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01 16:4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中国古代律家群体的构成,有政治家、司法官员、著书立说的律学家、经学家。西汉开国元勋萧何,出身于“刀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笔吏”(法律官吏),魏晋时律学成为与经学并立的学府,唐代律学发展已完全成熟。这反映古代律家群体( )
高二历史试题 A.成份多元化,社会地位高 B.都是政府官员,法律素养较高
C.传授经学,培养统治人才 D.只重法律研究,不重司法实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6.下表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
1.下图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数量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 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 )
士族 小姓 寒族 人数
姬姓国家间战争 类别
姬姓与非姬姓国家间战争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总计
——
……非姬姓国家间战争 进士 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
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
制举 88 65.7 10 7.4 36 26.9 134
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 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
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 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
前770年 前430年 前221年 7.明成祖时期,诏命吏部尚书蹇义等26人分巡全国各地,安抚军民,询察利病。宣宗时,“巡抚”之名已经确立,
A.诸侯国之间战争数量渐趋增长 B.姬姓诸侯国在战国时期不复存在 并由临时派遣变为专门设置。这些举措的实施( )
C.周朝传统秩序走向瓦解 D.血缘关系随战争进程逐渐加强 A.降低了政府统治效率 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史籍记载,周王室曾自称为“夏”。周王室东迁后,《左传》载,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 C.扩大了中枢行政权力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不可厌也;诸夏亲暖(昵),不可弃也。”此后在《左传》的叙事里,“诸夏”“诸华”及“华夏”概念一再出 8.论及清朝中枢权力演变,有清人说:“国家初制,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其特颁诏旨,由
现。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南书房、翰林院视草(起草),自雍正初年设军机处……机要章奏皆下焉……而政本悉出机庭,兼议政、视草而
A.周王权威受到尊崇 B.礼乐制度传承光大 一之”。这一演变反映了( )
C.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D.百家争鸣局面萌芽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3.“苍梧”原为战国楚地,大致在今湘江上游一带。秦朝设苍梧郡,其方位在今湖南东部的湘、资二水流域,南 C.地方政治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D.军机处地位提高掌握决策权
以五岭为限。汉武帝时重置苍梧郡,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辖境则基本移至岭南地区。材料中“异地同名” 9.有研究发现,至少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各地的铁制农具已普遍使用,多山而贫瘠的土地因之成片地得到开垦
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与深耕,粮食生产大幅增长。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事务。据此
A.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推知( )
C.封建经济的渐趋恢复 D.统一王朝疆域的北扩 A.希腊各城邦以农业为主 B.冶铁业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地区
4.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 C.古希腊农产品种类丰富 D.农业推动希腊城邦政治的发展
记载 出处 10.阿里斯托芬创作并于公元前423年上演的雅典喜剧《云》,讲述了斯瑞西阿得斯因他儿子参加赛马欠下巨额债务,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父子去“思想所”同拜苏格拉底为师,改信云神取代对宙斯众神的信仰,学习“歪曲的逻辑”,试图通过诡辩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 打赢官司,免除债务。但最后官司失败,他们愤怒地烧掉了“思想所”的房子。这体现( )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留者以律论之 A.人文精神占据主流地位 B.雅典民众普遍怀疑神灵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B.国家法律条文严酷 C.雅典司法程序尚不完善 D.社会公正尚能有所保证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 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11.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
1
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 A.德意志帝国民主政治徒有其表 B.法、德两国元首权力相当
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这些变化反映出( ) C.法国1875年宪法带有妥协痕迹 D.法、德两国政制同形同质
A.公民法内容不复存在 B.罗马法与时俱进 19.鸦片战争后,“像允许建立租界、让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组织中外联防局等极为重要的决定,最初都是
C.罗马法律体系形成 D.共和国得以巩固 由地方(大员)做出的”,只是在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呈递给省和中央政府最终核准。由此可知当时清廷( )
12.英国在1701年初召开的议会中,国王与托利党、辉格党达成协议,规定君主仍享有外交权威,但外交政策必须 A.积极推动地方政治革新 B.从人治走向法治
由内阁制定,外交决议还须交付议会核准。此项规定( ) C.近代主权外交意识缺乏 D.对地方管理失控
A.取消了君主的外交权力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20.中国海疆辽阔,可是一直有疆无防。但是19世纪70年代后,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
C.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发展 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略,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
13.19世纪初,英格兰202个选邑中,选民人数少于50人的有56个,51至100人的有21个,101至300人的有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训 B.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术思想
36个,301至600人的有24个,601至1000人的有22个。选民人数在1000以下的选邑共计有159个,至少 C.甲午战争威海之战教训 D.列强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
可以选出313名议员,约占当时英格兰全部489个议员席位总数的64%。此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 21.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
A.光荣革命胜利提供了变革契机 B.责任内阁形成凸显了议会地位 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 )
C.工业革命导致了人口分布变化 D.议会改革重新分配了议员席位 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
1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所述:“联邦主权代表着一个巨大而遥远的祖国,一种模糊而无法定义的情感。而 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 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州的主权贴近每个公民,每天与他发生着联系。正是州的主权负责保卫公民的财产、自由和 22.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
生命,每时每刻对公民的幸福施加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者意在说明( ) 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材料表明( )
A.美国民主政治切实践行了分权制衡原则 B.美国联邦政府徒有虚名 A.“庚子赔款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孙中山主张 “以和为贵 ”的外交理念
C.美国民众对州政府的信任度强于联邦政府 D.美国民众的国家自觉性强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15.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特朗普和拜登进行了角逐。按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 ) 23.1900年,美国国务卿要求驻柏林、巴黎、伦敦、罗马、圣彼得堡、维也纳、东京等地外交代表通知所在国外交
A.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B.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部长:“我们认为北京的情况事实上已成为无政府状况……(美国)总统的目的和过去一样,将与其他列强共
C.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对国会和选民负责 同行动。”这次“共同行动”的结果( )
1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邦成员仍保留派遣和接受对外使 A.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导致西方侵略势力深入长江沿岸
节的权利;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巴伐利亚军队只在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此外,各邦还保留教育、宗 C.刺激士大夫阶层提出政治改良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教部分司法等自治权利。这反映德国( ) 24.1861年,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容闳考察太平天国,向洪仁玕提出改良政府、军队,改变教育体制、举办洋务等七
A.统一中孕育分裂主义倾向 B.存在严重的军国主义色彩 条建议,洪仁玕接受了他学习西方的建议。容闳离开太平天国后,以扑灭太平天国为事业的湘军主帅曾国藩也
C.国家体制的联邦主义特征 D.拥有制约王权的历史传统 接受了他学习西方的建议,并将其一部分主张转化为实践。这说明( )
17.1879年1月,共和派格列维当选法国总统后自动放弃了解散议会的权力,其权限仅仅在于依照议会意愿任命总 A.民族矛盾刺激下内战双方对时代主题有某种共识 B.以容闳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局限
理并向内阁提出“建议”。此后,政府不再对总统负责,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后世称这一规定为“格 C.太平天国与清朝要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目标一致 D.清廷将主张转化为实践说明其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列维宪法”。这表明当时法国( ) 25.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A.议会的专制倾向日益明显 B.总统逐步转为统而不治 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
C.共和政体民主化趋势加强 D.责任内阁制度形同虚设 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作者意在( )
18.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徳意志帝国宪法法》:总统和德国皇帝一样,拥有召集和宣布国 A.否定辛亥革命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B.揭示辛亥革命的性质取决于其目标
家代议机关开会、延会和闭会的权力,且拥有控制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C.反映孙中山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侵略 D.说明孙中山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
2
二、非选择题(共3题,50分) 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26.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直接关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一 材料二
周代的人们是生活在一个一个小的自治社会当中的,也就是小共同体当中。在这些小共同体中,各地诸侯大夫 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改革法案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
的权力是世袭的,不是上面的天子或者国君赐予的,因此也不能被他们剥夺。统治者的经济来源是自己领地的收入, 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选民比例在全国成
而不是上一级给的工资。……小共同体和大共同体的区别,或者说周秦之变的主要内容,就是政治组织形式变了, 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但在这场斗争中担任了绝大部分斗争任务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没有
国家的汲取能力大大提高了。 选举权。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元)赵天麟奏议:“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政治稳定) 近代随着西方选举概念的输入,“选举”逐渐脱离中文传统涵义,转变成与英文“elect”对应的概念。《中华民
之形矣”。 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权利,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 有这些权利和自由。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和一部
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 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
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籓,执臣礼惟谨,亦所未见。 ——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摘引自《历代名臣奏议》及《元史·地理志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6分)
材料三
美国初始的边疆政策主要指陆地边疆的拓展和治理。通过西进运动拓展西部陆地疆域,并吸引大量商业资本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6分)
入西部,实施赠地及拨款政策,快速发展西部交通。在处理族际关系方面,采取具有一定野蛮性的“熔炉”政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初期选举的因素。(6分)
即让到美国西部边疆拓荒的移民在此被同化、融合成一体,产生一个新的文化形态。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美国
的飞速发展,其边疆观念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包含陆地边疆、海洋边疆、高边疆、信息边疆等在内的全方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位、立体化、软硬结合的边疆观念体系。 材料
——摘编自李朝辉《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等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地主对农民的统治权在法律上被取消了。对于沙皇政权来说,这意味着它赖以統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周秦之变”的主要含义。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简要说明秦朝“国家的汲 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基础动摇了。沙皇政权必须寻找一些新的“中间人”来代替贵族地主的角色,以适应改革后社
取能力大大提高”的原因。(6分) 会的需要。于是,沙皇政权决定设立地方自治局。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引起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贵
族中逐渐出现一些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所谓自由派贵族。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实现民主、立宪。另外,为
(2)阅读材料二,指出赵天麟奏议中认为行省制形成“审力之形”的核心观点,并概括元代行省制度所产生的重要 了“补偿”贵族在改革中的“损失”,给他们创造条件,参与国家事务,地方自治局于是应运而生。地方自治局是地
影响。(8分) 方民选机构,分省和县两级,被授权管理“与每个省、县地方的经济福利和需要有关的事务”,主要是负责地方的文
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在俄国近代的历史上有定的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治理西部边疆产生的影响。(6分) ——摘编自胡黎霞《俄国地方自治局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地方自治局产生的背景。(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10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地方自治局的作用。(6分)
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
3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A A B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B C C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A B
二、非选择题
26、 ( 1)含义:从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 。 ( 2分)
原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 ( 4
分)
( 2)核心观点: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 ( 2分)
重要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或加强了中央集权,或调整好了中央与地方的
关系 ) ; 扩大了有效统治的范围 ;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促进了民族间的融
合;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 (答出其中 3点即得 6分)
( 3)拓展了美国的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推动西部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带有野蛮性和扩张性 。 ( 6分)
27、 ( 1) 主要表现 : 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公民大会定期召开 ; 拥有相对
完备的民主政治机构;抽签选举大多数的公职人员 。 (答对 3点即得 6分)
( 2) 影响 : 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 ; ②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 ③民主
政治发展和平渐进 ; ④忽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益 。 (答对三点得
6分,必须有消极方面的影响 。 )
( 3) 因素 : ①西方民主思想传入 ;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的颁布 ; ③人民的
权利和自由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④选民的资格条件受到多种限制(答对任意
三点得 6分)
28、 ( 1) 背景 : 俄国农奴制改革动摇了沙皇政权的基层统治 ;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促使社会阶
级关系发生变化;贵族地主力量仍较为强大;自由派贵族要求改良政治;西方
启蒙思想在俄国的传播 。 (任答三点得 6分)
( 2)作用:推动俄国近代地方公共事务的发展;是俄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俄
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转变;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提供有利条件(或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 ;(任答两点得 4分)
改革很不彻底,作用有限(或并没有触动原来的政府机构 ) 。 (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