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
20
m
B.
24
m
C.
25
m
D.
75
m
2.如图所示,水龙头开口处A的直径d1=1
cm,A离地面B的高度h=75
cm,当水龙头打开时,从A处流出的水流速度v1=1
m/s,在空中形成一完整的水流束,则该水流束在地面B处的截面直径d2约为(g取10
m/s2)( )
A.
0.5
cm
B.
1
cm
C.
2
cm
D.
应大于2
cm,但无法计算
3.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Q、N三点,已知物块从P点运动到Q点与从Q点运动到N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长度为3
m,QN长度为4
m,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的长度为( )
A.
2
m
B.m
C.m
D.
3
m
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零时刻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20t-2.5t2)
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
B.
前5
s内汽车位移为37.5
m
C.
汽车初速度为40
m/s
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40
m
5.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1∶1
B.
3∶4
C.
3∶1
D.
4∶3
6.一辆警车在平直公路上以60
km/h的速度行驶,要求到达前方某地时的速度也是60
km/h,有三种方式行驶:(a)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先匀减速运动再匀加速运动;(c)先匀加速运动再匀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种方式先到达
B.
(b)种方式先到达
C.
(c)种方式先到达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为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直线运动信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对于纸带上2、3、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
A.
计数点2的速度最大
B.
计数点3的速度最大
C.
计数点4的速度最大
D.
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8.一个物体沿着斜面从静止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前2
s内的位移为3
m,则它在第四个2
s内的位移是( )
A.
14
m
B.
21
m
C.
24
m
D.
48
m
9.一只叫Diamond的宠物狗和主人游戏,宠物狗沿直线奔跑,依次经过A、B、C三个木桩,B为AC的中点,它从木桩A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奔跑,到达木桩B时以加速度a2继续匀加速奔跑,若它经过木桩A、B、C时的速度分别为0、vB、vC,且vB=,则加速度a1和a2的大小关系为( )
A.a1<a2
B.a1=a2
C.a1>a2
D.
条件不中,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
是( )
A.
前2
s加速度为5
m/s2
B.
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
6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
8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
m/s,方向向东,第5
s末的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向西,则物体开始向西运动的时刻为( )
A.
第2
s末
B.
第3
s末
C.
第5
s末
D.
第6
s末
12.由于发射卫星耗资巨大,还要耗费大量燃料推动沉重的金属物体在地球大气中飞行。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解决方案,利用一架喷气式飞机发射一个高效的小型推进系统,把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已知卫星必须达到8
000
m/s才能达到预定轨道,发射时喷气式飞机运行了16.7
min。则喷气式飞机的加速度为( )
A.
6
m/s2
B.
8
m/s2
C.
10
m/s2
D.
12
m/s2
13.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
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其刹车距离为( )
A.
40
m
B.
20
m
C.
100
m
D.
4
m
14.一竖直的墙壁上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3∶4
B.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C.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B
D.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C
15.2013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如下图甲所示,假设发射飞船的火箭某段时间内由地面竖直向上运动,该段时间内其竖直方向上的v-t图像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
C.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则
(1)小球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于______直线运动。
(2)有甲、乙两位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方法如下:
甲同学:a1=,a2=,a3=,a=
乙同学:a1=,a2=,a=
你认为甲、乙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正确?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m/s2。
(3)图中频闪相机拍摄第二张照片的时刻小球瞬时速度为_______m/s。
17.如图所示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会导致测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8.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此质点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6
s内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_
m.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9.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0.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试回答:
(1)AB、BC、CD段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
(2)质点在5
s末的速度多大?
21.如下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试求0~1
s、1~3
s、3~4
s各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并分析各时间段内的运动性质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一小球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斜面足够长),已知小球在第4
s末的速度为4
m/s.求:
(1)第6
s末的速度;(2)第6
s内的位移;(3)4
s到6
s内的位移.
23.如图所示,表示一质点在6
s内的x-t图象,试据此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并画出它的v-t图象.
24.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车速限制为120
km/h.设某人驾车以最高时速沿平直高速公路行驶,该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司机的反应时间(从意识到应该刹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为0.7
s.若前方车辆突然停止,问该司机应与前车至少保持多大的距离才比较安全.
答案解析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解析】本题用v-t图像解决非常简便,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由题意作出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可看出c种方式所用时间最短,C正确.
7.【答案】C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于s1<s2<s3<s4<s5,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加,即v2<v3<v4.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A
【解析】前2
s的加速度为a==m/s2=5
m/s2,故A正确;在0~4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离出发点越来越远,4
s之后物体开始反向运动,所以物体在4
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B、C、D均错.
11.【答案】B
【解析】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的加速度为a==m/s2=-5
m/s2,则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s=3
s,可知物体开始向西运动时刻为第3
s末,选项B正确。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A
【解析】 由所给图像的斜率知,火箭的加速度在0~t1时间段内小于t1~t2时间段内,A对.火箭在0~t3时间段内一直上升,B错.t3时刻火箭上升到最高点,距地面最远,C、D错.
16.【答案】(1)相等 匀加速 (2)乙 1.1 (3)0.875
【解析】(1)根据表格中位移数据可知,s4-s3=s3-s2=s2-s1=1.1
cm,则小球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故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甲同学计算的加速度a==,乙同学计算出的加速度a==,很显然,甲同学的计算结果偶然误差较大,故乙同学的计算方法正确,代入数值得a=1.1
m/s2。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公式得,==,则v===0.875
m/s。
17.【答案】偏小
【解析】实际实验中,如果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导致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
18.【答案】-1 6
19.【答案】
【解析】由a-t图像知:
0~10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1=2
m/s2,10
s末的速度v=a1t1=20
m/s;10~40
s内物体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40~60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2=-1
m/s2,故60
s末的速度:v′=v+a2t2=20
m/s+(-1)×20
m/s=0.
由此画出的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
20.【答案】(1)AB段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 BC段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 CD段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2)15
m/s
【解析】(1)根据题中v-t图像可知在AB段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所以AB段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在BC段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所以BC段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在CD段速度随时间不断减少,所以CD段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
(2)质点在5
s末的速度由题中v-t图像可知是15
m/s.
21.【答案】在0~1
s内,a1=4
m/s2,方向为正,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在1~3
s内,a2=-2
m/s2,方向为负,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
在3~4
s内,a3=-2
m/s2,方向为负,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
【解析】在0~1
s内,速度变化量为Δv1=4
m/s-0=4
m/s,加速度a1==4
m/s2,方向为正,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在1~3
s内速度变化量Δv2=0-4
m/s=-4
m/s,加速度a2==m/s2=-2
m/s2,方向为负,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
在3~4
s内速度变化量Δv3=-2
m/s-0=-2
m/s,
加速度a3==m/s2=-2
m/s2,方向为负.
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
22.【答案】(1)6
m/s (2)5.5
m (3)10
m
23.【答案】x-t图象上直线斜率表示速度,所以
0~2
s的速度v1==3
m/s
2~4
s的速度v2=0
4~6
s的速度v3==-6
m/s
质点的运动情况:0~2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3
m/s,2
s末离开出发点6
m;2~4
s内质点静止于离出发点6
m处;4~5
s质点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6
m/s,5
s末回到出发点,5~6
s质点继续以6
m/s的速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
s末位移为-6
m.v-t图象如图所示.
【解析】
24.【答案】134.4
m
【解析】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位移为vΔt,采取刹车措施后,刹车位移为,故安全车距x=vΔt+=×0.7
m+m≈134.4
m,
即该司机应与前车至少保持134.4
m才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