、90°、180°…)
特征:
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