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15: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A.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C.必须有减数分裂过程 D.细胞增殖时,两对基因互不干扰
高一生物试题
6.见强光打喷嚏的ACHOO综合征和焦虑引起的颤抖下巴均为显性性状,且独立遗传。两对基因都是杂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合的夫妇,生下一孩子具ACHOO综合征而没有颤抖下巴的概率是( )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A.116 B.916 C.3 16 D.1216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7.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所有黄色皱
合题目要求的。)
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A.1∶1∶1∶1
B.用闭花传粉、自花受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
B.2∶2∶1∶1
C.孟德尔能成功得到正确的结论原因之一是利用统计学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C.3∶3∶1∶1
D.测交实验证明杂合子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是1:1
D.4∶4∶1∶1
2.孟德尔对于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假说”进行解释。下列哪项不
8.拉布拉多是一种受人喜爱的宠物犬,有黑色、棕色和黄色三种。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B/b)
属于其“假说”内容( )
控制,基因的功能如下图所示。研究者将纯合黑色个体
A.若让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预期子代会出现1:1的结果
与纯合黄色个体杂交获得F1,F1均为黑色。再将F1自
B.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颗粒,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由交配产生F2,F2性状表现为黑色:棕色:黄色=9:3:
C.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A.控制毛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B.F2的黑色犬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则此正常儿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
C.有基因E无基因B的个体因黑色素不能沉积而表现为棕色
A.1/4 B.1/2 C.2/3 D.1/3
D.F2中,黄色犬的基因型有eeBB、eeBb、eebb三种
4.喷瓜的性别由三个复等位基因D1、D2、D3决定(见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9.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
基因型 D1D2 D1D3 D2D2 D2D3 D3D3
①交叉互换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④联会 ⑤DNA复制 ⑥染色单体分离
性别 雄株 雄株 两性植株 两性植株 雌株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②④⑥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④③⑥②①
A.三个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D1和D3分别决定雄株和雌株 10.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牛,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分别标记基因A、a和B,观察无变异发生
C.D2对D1和D3均为显性 D.雄株与雌株杂交不可能产生两性植株 的分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下列哪项不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所必需的条件(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3种颜色8个荧光点
第 1 页 共 6 页
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有2种颜色6个荧光点 D.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C.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有3种颜色4个荧光点 16.“牝鸡司晨”是指母鸡性反转成具有繁殖能力的公鸡,但遗传物质并未发生变化。公鸡的两条性染色
D.只有一半精细胞中有2种颜色2个荧光点 体是同型的(ZZ),母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不含Z染色体的胚胎不能成活:鸡的芦花(B)
11.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关于遗传具有多样性和稳定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和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发生了性反转的芦花鸡与一只正常的非
A.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芦花鸡交配,下列对其杂交结果的预测,错误的是( )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也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A.子代中的雌鸡中,芦花:非芦花=1:1 B.子代中的雄鸡全为芦花
C.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之间的不随机结合是形成合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C.子代中的性别比为雌:雄=1:1 D.子代中的雄鸡不存在纯合子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17.图为男性的性染色体示意图,其中I区段为同源区段,Ⅱ1、Ⅱ2区段为非同源区段,下列说法中错误
1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和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的是( )
A.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 A.I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往往不与性别相关联,所
B.孟德尔提出了基因和表型的概念,是遗传学之父 以不属于伴性遗传
C.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B.减数分裂时,仅I区段上的片段能进行交叉互换
D.遗传规律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仅存在于Ⅱ1区段上
13.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D.男性Ⅱ2区段上的基因仅能传给女儿
A.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具有一定关系 18.1944年艾弗里等人在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在不
B.母亲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携带者,儿子一定是患者 同肺炎链球菌之间传递的转化因素是DNA。该实验的证据之一来自酶降解实验。对S型菌株分别进行如
C.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 下处理:①利用脱氧核糖核酸酶降解DNA成分;②利用核糖核酸酶降解RNA成分;③利用蛋白酶降解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 蛋白质组分。然后分别与R型菌株混合培养,检测R型菌株转化为S型菌株的能力。结果发现,RNA
14.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在实验中发现,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 和蛋白质发生降解后菌株的转化能力不受影响,而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后的S型菌株几乎完全丧失了转
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化R型菌株的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A.该实验自变量是对S型菌株分别进行①②③处理,控制自变量的过程中采用了减法原理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B.该实验中R型菌株转化为S型菌株的原理可能是基因重组
15.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 C.该实验表明DNA很可能就是格里菲斯所提出的转化因子
是( ) D.加热致死的S型菌株转化R型菌株的情况与①类似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19.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
B.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不一定患此病 的是( )
C.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一定不患此病 A.实验中可以利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完全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第 2 页 共 6 页
B.利用放射性p32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组中,出现了在上清液内出现了放射性很高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 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所组成的
搅拌不充分导致的 B.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截取DNA的任意片段都可以成为基因
C.子代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C.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这些病毒是没有基因的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无关
20.下图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图,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25.基因、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 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③DNA 上决定一个氨基
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转运 RNA 上一端的3个碱基⑤转运RNA上与反密码子发生碱基配对的3个相邻
的碱基⑥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⑤①③ B.⑥②⑤ C.⑤①② D.⑥③④
A.图甲中②③交替连接构成DNA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26.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海蜇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
B.DNA的双链是反向平行的
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
C.每个DNA分子单链上均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且位于3’-端
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该资料不.能表明( )
D.每个DNA分子通常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A.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种生物个体
21.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B.基因不是由单一的碱基对所组成
A.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子和卵子的形成以及受精作用,最终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相对位置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转基因实验都能成功的使某一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控制性状
C.美国科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7.图示某种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拍摄了 DNA 的衍射图谱,并提出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A.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是基因上的起始密码子
22.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B.该过程最可能发生在细胞核染色体DNA上
A.细胞核和线粒体均可进行DNA复制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C.不是每种密码子都有对应的氨基酸
C.以DNA的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真核细胞中该过程发生在分裂前的间期
D.图中核糖体上合成多肽过程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23.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8.下列相关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
A.酶①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A.每个氨基酸都有不止一个密码子与之相对应,体现了密码子的简并性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B.不同的tRNA可能携带同一种氨基酸
C.DNA复制具有双向进行的特点,新合成的子链有一条是前
C.基因表达需要ATP供能
导链,有一条是后随链
D.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体现了密码子的通用性
D.若该DNA分子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有200个,则复制过程共需要C300个
29.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6 页
A.逆转录过程需要的酶可由某些病毒提供 D.生活习惯也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B.科学家克里克于1957提出了中心法则 34.已知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
C.人类遗传信息的传递能完成图中的所有过程 灰身,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选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
D.少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 的比例是( )
30.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用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 A.8/9 B.4/9 C.1/4 D.1/2
译成蛋白质,下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35.下列各项中,哪一组实验方法是可以依次解决①-④遗传问题最好的办法。①鉴定一只表现为显性性
A.RNA复制酶也可用于宿主细胞的RNA的合成 状的动物是否纯合;②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髙豌豆抗病品种纯合子的比例;④验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容易变异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 证分离定律( )
C.(+)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的嘌呤碱基数相等,都占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B.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各自碱基总数的一半 C.自交、测交、测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在其宿主细胞内,以RNA为模板直接指导合成DNA、RNA和蛋白质 36.下图为某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1和Ⅱ4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1.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
A.①过程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完成 B.Ⅰ1和Ⅲ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性状 C.若Ⅱ3正常体细胞内含1个乙病基因,则Ⅱ1和Ⅱ2再生一男孩,患病概率为1/8
D.人的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D.若Ⅰ2仅含一种致病基因,则Ⅲ1和Ⅲ2婚配所生子女患病概率为5/16
32.基于对基因、环境和生物体性状的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7.细胞形态变化、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等特征是区分细胞分裂图像的重要依据。某动物个体器官内的
A.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也可能不同
部分细胞分裂图像如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B.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一种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D.一个生物体细胞内的基因通常都是相同的,表达的情况也是一致的
33.生物体存在表观遗传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为雄性,丁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A.基于非基因序列的改变所致表达水平的变化 B.甲细胞内有1个四分体,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此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C.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DNA甲基化一般导致基因表达活性增强 D.乙、丙、丁图都是处于后期的分裂图像,都存在染色体短暂加倍的现象
第 4 页 共 6 页
38.某个体的基因型由n对等位基因构成,每对基因均为杂合子,且独立遗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设计实验:让______(性状)植株作父本,让________(性状)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
( ) 现型及比例。
A.该个体能产生2n种配子 ②结果分析:若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设。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B.该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n种基因型 (3)上述杂交实验过程中,要在_______期,去除母本的雄蕊,______________。
C.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 (4)实验结果证明假设成立,请写出两单瓣花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图解要体现配子的产生情
D.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3n种基因型 况)。(2分)
39.人类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下图所示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各自一个原始生殖 42.(10分,每空1分)I.如图是甲病和乙病的家族系谱图,两种病独立遗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的模式图,已知8和9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它们结合后发育成的孩子是白化色盲患
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假设无特殊情况发生)
A.5的基因组成为AXB或aXB的精子
B.11为基因组成为AXB的卵细胞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高于1/2
D.1、2、3、4四个细胞中,细胞分裂完全相同
40.下列关于遗传学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判断甲病是显性遗传病的依据是___________;判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的依据是_______。
A. 纯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不会出现纯合子 (2)已知6号个体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如果8号与9号结婚,那么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B. 基因表达过程中,DNA碱基数:mRNA碱基数:多肽链氨基酸数=3:3:1 ___________。
C. 等位基因都可以分离,非等位基因都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Ⅱ.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②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
D.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吸烟等因素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41.(10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类型,由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花瓣颜色有红色和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控制这
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将重瓣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将单瓣花自交,子代中单瓣
和重瓣的比例为1∶1。请回答问题,并帮助研究小组完成探究过程。
(1)该植物的单瓣花是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花瓣性状和颜色的遗传应符合___________
定律。
(2)研究小组针对“单瓣花自交,子代中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的现象,提出假设:单瓣花在减数分
裂时产生的含A基因的精子死亡。
(1)图①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
第 5 页 共 6 页
的______________功能。
(2)图②中的B图为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
(3)图②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
_____________(用图②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
43.(10分,每空1分)细胞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是细胞具有统一性的证据之一。请回答:
(1)19世纪,人们发现了染色体在细胞遗传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科学家们在研究染色体的组成成
分的遗传功能时,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科学家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 。
(2)DNA的特殊结构适合作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内部碱基排列顺序代表着________,碱基排列
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__________。
(3)经分离得到X、Y两种未知菌种,分析其DNA的碱基组成,发现X菌的腺嘌呤含量为42%,而Y
菌的胞嘧啶含量为18%。可以推知两菌种中耐热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油菜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且可观赏的油料作物。如图甲表示该种植物某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示意
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该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
两条转变途径,如图乙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浙江省农科院陈锦清教
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中②、③所代表的三个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其中
脱氧核苷酸间通过 键相连进而形成脱氧核苷酸链。图中需要mRNA、tRNA和核糖体同时
参与的过程是______(填写图中的标号),此过程中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2.A3.D 4.B5.B 6.C7.B8.B9.C10.A
11.C12.C13.C14.B15.D 16.C17.A18.D19.C20.C
21.B22.C23.D24.A25.B 26.D27.C28.A29.C30.B
31.C32.D33.C34.D35.A 36.D37.D 38. D 39. C 40. 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41.(10分,除特殊标记外, 每空 1分)
(1)显性 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或孟德尔第二定律)
(2)① 单瓣花 重瓣花 ② 若子代都是重瓣花 子代单瓣花和重瓣花的比例为 1∶
1
(3)花蕾(未成熟) 套袋
(4)(2分)

42(10分,每空 1分)
I(1)1号个体和 2号个体均为甲病患者, 而其子代 5号个体表现正常
1号个体和 2号个体均不患乙病, 而其子代 4号个体患乙病(答案合理即可)
(2) 1/4
Ⅱ (1)DNA复制 受精作用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 次级精母 IJ
(3)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42. (10分,每空 1分)
(1)将蛋白质和 DNA分开,分别研究各自的作用
(2)遗传信息 多样性
(3) Y菌
(4)转录 翻译 解旋酶和 DNA聚合酶 磷酸二酯键 ③ 少量 mRNA分子可以在
短时间内可以合成大量蛋白质

第 1 页 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