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平。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文革”前作品有《红豆》《不沉的湖》等,“文革”后作品有《三生石》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
(
Pú
)
字词检测
迸溅
嚷嚷
花穗
沉淀
绽开
伶仃
酒酿
伫立
(bèng
jiàn)
(rāng
rang)
(suì)
(diàn)
(zhàn)
(líng
dīng)
(niàng)
(zhù)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春红已谢
察言观色
(jīn)
(qióng)
(qiú)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
?
?
?
?
惊讶、赞叹
赏读紫藤萝瀑布之“盛”
写景状物的方法
描写内容
从整体到局部
由远及近
(颜色、形态、香气等)
(拟人、比喻、通感等)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忽然记起了什么?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
请圈出描写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花的关键性语句,思考“眼前的
紫藤萝”和“十多年前的紫藤萝”一样吗?
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
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
?
?
?
?
?
相关资料
文革期间,主流思想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而是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相关资料
(1)写作此文时(1982年5月6日)她的小弟——一位为科技、为艺文、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了血汗、才华的正当盛年的工作者却身患绝症。
(2)(小弟逝于1982年10月28日)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哭小弟》)
(3)我自幼多病,常在和病魔作斗争。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花朝节的纪念》宗璞)
(4)文革中,父亲,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已经71岁了。天天有人冲来抄家,家里贴满了大字报,到处贴封条,天冷了,父亲就披条麻袋御寒。他因病腰上挂着尿瓶被拉去批斗,游街。
(《旧事与新说》宗璞)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焦虑悲痛
宁静喜悦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振奋向前
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
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描写物
物的特征
赋予的志向情感
紫藤萝花
开得盛,颜色亮丽,状如张满的帆
生命力的旺盛、无止境、充满希望、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