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1 15:3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查阅地图,说出三江源的位置特点;结合景观图,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
2.说出三江源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理解“中华水塔”的涵义。
3.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描绘,确定三江源的位置;通过判读地形图,归纳三江源的地形特征;通过景观图,感受三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成为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通过资料判断河流源头。
3.列举实例,说明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通过讨论了解其对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印象三江源
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景观图片。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一)走进三江源──位置范围
(1)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它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它因为有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发源于此,因而得名。
(2)结合地图确定三江源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透视三江源──“中华水塔”
探究知识形成
1、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条件
1)从海拔高度看
三江源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 ;地势高;P92图9.17
2)从水源方面看
①找水:从《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三江源地区的降水量不算丰富,但由于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蒸发量小,许多山峰终年冰冻,沼泽广布,如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
②集水:三江源地区有众多高大的山脉,山脉之间有海拔较低的宽广的湖泊和沼泽,有利于汇集雨水和冰雪的融水,形成涓涓细流。如长江的源头沱沱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发源于唐古拉山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③保水:三江源地区气候寒冷,蒸发量小,加上该地区人口稀少,一直以来植被覆盖良好,湖泊和沼泽等的蓄水量。
④调水:湖泊和沼泽就像人工水库一样对河流进行着调蓄。(课本93页阅读材料)
⑤其中,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因此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分组活动──大河探源
(四)大美三江源
自主学习:找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说出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理解生态屏障的涵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等生态功能。
1.通过数字及图片,就海拨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我国重要的涵养水源等问题展开讨论,理解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列举实例,说出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析产生的原因,说出自然和人文原因间的关系,提出具体措施。
课堂小结
畅谈收获,感悟提升(结构化板书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