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7张PPT)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社会背景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堪称技术百科全书,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它不仅全面反映了当时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全书自始至终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
《天工开物》简介
宋应星,明代科学家,字长庚,江西
奉新县人,生时明万历十五年(1587)。
万历四十三年他和他的哥哥宋应升同时考
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崇祯七年任江西
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兴趣,
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到1637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还著有《野议》《论气》《谈天》等。
《稻》选自《天工开物》的第一篇《乃粒》。“乃粒”一词出自《尚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yì)”,意思是百姓有粮食吃,天下才能安定。作者在这里用“乃粒”一词,统指谷物。
稻并不在传统的五谷之列。汉代的郑玄注《周礼?天官?疾医》,以麻、菽(豆)、麦、稷(小米)、黍(黄粘米)为五谷。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
第一段:介绍水稻品种
文本解读
第一段:介绍水稻品种
分类说明:粘性
功用
形状
色泽
文本解读
第一段:介绍水稻品种
分类说明:粘性
功用
形状
色泽
第二段:分栽种前流程
文本解读
第一段:介绍水稻品种
分类说明:粘性
功用
形状
色泽
第二段:分栽种前流程
湿种——播种——栽秧
文本解读
第一段:介绍水稻品种
分类说明:粘性
功用
形状
色泽
第二段:分栽种前流程
湿种——播种——栽秧
第三段:成熟情况
文本解读
第一段:介绍水稻品种
分类说明:粘性
功用
形状
色泽
第二段:分栽种前流程
湿种——播种——栽秧
第三段:成熟情况
第四段:年周期情况及特异稻种
文本解读
第一段:介绍水稻品种
分类说明:粘性
功用
形状
色泽
第二段:分栽种前流程
湿种——播种——栽秧
第三段:成熟情况
第四段:年周期情况及特异稻种
早稻、晚稻、旱稻、香稻
《治铁》选自《天工开物》中卷第十篇《锤锻》,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从中可以见出他对传统锻造业的重视。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
工艺流程:
文本解读
工艺流程:
第一段:介绍原料
文本解读
工艺流程:
第一段:介绍原料
第二段:介绍燃料
文本解读
工艺流程:
第一段:介绍原料
第二段:介绍燃料
第三段:介绍工艺
文本解读
工艺流程:
第一段:介绍原料
第二段:介绍燃料
第三段:介绍工艺
说明顺序:工艺流程(工序)
文本解读
工艺流程:
第一段:介绍原料
第二段:介绍燃料
第三段:介绍工艺
说明顺序:工艺流程(工序)
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据
文本解读
工艺流程:
第一段:介绍原料
第二段:介绍燃料
第三段:介绍工艺
说明顺序:工艺流程(工序)
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据
小 结
《天工开物》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首先,宋应星置《乃粒》于卷首,开宗明义,表现了他的重农思想,这与那些视务农为可耻的传统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 结
《天工开物》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其次,从《稻》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应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农学,历来强调天、地、人三种因素的协调。
《天工开物》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其次,从《稻》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应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农学,历来强调天、地、人三种因素的协调。
另外,《治铁》突出地反映了宋应星的技术思想,即“法”“巧”“器”三者的完美结合。法,就是操作方法;巧,就是人的技能和智慧;器,就是工具和设备。
《天工开物》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
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
首先,文章的记述来自作者自身的社会调查,真实可感。
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
首先,文章的记述来自作者自身的社会调查,真实可感。
其次,从语言看,先概括说明议题,提出一般原理,作诠释或下定义式的描述;然后就具体事例或按操作次序,或按工艺流程叙述,并对重点内容详加剖析,语言简明,表述清晰。
小字夹注的妙用
《天工开物》全书在正文之间辅以夹注,既对正文作了补充说明,又传达出更为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且语言生动有趣,有舒缓叙事节奏、调节阅读气氛的作用。
A.
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补充功用,带出南方以糯米酿酒的习俗。“所为”二字,令“糯米”活灵活现。
B.
俗名婺源光之类:指出产地俗名令人想象当地以此“为粥”的饮食习惯。
C.
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补充说明过早育种的危险于平实的叙述中见悲天悯人的情怀。
D.
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不雅的俗名。火矢,火屎也。谓火烧过的废物。但热效很高且不堵通风口。若不指出,恐生讹误。
知
识
检
测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sì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sì
yì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sì
yì
dān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sì
yì
dān
lǎo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sì
yì
dān
lǎo
yì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sì
yì
dān
lǎo
yì
jí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sì
yì
dān
lǎo
yì
xié
jí
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刈初禾
汲灌
偕早秧
黍
nián
jīng
sì
yì
dān
lǎo
yì
xié
jí
shǔ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俟其生芽
②秧过期老而长节
③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④凡稻旬日失水,即愁干旱
⑤六日刈初禾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俟其生芽
②秧过期老而长节
③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④凡稻旬日失水,即愁干旱
⑤六日刈初禾
等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俟其生芽
②秧过期老而长节
③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④凡稻旬日失水,即愁干旱
⑤六日刈初禾
等待
老化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俟其生芽
②秧过期老而长节
③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④凡稻旬日失水,即愁干旱
⑤六日刈初禾
等待
老化
结下果实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俟其生芽
②秧过期老而长节
③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④凡稻旬日失水,即愁干旱
⑤六日刈初禾
等待
老化
结下果实
十天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俟其生芽
②秧过期老而长节
③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④凡稻旬日失水,即愁干旱
⑤六日刈初禾
等待
老化
结下果实
十天
收割
⑥则汲灌与稻相始终
⑦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⑧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⑨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⑥则汲灌与稻相始终
⑦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⑧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⑨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汲水
⑥则汲灌与稻相始终
⑦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⑧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⑨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汲水
辛勤劳苦
⑥则汲灌与稻相始终
⑦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⑧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⑨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汲水
辛勤劳苦
推重
⑥则汲灌与稻相始终
⑦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⑧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⑨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汲水
辛勤劳苦
推重
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①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
②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③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④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3.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
②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③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④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4.
翻译下面句子
①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
结果而已。
②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
4.
翻译下面句子
①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
结果而已。
②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
身苗过期老化,长了节,即使栽插在田里,也只生出数粒谷子,结实罢了。
4.
翻译下面句子
①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
结果而已。
②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
身苗过期老化,长了节,即使栽插在田里,也只生出数粒谷子,结实罢了。
大凡第二次栽插的稻子,遇上秋天多晴天气,就要自始至终汲水灌溉。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稻谷的形状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稻谷的形状
稻谷的色泽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稻谷的形状
稻谷的色泽
分类说明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稻谷的形状
稻谷的色泽
分类说明
湿种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稻谷的形状
稻谷的色泽
分类说明
湿种
播种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稻谷的形状
稻谷的色泽
分类说明
湿种
播种
分栽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稻谷的形状
稻谷的色泽
分类说明
湿种
播种
分栽
顺序:
以时间为顺序
5.
研读《稻》的1、2段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稻的种类(总)
粘性
不粘:
秔;粳
第二段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育秧分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粘者:稌、糯
稻谷的功用
稻谷的形状
稻谷的色泽
分类说明
湿种
播种
分栽
顺序:
以时间为顺序
方法:分类、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