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八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口技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石河子第八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口技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01 08: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口技
一基础积累
1《口技》的作者是________(清朝),本文节选自_______朝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少( )顷( ) 呓( )语 絮絮( )不止 夫叱( )大儿声 齁( )声 咳嗽( ) 倾( )侧 意少( )舒 中间( ) 曳( )屋 许许( )声 几( )欲先走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京中有善口技者( ) ⑵会宾客大宴( )( )
⑶施八尺屏障( ) ⑷满坐寂然( )
⑸众妙毕备( ) ⑹宾客意少舒( )( )
⑺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⑻曳屋许许声( )( )
⑼虽人有百手( ) ⑽无不变色离席( )
⑾不能名其一处( ) ⑿奋袖出臂( )
⒀两股战战( ) ⒁几欲先走( )( )
4 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的不同含义。
(1)指:人有百指( ) 不能指其一端( )
(2)乳:妇抚儿乳( ) 儿含乳啼( )
(3)妙:众妙毕备( ) 以为妙绝( )
(4)绝:以为妙绝( ) 群响毕绝( )
(5)一:一时齐发( ) 又一大儿醒( )
(6)坐:口技人坐屏障中( ) 满坐寂然( )
⑺少:少顷( ) 宾客意少舒( )
5.翻译下列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二 认真阅读,整体感知
6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相继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________________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
文章运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口技表演以___________为线索介绍的,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表现了口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一、五两段中写表演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什么作用?第一、五两段是否重复了?为什么要这样写?
8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三 阅读体会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9.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紧扣一个“________”字,然后从三个方面加以突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 D穿着舒适
11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D名不副实
12选文第三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 )。
A.声音由小到大 B.声音由远到近
C.声音由内到外 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
13翻译下列句子。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3)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14按要求摘出原句。
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文中议论的句子:
15将选文第三段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16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17你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处
20 口技

1---5略

6 (1)---(5)略 时间 高超的技艺
7 这些数字的运用说明道具的简单,以此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第五段再次写道具的简单,既与第一段相呼应,更是从侧面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让人恍然醒悟:原来一场出神入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之口,而不是借助其他繁多的器物。
8(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3)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些描写属于侧面描写,反映了听众的情绪变化,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有力地衬托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9.醒而复睡、深夜救火 善 听众的反应 道具的简单 对表演的描绘。10 C 11.A 12.D 13.略。1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有人……一处也。15.言之有理即可。16.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