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
第二课
美
术
作
品
的
艺
术
语
言
第二课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什
么
是
美
术
作
品
的
艺
术
语
言?
第二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美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第二课
美
术
语
言
的
内
容
基本语言元素
点
张萱
捣练图(宋摹本)绢本设色
37×147cm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徵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於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第二课
美
术
语
言
的
内
容
基本语言元素
线
梁楷,生卒年不详,祖籍东平(在今山东省东平),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杭州)。南宋宁宗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为画院侍诏,赐金带不受,把其挂于院内扬长而去。梁楷性好酒,行为狂放,自号“梁风子”,因被人称为“梁疯子”。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初师贾师古,中年后承宋初石恪画法,变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自成一格,是南宋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泼墨仙人》是梁楷泼墨画法的一件代表作,表现了一位烂醉如泥、憨态可掬的仙人。古代评论家多赞梁楷的画“描写飘逸”,这是对其画风的总结,又是对其创新的首肯。“逸”是我国古代评画的一个重要标准,唐代朱景玄于“神、妙、能”三品之后又列以“不拘常法”为特征的“逸”品,宋代黄休复提“逸”格于“神”品之上。这似乎仅仅是品位排列次第的问题,却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画家对新的审美情趣的追求。
第二课
美
术
语
言
的
内
容
基本语言元素
面
溪山行旅图?中国画(轴)?绢本水墨?206.3cm×103.3cm?范宽?宋?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宽(约967年之前约1027年之后)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其人如其名,性宽厚,进止疏野。《图画见闻志》记载他“仪状峭古”,指的是范宽形貌峭、衣着古;又说他“理通神会,奇能绝世”,"性嗜酒,好道”。好道是指好道家之道,这是山林之士和大山水画家的共同性格;"理通”指的是好道之理与物理、画理相通;“神会”指的是自己的精神与山林自然之精神相会而融为一体
范宽《溪山行旅图》画中巍峨的高山顶立,矗立在画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画面,顶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鲜明的印象。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使人听到水声和驴蹄声。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
第二课
美
术
语
言
的
内
容
基本语言元素
色
陈洪绶(1597-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悔迟,诸暨(今属浙江省)人。明代画家。早年受业于著名学者刘宗周、黄道周门下,1642年曾到北京为国子监生,授中书舍人,供奉内廷,不久即离京南归。明朝灭亡后,为躲避清兵,一度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自号悔迟,亦号老迟。后在杭州以卖画为生。工诗,擅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
本册共八开,每开均有作者题跋及款印。所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全以工笔写之。山岩之结构,花蝶之动态,人物形象之奇特,均已加入了画家个人之造型意念,精彩绝伦。从署款和绘画风格看,此图是陈洪绶中前期作品,为其代表作之一。这一图册作山水、人物、花卉,画法工整,趣味古拙。其八开分别是:山图,黄河巨津,湖山深远山水,远浦归帆,.石泉云树,罗汉,夔龙补衮图,玉堂柱石。
第二课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
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在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第二课
作品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
全图共分为五个段落,首段“听乐”,韩熙载与状元郎粲坐床榻上,正倾听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弹琵琶,旁坐其兄,在场听乐宾客还有紫微朱铣、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舒雅、家伎王屋山诸人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
(宋摹本)
,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第二课
二段“观舞”,众人正在观看王屋山跳“六幺舞”,韩熙载亲擂“羯鼓”助兴,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尴尬地拱手背立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
(宋摹本)
,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第二课
从全图的结构上看,画家分别利用三件大的立屏将画面分为四个部分,作者巧妙的利用每部分斜置的榻、几案、屏风等物件的对称布局来表现,体现出空间深度感和各部分的划分。五个部分既自成一画又相连成卷,宴会的过程及兴致之极的场景跃然纸上,根据宴会的顺序可知五段分别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
(宋摹本)
,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五个部分精密相连使得《韩熙载夜宴图》不仅仅是单纯的图绘,而是整合了视觉形象和文本两部分于一体之中,描述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景。
在各个场面中人物都各具情态,与身份、性格十分相符,画师顾闳中巨细入微的观察,潜心默识的记忆与描摹精湛的画艺。
第二课
美术家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
具象艺术(figurative
art)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
工笔花鸟画,五代黄荃,钩花填色,画法略同于山水人物,均富丽工巧;同代徐熙,独创没骨画法,不用勾廓,直接以色彩染出物象之形态与神韵,表达精致,清新脱俗,时人称谓骨气风神冠绝古今。由于画法较简,后代之写意画法,实受其影响甚巨。其后历代工笔花鸟画,大致不出此限,至清恽南田用徐法而更创新意,工笔花鸟画大盛矣。
第二课
美术家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2、意象艺术
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语言表现手段。
意象在中国画的语境里,是心理被画面形质搅动引起的主观情绪体验。当一幅作品能达到吸引人、感动人、启发人的效果,才会让观赏者从心中涌发出意象境界,既触目惊心,意象是以画为媒介,是人们灵魂之间的对话。
第二课
美术家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3、抽象艺术
主要是在20世纪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在这样一个精神领域中,康定斯基将抽象绘画中的色彩运用类比音乐中的音符,
色彩同样具有音响和旋律效果,甚至具有交响乐般的震撼力量。用色彩来展现音乐中的心灵震荡的效果,并直接达到精神深处,是那些只将眼光盯着客观世界的艺术家们所不具备的能力。
冷抽象: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
热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创作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热抽象”
第二课
讨论:我们从这两幅作品中分别看到了什么形象?
两幅作品在运用美术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上有什么区别?
第二课
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也就是我们什么形象也辨别不出来。完全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
第二课
美术作品语言的表现手段
明暗
空间
透视
肌理
构图
第二课
中国画语言的表现手段
笔墨
章法
皴法
溪山无尽图(局部)中国画(卷)纸本水墨27.7cm×726.7cm龚贤
清
故宫博物院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第二课
欣
赏
作
品
课后思考: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有哪些表达方式,搜集并整理相关的美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