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气体的等温变化
1.如图a所示是常见的饮水机的压水器,他可以简化为图b所示的模型,上面气囊的体积为V1=0.5L,挤压时可以把气囊中的气体全部挤入下方横截面积为S=0.05m2的水桶中,随下方气体压强增大,桶中的液体会从细管中流出,已知在挤压气囊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始终不变,略去细管的体积及桶口连接处的体积,已知外部大气压为P0=105Pa,水的密度为ρ=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某次使用过程时,桶内气体体积为V2=12.5L,挤压气囊一下后,桶内的水恰好上升到出水口处,认为每次挤压都能使气囊中的气体全部挤入桶中,则
①桶中液面离出水口多高?
②至少挤压多少次才能从桶内流出体积为V3=2.5L的水?
2.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侧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
(1)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2)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4.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内有一股水银柱,水银柱的两端各封闭有一段空气.当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l1=18.0 cm和l2=12.0 cm,左边气体的压强为12.0 cmHg.现将U形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没有气体从管的一边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边,求U形管平放时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5.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型管中,空气柱A和B被水银柱隔开当U型管竖直放置时,两管中空气柱长度之比false,水银面高度差h=8cm,如图所示。若空气柱A、B温度保持为T0=300K,将U型管平放,使两管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稳定后两管中空气柱长度之比false。求∶
(1)U型管竖直放置时空气柱B的压强大小;
(2)在两管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情况下,保持空气柱A的温度不变,加热空气柱B,当A、B空气柱长度恢复到最初长度时,空气柱B的温度TB。
6.为了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而又不便于浸人液体的固体体积,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如下。
a.打开阀门false,使管false、容器false、容器false和大气相通。上下移动false,使左侧水银面到达刻度false的位置。
b.关闭false,向上举false,使左侧水银面到达刻度false的位置。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false。
c.打开false,把被测固体放在false中,上下移动false,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位置false,然后关闭false。
d.向上举false,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刻度false处,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false.
已知容器false和管false的总体积为false,大气压相当于false,求被测固体的体积。
7.如图所示,U型玻璃细管竖直放置,水平玻璃细管A与U型细管底部相连通,各部分细管内径相同.此时U型管B、C两侧水银面高度差为25cm,C管水银面距U型管底部距离为5cm,A管左端封有长度为45cm的理想气体,B管上端用活塞封有长30cm的理想气体,C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通,现将活塞缓慢向下压,使A管内气体长度缩短了5cm。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导热良好,忽略环境温度的变化。求:
(i)此时A管内气体的压强;
(ⅱ)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
8.如图所示,长false、内径均匀的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用长为false的水银柱封住一段长度为false的空气柱,水银柱静止,大气压强为false。现保持温度不变,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一周。
(1)求玻璃管转动一周回到原位置时,管内封闭气柱的长度;
(2)转回到原处后,对管内气体加热,使水银柱缓慢上升到刚好与管口相平,若大气压强为false。玻璃管横截面积为false,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为false,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大?
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长度为76cm的水银柱封闭在粗细均匀足够长的玻璃管中,将玻璃管平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时,气体的长度为l0;现在缓慢竖起玻璃管,管口向上直到玻璃管竖直立在水平面上处静止状态。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重力加速度为g,玻璃管导热良好,环境温度不变,求:
(1)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气体的长度为多少;
(2)当玻璃管的倾角为37°时,向玻璃管中注入多长的水银柱,气体的长度才等于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气体的长度。
10.如图所示,等臂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管封闭,右端开口,用水银柱封闭长为L=10cm的一段空气柱,右侧水银柱比左侧高出h=4cm,已知大气压为P0=76cmHg,现用一质量不计的薄活塞封住右端开口,缓慢向下压活塞使两边液面相平,此过程中环境温度始终不变,求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11.设有一马桶,桶内体积为V,因堵塞需疏通,现用薄膜胶带密封后(如图a所示),桶内除了部分水,剩下的为空气,空气体积为false,压强为P0。接着通过水箱向桶内注水,这时密封薄膜胶带向上鼓起,桶内空气体积变为false。然后用手往下按压胶带(如图b所示),桶内空气体积压缩了false,恰好疏通。吸水管横截面积为S,堵塞物所在位置如图c所示,疏通前瞬间与液面高度差为h。设密封完好,疏通之前,桶内空气没有泄漏且温度保持不变,水的密度为false,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注入水后,桶内空气的压强;
(2)疏通瞬间堵塞物受到桶内水的压力。
12.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false形管,右侧false管上端封闭,左侧false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管内注入水银,并在false管内装配有光滑且密封性良好的、质量可以不计的活塞,使两管中均封入false的空气柱,活塞上方的大气压强为false,这时两管内水银液面高度差false。今用外力竖直向上缓慢地拉活塞,直至使两管中水银面相平,设温度保持不变,求false管中活塞向上移动距离是多少?
13.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得出体积V与压强p的数据如下表:
V/m3
1.00
0.50
0.40
0.25
0.20
p/×105Pa
1.45
3.10
3.95
5.98
7.70
(1)根据所给数据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画出false图线_______,由画出的图线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线斜率大小和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8.1气体的等温变化
1.如图a所示是常见的饮水机的压水器,他可以简化为图b所示的模型,上面气囊的体积为V1=0.5L,挤压时可以把气囊中的气体全部挤入下方横截面积为S=0.05m2的水桶中,随下方气体压强增大,桶中的液体会从细管中流出,已知在挤压气囊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始终不变,略去细管的体积及桶口连接处的体积,已知外部大气压为P0=105Pa,水的密度为ρ=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某次使用过程时,桶内气体体积为V2=12.5L,挤压气囊一下后,桶内的水恰好上升到出水口处,认为每次挤压都能使气囊中的气体全部挤入桶中,则
①桶中液面离出水口多高?
②至少挤压多少次才能从桶内流出体积为V3=2.5L的水?
【答案】①0.4m;②7次
【解析】①压缩气囊过程中,温度不变,由于水管体积非常小,水桶中气体体积认为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false
又
false
代入数据可知
false
②设挤压n次后,水桶内水流出false,气体压强为false,体积为false,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false
false
解得
false
代入数据得
false
故至少挤压7次。
2.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44 cmHg 9.42 cm
【解析】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1,长度为l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2=p0,长度为l2.活塞被下推h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1′,长度为l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2′,长度为l2′.以cmHg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件得
p1=p0+(20.0-5.00) cmHg=90 cmHg l1=20.0 cm①
l1′=(20.0-false ) cm=12.5 cm②
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S=p1′l1′S③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p1′=144 cmHg④
依题意p2′=p1′⑤
l2′=4.00 cm+false cm-h=11.5 cm-h⑥
由玻意耳定律得p2l2S=p2′l2′S⑦
联立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条件得:h≈9.42 cm
3.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侧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
(1)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2)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答案】(1)12.0cm;(2)13.2cm
【解析】(1)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10.0cm时压强为p,当两侧的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
pl=p1l1①
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p=p0+h ②
打开开关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着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p1=p0﹣h1③
联立①②③,并代入题目数据,有:
l1=12cm ④
(2)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2,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有:
pl=p2l2⑤
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p2=p0⑥
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目数据,有:
l2=10.4cm ⑦
设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h,依题意,有:
△h=2(l1﹣l2)+h1⑧
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目数据,有:
△h=13.2cm
4.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内有一股水银柱,水银柱的两端各封闭有一段空气.当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l1=18.0 cm和l2=12.0 cm,左边气体的压强为12.0 cmHg.现将U形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没有气体从管的一边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边,求U形管平放时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答案】U形管平放时,左边空气柱的长度为22.5 cm ,右边空气柱的长度为7.5 cm
【解析】设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U形管水平放置时,两边气体压强相等,设为p,此时原左、右两边气体长度分别变为l1′和l2′。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false①
式中false为水银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
由玻意耳定律有
false ②
false③
false ④
由①②③④式和题给条件解得: l1′=22.5 cm,l2′=7.5 cm
5.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型管中,空气柱A和B被水银柱隔开当U型管竖直放置时,两管中空气柱长度之比false,水银面高度差h=8cm,如图所示。若空气柱A、B温度保持为T0=300K,将U型管平放,使两管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稳定后两管中空气柱长度之比false。求∶
(1)U型管竖直放置时空气柱B的压强大小;
(2)在两管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情况下,保持空气柱A的温度不变,加热空气柱B,当A、B空气柱长度恢复到最初长度时,空气柱B的温度TB。
【答案】(1)24cmHg;(2)400K
【解析】(1)设竖直放置时,空气柱A和B的压强分别为pA、pB;水平放置时,空气柱A和B的压强分别为pA′、pB′,U型管横截面积为s,由玻意耳定律有
false,false
由题意有
false,false
联立解得
pB=24cmHg
(2)设A、B两空气柱长度恢复到最初状态时压强分别为pA″、pB″此时A空气柱完全回到初始状态,其压强
pA″=pA
由题意有
pB″=pA″
由查理定律有
false
联立解得
TB=400K
6.为了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而又不便于浸人液体的固体体积,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如下。
a.打开阀门false,使管false、容器false、容器false和大气相通。上下移动false,使左侧水银面到达刻度false的位置。
b.关闭false,向上举false,使左侧水银面到达刻度false的位置。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false。
c.打开false,把被测固体放在false中,上下移动false,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位置false,然后关闭false。
d.向上举false,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刻度false处,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false.
已知容器false和管false的总体积为false,大气压相当于false,求被测固体的体积。
【答案】false
【解析】对false、false、false中的气体,初状态有
false
末状态
false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false
即
false
解得
false
将被测固体放入false中后,对false、false、false中的气体,有初状态
false
末状态
false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false
即
false
解得被测固体的体积为
false
7.如图所示,U型玻璃细管竖直放置,水平玻璃细管A与U型细管底部相连通,各部分细管内径相同.此时U型管B、C两侧水银面高度差为25cm,C管水银面距U型管底部距离为5cm,A管左端封有长度为45cm的理想气体,B管上端用活塞封有长30cm的理想气体,C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通,现将活塞缓慢向下压,使A管内气体长度缩短了5cm。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导热良好,忽略环境温度的变化。求:
(i)此时A管内气体的压强;
(ⅱ)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
【答案】(i) false;(ⅱ)25cm
【解析】(i) 对A管气体分析有
false
false
false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false
解得
false
(ⅱ)活塞向下移动后,由几何关系可知,C中水银面上升false,B中水银面下降false,由题意可知,此时B、C管内水银面等高,距底部均为15cm,则有
false
false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false
false
解得
false
活塞移动的距离
x=false
8.如图所示,长false、内径均匀的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用长为false的水银柱封住一段长度为false的空气柱,水银柱静止,大气压强为false。现保持温度不变,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一周。
(1)求玻璃管转动一周回到原位置时,管内封闭气柱的长度;
(2)转回到原处后,对管内气体加热,使水银柱缓慢上升到刚好与管口相平,若大气压强为false。玻璃管横截面积为false,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为false,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大?
【答案】(1)false;(2)false
【解析】(1)玻璃管开口向上时,空气柱的压强
false
转到开口竖直向下时,假设水银有一部分流出,设此时管内水银注的长度为x,则空气柱的压强
false
管内气柱长度为false
由等温变化可得
false
解得
false
解得
false
故假设成立
转回原处时,压强
false
设此时气柱长度为a,由玻意耳定律有
false
false
解得
a=30cm
(2)水银上端距离管口距离
false
加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false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false
即气体内能增加了false。
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长度为76cm的水银柱封闭在粗细均匀足够长的玻璃管中,将玻璃管平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时,气体的长度为l0;现在缓慢竖起玻璃管,管口向上直到玻璃管竖直立在水平面上处静止状态。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重力加速度为g,玻璃管导热良好,环境温度不变,求:
(1)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气体的长度为多少;
(2)当玻璃管的倾角为37°时,向玻璃管中注入多长的水银柱,气体的长度才等于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气体的长度。
【答案】(1) false;(2) falsecm或50.7cm
【解析】(1) 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体压强
false
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气体压强
false
设气体的横截面积为S,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气体的长度为l
由等温变化可得
false
综合解得
false
(2)当玻璃管的倾角为37°时,向玻璃管中注入的水银柱长度设为false,气体的长度变为false
第三个状态,气体压强
false
第二个状态,气体压强
false
由于第三个状态与第二个状态气体的长度都为false,温度也相同,所以第三个状态与第二个状态,气体的压强也相同,则有
false
综合可得
false
解得
false
10.如图所示,等臂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管封闭,右端开口,用水银柱封闭长为L=10cm的一段空气柱,右侧水银柱比左侧高出h=4cm,已知大气压为P0=76cmHg,现用一质量不计的薄活塞封住右端开口,缓慢向下压活塞使两边液面相平,此过程中环境温度始终不变,求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3.44cm
【解析】以左面气体为研究对象,初始时压强P1=80cmHg,体积V1=LS,变化后体积
false
由玻意耳定律
false
得变化后气体压强为P2=100cmHg 。
以右面气体为研究对象初始时压强P3=P0=76cmg,体积
false
变化后体积
false
由玻意耳定律
false
得变化后右边气体长度
false
活塞下降高度
false
解得
false
11.设有一马桶,桶内体积为V,因堵塞需疏通,现用薄膜胶带密封后(如图a所示),桶内除了部分水,剩下的为空气,空气体积为false,压强为P0。接着通过水箱向桶内注水,这时密封薄膜胶带向上鼓起,桶内空气体积变为false。然后用手往下按压胶带(如图b所示),桶内空气体积压缩了false,恰好疏通。吸水管横截面积为S,堵塞物所在位置如图c所示,疏通前瞬间与液面高度差为h。设密封完好,疏通之前,桶内空气没有泄漏且温度保持不变,水的密度为false,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注入水后,桶内空气的压强;
(2)疏通瞬间堵塞物受到桶内水的压力。
【答案】(1)false;(2)false
【解析】(1)水注入过程为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false
解得桶内空气的压强
false
(2)设用手往下按压胶带后,桶内空气的压强为P2,有
false
解得
false
设堵塞物处的压强为P3,有
false
堵塞物受到的压力
F=P3S
联立解得
false
12.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false形管,右侧false管上端封闭,左侧false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管内注入水银,并在false管内装配有光滑且密封性良好的、质量可以不计的活塞,使两管中均封入false的空气柱,活塞上方的大气压强为false,这时两管内水银液面高度差false。今用外力竖直向上缓慢地拉活塞,直至使两管中水银面相平,设温度保持不变,求false管中活塞向上移动距离是多少?
【答案】7.2m
【解析】对B气体:初态压强
false
据玻意耳定律得
false
得末态压强
false
对A气体:初态压强为
false
末态
false
据玻意耳定律得
false
得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
false
13.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得出体积V与压强p的数据如下表:
V/m3
1.00
0.50
0.40
0.25
0.20
p/×105Pa
1.45
3.10
3.95
5.98
7.70
(1)根据所给数据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画出false图线_______,由画出的图线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线斜率大小和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斜率越大,该气体温度越高
【解析】(1)作图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图线过原点,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false与体积的倒数false成正比,所以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2)由数学知识可知,图象的斜率等于false,根据根据气态方程false可知,false与T成正比,则有斜率越大,false值越大,该气体温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