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八年级上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
2
1
3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重点)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与英国相距甚远的国家,庞大而又神秘,人口众多——这却正好成了英国贸易商的潜在客户。
——摘自英国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严重滞销)
茶叶、生丝(销路旺盛)
中国明显出超
概念解读
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
1.材料一中,英国贸易商把
中国作为“潜在客户”的根本
目的是什么?
2.英国贸易商是如何改变材料
二所述状况的?
开辟海外市场、倾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鸦片对中国的危害
政治腐败
摧残体质
白银外流
削弱战力
假如你是当时清王朝的统治者,面对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你将如何采取措施?
设身处地
出谋划策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个人档案:1785-1850年,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在广州禁烟措施
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为什么用“销”不用“烧”?
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时
间
地
点
人
物
事
件
意
义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广州虎门
林则徐
当众销毁鸦片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透过现象看本质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战
争
经
过
→道光帝将林则徐
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初—1842年8月
→占香港
→到南京
→进吴淞
→清政府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占广州
鸦片战争中,清朝为什么会失败?
(1)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在鸦片战争中,清军调动10万人马,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只有4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结果却死了1个总督2个提督7个总兵2个都统和数千名士兵,而英军损失百人上下,以武力立国的大清王朝面对坚船利炮无能为力,屡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
封建制度落后
根本原因:
落后就要挨打
教训: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主要内容
影响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赔款2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双方协议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破坏了关税自主权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
输出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1)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附件: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影响:
开始
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
社会
英国
(资本主义强国)
中国
(落后封建王朝)
走私鸦片
挑起战争
虎门销烟
战败求和
正当贸易
中国出超
鸦
片
战
争
的
烽
烟
《南京条约》
1.近代时期,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曾侵略过中国。其中,首先打开中国门户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A
解题的关键词为“首先打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这样英国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门户。
2.“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虎门销烟
D.收缴鸦片
??C
从题干中的关键词“销烟”“林则徐”等,可以直接锁定正确的选项——虎门销烟。
3.立场往往影响到作者对历史的叙述。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为了掩盖侵略战争的目的,英国把这场战争称为(
)
A.鸦片战争
B.通商战争
C.夷匪犯境
D.争霸战争
B
???
从“为了掩盖侵略战争的目的”分析,英国把这场战争称为通商战争。
4.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领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A?
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5.“这个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封建制度彻底结束了
D.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被推翻
?A
由材料中“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可知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