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社戏
一 基础积累
1文学常识填空:
《社戏》这篇小说选自小说集《________》,“社”原指________,在绍兴“社”是 ______________,“社戏”就是_______________.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看戏的经历。本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根据课文可知,“迅哥儿”看戏的地点在_____镇_____村,“我”通过对童年时代一段看社戏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识读: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棹( )着 归省( ) 行( )辈 撺掇( )凫( )水 潺潺( ) 弥( )散 蕴藻( )
踱( )步 手撮( ) 棹( )着 肆无忌惮( )
3 修改病句
(1)夏天的鲁镇是游玩的好季节。
(2)我们反复地好说歹说,最终总算把外祖母说服了
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还以为船慢。
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②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③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④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
A.①②③④ B.2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C 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6文中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月夜美景,由此你能想到一些古诗吗?
(1)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句。(不少于2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有“月”字的诗句。(不少于2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认真阅读,整体感知
7 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8 揣摩加线的词语,回答问题
①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连用这几个动词对表现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姆指一翘,得意地说道……
(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位少年朋友和哪位成年人?为什么?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和长者吗?
三 阅读体会:
①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摇荡点撑)开船,在桥石上一( )(碰击磕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0①段中两处空白处依次填入序号。
11第①自然段的表达方式属于( )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抒情
12小朋友们撑船的动作,既说明了 ,又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3②③两段从哪四个方面写“我”的感受?
14选文的第②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
所见:
所闻:
15给以上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 。
16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16社戏
一1 《呐喊》 土地神或土地庙 一种区域名称 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鲁镇 平桥 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2略 3(1)“季节”改为“地方” (2)划去“反复地”
4D 5B 6(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2)略
二 7B 8①这些动词显出小伙伴们开船时动作干净利落,表现了他们聪明能干。②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夸奖了他的豆子,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9略
三10(1)、点;磕。11A 12驾船技术高超;看戏心情急切。 13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14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写一处即可)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15月夜航船。 16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侧面写出了孩子们驾船技术高超,表现力看社戏时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