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八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黄河颂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石河子第八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黄河颂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8 11: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单元
6、黄河颂
知识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
bǔ( )育 péng( )pài( ) 山diān( )
狂lán( ) páng( )bó( ) 气pò( )
屏zhàng( ) 九qǔ( )连环
2、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哺育( ) 澎湃( ) 浊流( )
劈成( ) 气魄( ) 臂膀( )
3、辨字组词
(1)障( ) 彰( ) 嶂( )
(2)澜( ) 斓( ) 谰( )
4、多音字
曲:( ) 劈:pi(劈山) 中:zhong(中原)
( ) pi(劈叉) zhong(中肯)
奔:ben(奔跑) 强:qiang(坚强) 长:chang(长短)
ben(投奔) qiang(强迫) zhang(生长)
jiang(倔强)
5、解释词语
狂澜:
屏障:
澎湃:
哺育:
6、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动词。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 , 万丈狂澜;浊流 ,
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 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 南北两面。
7、写出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
(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8、黄河中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也留下了许多描绘和歌颂黄河的美好诗篇。请你写出四句与黄河相关的古诗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
1 ( )
2 ( )
3 ( )
4 ( )
9、文学常识填空。
《黄河颂》选自组诗《 》,作者 ,由著名音乐家 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 、壮阔的 和
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阅读感知
保卫黄河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0、本歌词选自 的第 乐章。
11、比较《黄河颂》与《保卫黄河》,说说这两首歌词有什么内在联系。
12、歌词开头三句有什么作用?
13、本歌词篇幅短小,但结构紧凑,前有笔伏,后有照应。
“万山丛中”照应的是 。
“青纱帐里” 照应的是 。
14、本歌词结尾四句能否调换位置,变成“全中国、华北、黄河、家乡”?读了本诗,我们可以联想起古人的哪句名言?
三、能力拓展。
15、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自古就是诗人歌颂的对象,现在班级准备办一期有关黄河的黑板报,请你收集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你会选哪些呢?(至少两句)
(1)
(2)
16、这首歌词写到:“多少的英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知道历史上在黄河之畔有哪些民族英雄?请简述其事迹。
第6课答案
1-4、略
5、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澎湃:(1)形容波浪互相撞击。(2)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
6、望 澎湃 掀起 宛转 结成 奔向 劈成
7、(1)比喻、拟人;(2)拟人;(3)反复、拟人
8、(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成仞山。 王之涣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陈子昂
9、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 冼星海 艺术形象 历史场景 磅礴
10、《黄河大合唱》
11、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的抗日歌曲。《黄河颂》表现其巨大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假的意志。《保卫黄河》歌颂了黄河儿女拿起刀枪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
12、借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了抗日形势的紧迫和黄河儿女抗日热情之高涨。
13、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14、不能。因为一般的民众总是在保卫自己家乡的战斗中一步步地成长为真正的战士,进而去保卫更大的领土;从另一方面说,也体现出“星星之火炣以燎原”的发展态势。此诗让我们想起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5、(1)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成仞山。
16、你是大地创造的永垂不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