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减法的笔算(隔位退位)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需要隔位退位的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法的笔算和验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较难的减法笔算。(板书课题)
二、 探索新知
1、 估算得数。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谈话:学校艺术节期间,同学们画了许多儿童画,在学校宣传栏内展览。仔细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204-108=
启发:204-108大约等于多少?你能估算一下吗?
发现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列出竖式,想一想个位上要怎样减,并试着算一算。
提问:你会用竖式算出得数吗?你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不好退位。)
十位上是0,怎么办?
直观探究.
谈话:用竖式有困难,我们可以用计数器来研究这个问题。试着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算一算,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算出得数后,可以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学上按要求进行活动,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反馈:算出得数了吗?谁来展示一下计数器计算的过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发现个位上不够减时,你想到了什么?十位上是0,又是怎样做的?
示范演示:现在被减数的各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问:大家再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并和同桌说说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小结: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从百位退1,在计算时要注意,从百位退1后,十位上是10个十,从十位上退1后,这是被减数的十位是9。
竖式计算
谈话:你能根据计数器上拨珠的过程,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先算一算再交流。
提问:被减数上的9是怎样得到的?
5、检验。
怎么检查算的对不对?
启发:可以用差加上减数的和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学生自己尝试验算。
6、小结。
今天学习的减法计算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需要隔位退位的减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
三、 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一组一组地完成,并核对得数。
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提醒学生注意看清题目。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找出各题中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再要求学生逐题改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计算和验算,同时提醒注意:如果通过验算发现不正确,要仔细检查竖式计算过程,发现错误后及时改正过来。
4、“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观察题目,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
独立完成检验,并组织反馈。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读一读题目,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四、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