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35张PPT)+2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35张PPT)+2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01 15:29:26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978年的深圳
2019年的深圳
感受历史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目标
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2.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春天”的出现得益于1978年哪次关键会议做出的什么决策?
(2)这位“老人”指的是谁?“画了一个圈”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邓小平;经济特区的建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2.地点:
1980年,我国对外开放是从哪两个省份开始的?其中哪4座城市设为经济特区?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3.为什么选择这些地方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这些地区邻近港、澳、台,又处于祖国大陆连接世界市场的前沿地带,这种地理优势可以更方便吸引外资和加工出口。
再者,这些地方有出海谋生的传统,散布在海外的华侨、华裔多,在这里建特区能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裔回乡投资办厂。
原因:
(1)离香港、澳门、台湾近,交通便利,利于引进外资;
(2)华侨众多;
(3)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1)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经济特区
在哪里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差别
我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经济特区在大陆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于祖国内地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大陆主体部分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根据宪法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第二,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经济特区内全面行使中国国家主权。特别行政区的事务由当地人进行管理。
深圳:
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2009年,珠海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38亿元,比1980年增长210倍;厦门经济总量从1981年的7亿元升至1619亿元;30年来,汕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增长了26倍。
珠海歌剧院
厦门世茂
5.意义:
(1)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2)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汕头
厦门
深圳
珠海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湛江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北海
广州
海南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长三角
环渤海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80年代末期,与沿海开放城市相比,上海发展的状况如何?浦东和浦西发展有何差异?为此,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如今的浦东已是高楼林立。东方明珠电视塔、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浦东机场展露新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赞道:“浦东是我去过的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
“开发浦东,那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邓小平1991年在上海视察时的讲话
根据材料,分析以上材料,开发浦东的原因是什么?
(1)发展上海经济;
(2)发挥龙头效应。推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汕头
厦门
深圳
珠海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湛江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北海
广州
海南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长三角
环渤海
浦东
岳阳
重庆
九江
武汉
芜湖
乌鲁木齐
拉萨
西宁
银川
成都
昆明
贵阳
南宁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西安
太原
呼和浩特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济南
石家庄
南京
杭州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满洲里
黑河
东兴
珲春
用图示的形式总结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并思考这一过程有何特点?
做一做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
沿江城市
省会城市
边境城市
特点: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
内地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2年
1984年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个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主要作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1)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2)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1.中国为何要加入WTO?
2.过程
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影响
(1)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我国现行有关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完全符合WTO规则的规定,目前我们在观念和体制上都存在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我们还是有可能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打输官司”。
(2)弊:给中国经济体制带来挑战。
4.认识: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互惠互利




经济特区
的设立
对外开放
领域的扩大
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地点:厦门、珠海、汕头、深圳
政策: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优惠条件
意义: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原因:顺应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
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但是,也给中国经济体制带来了挑战。
认识: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互惠互利。
课堂小结
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2.
1980年经济特区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
)
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A
达标检测
C
3.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
D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5.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回顾这样的现实:“中国从未如此依赖世界,而世界也从未如此依赖于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
21世纪初,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举措是(

A.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设立经济特区
A
6.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海南岛为(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
D.特别行政
C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原因: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
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