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卖油翁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卖油翁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2 08:4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统编教材七下第12课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
(1007年-1072年)
作者简介
欧阳修
(1007-1072)
《归田录》
笔记小说集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
……优游田亩,尽其天年。
——《归田录·自序》
短小精悍
语言简洁
形式灵活
不刻意褒贬
风格平易闲适
作品简介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之(nì)
但微颔之(hàn)忿然(fèn)酌油(zhuó)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陈/康肃公/善射
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徐以杓/酌油沥之
康肃/笑而遣之
页(xié)
颅、顶、须、
颜、颊……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善于,擅长
因为
这(指射箭技术)
自夸
曾经
放下
表顺承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表转折,“却”

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陈尧咨的谥号
对男子的尊称
他曾经在自家园子射箭。
尝于家圃射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
尔。”康肃笑而遣之。


射箭
名词,射箭技艺
不也
没有别的(奥妙)
只,只是
同“耳”,相当于“罢了”
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怎么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凭,靠
舀取,这里指倒入
于是


慢慢地

同“勺”,勺子
下滴
,滴入
表修饰
打发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亦……不亦……
反问句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陈尧咨
卖油翁
射于家圃
睨之久而不去
但微颔之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开端
“无他,但手熟尔。”
发展
忿然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高潮
结局
笑而遣之
神态
语言
动作
技艺高超
骄矜暴躁
身手不凡
神闲气定
对比
思考:卖油翁化解冲突的智慧体现在哪里?
理读课文,把握形象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他为什么要创作这个故事?
熟能生巧
术业有专攻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技艺再高也不能骄傲自大,要内敛含蓄,不可过于张扬
思读课文,明辨主旨
北宋官员、书法家。字嘉谟,阆州阆中人。陈省华第三子,陈尧叟、陈尧佐弟。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庚子科状元,才智过人,文武双全。在治军和水利建设上颇有政绩,于民有利,但性刚戾,多暴怒,豪侈不循法度,在官场上不甚得志。陈尧咨卒后,朝廷加赠他太尉官衔,赐谥号“康肃”。
陈尧咨
(970-1034)
了解史实,拓展延伸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宋史·陈尧咨传》
线下作业,巩固提升
1.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词,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⑴公亦以此自矜。
⑵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⑶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⑷康肃笑而遣之。
2.
仿照示例,完成常用虚词“之”“而”“以”的归类整理。
之⑴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⑵但微颔之(他,代陈尧咨)
⑶以我酌油知之


⑷徐以杓酌油沥之(

⑸康叔笑而遣之


而⑴释担而立
(表顺承,不译

⑵睨之久而不去(表转折,“却”)
⑶而钱不湿



康叔笑而遣之(

以⑴公亦以此自矜(因为)









3.有人认为,从这个故事可以读出弦外之音: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葫芦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指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欧阳文忠(欧阳修)、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