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刚刚开始,中国和世界历史再一次来到惊心动魄的时刻,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未知而凶残的病魔突袭而至。值此历史当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员干部闻令出征、担当尽责,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疫”步伐,是我们回溯奋战历程最清晰的脉络。
犹记得,①专家组刚得出最新对病毒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
màn
yán
势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
)、当机立断,明确要求湖北省武汉市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②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防范风险挑战的高度自觉,这是立足全局、奠定胜局的关键一招。世界卫生组织后来评价,在未为人知的新型病毒面前,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积极的防控措施,③减少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的发生。
犹记得,农历正月初一,①明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体要求,②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动员令,③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排兵布阵、谋局落子。④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⑤越是风急浪高,越需要把稳舵、定好向。
一场场统摄全局的重要会议,一次次(
)的指示批示,一项项及时有力的科学决策,一轮轮卓有成效的国际互动……习近平总书记yùn
chóu
wéi
wò、指挥若定,④坚定了全党全社会战胜疫情,指明了同病魔奋战的方向。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6日
01版)
1.下列依次对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guān
shù??
B.
guàn
shù
C.
guàn
sù??
D.
guān
sù?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漫延
运筹帷幄
B
.
蔓延
运筹帷幄
C.
漫延
运筹帷握
?
D.
蔓延
运筹帷握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审时度势
深谋远虑
B.见风使舵
深思熟虑
C.审时度势
深思熟虑
D.见风使舵
深谋远虑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
①
专家组最新刚得出对病毒的结论。
B.
②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防范风险挑战的措施。
C.
③减少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生。
D.
④坚定了全党全社会战胜疫情方向,指明了同病魔奋战的方向。
5.
文中①②③④⑤的句子顺序已经打乱,根据语境以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③①④②⑤??
?B.?③④②⑤①??
?C.④②①③⑤?
?D.④②③⑤①
6.同学们最近在网上看新闻,看到了以下两则新闻上了“热搜”,在班级里讨论交流比较热烈,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4分)
材料一:援助一阵子,感谢一辈子,抗疫一阵子,朋友一辈子。在湖北大冶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咱们南通有一群医护人员,千里逆行驰援大冶。最近,大冶的特产”狗血桃“成熟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特意为南通的白衣天使寄出20箱桃子,表达他们感恩之心!今天快递抵达,第一时间送到了这群抗疫英雄的手中。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说:“春节前我说过,请大家目前不要到处跑。现在我还是强调大家不要出行,特别是武汉一带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1)、请给材料一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2分)
(2)、恰好此时,爸爸的大学最好的同学王叔叔毕业后一直未见,最近刚从美国回来,想跟爸爸等大学同学聚一次,对此,你将如何劝说爸爸放弃这次聚会。(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不超过50字)(2分)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风雨梦境抒发的忧国忧民之情;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引“黄金台”故事表达的报效朝廷之志;咏“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骑“的卢马”乘胜杀敌的磅礴壮阔之景;读“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欣赏范仲淹笔下朝暮幻变得洞庭湖,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
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
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
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櫂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1-12题。
(共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1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共10分)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格林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
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
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备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
在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消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
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
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快,亚洲的中心已经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B.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
C.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能够破解全球加密通信。????
D.
中国致力于在量子通信技术方面领先世界,发展为其他国家难以涉足的领域。
16.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
美瓷不碎
刘心武
①朋友许君热爱陶艺,他在经营一家业务兴旺的企业之余,于京郊开办了一所完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乐陶园,常约些同好在那里弄埴烧陶。烧出来的陶瓷作品若有神来之笔,他就得意地举办内部展览,和来宾们交流陶艺心得,也兼山南海北地神侃。每每尽欢而散时,已月成金钩,蛙声一片。
②许君和他的朋友们烧制陶瓷作品追求的是自得其乐。作品出炉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就马上捣碎;如果凸现个性,灵气四射,则自己先欣赏一番,再招呼他人一起转着圈地欣赏点评。虽说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有来宾实在喜欢,提出要付款买下,有的作品也就那样被请走。付款的原则据说是随意,但我目睹了几次那样的“随意”,买方若是企业家或演艺界大腕,那付出的数目,像我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随意”不起的。
③那天,许君又来电话约我去他的乐陶园。我说实在有事,去不了。什么事那么要紧?他一再问我,还是希望我去,因为他们几个陶艺发烧友新创作了一批作品,有几件实在不必谦虚,可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我若不去先睹为快,会是很大的“审美损失”。我告诉他,是我捐助的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学生,来我家了,现在家里就我跟他,难道我带他去?他可是一点陶艺的概念也没有啊。许君说没概念更好,他来,对我们来说,多一双特别的眼睛,对他来说,则眼睛里会多装一些东西,岂不两下里都有趣?就这样,我带那叫泼娃的小学生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就直奔京郊的乐陶园而去。
④到了乐陶园,许君和一群熟朋友都对我和泼娃表示欢迎。许君拍拍泼娃的肩膀笑着说:“你怎么一点也不泼辣?还是等一会儿才暴露你的真面目?”我帮着解释:“他先天不足。当地风俗,怕是养不活的孩子,就故意给取个活不活无所谓的名字,舍娃,丢娃,泼娃,一个村里总有几个。”许君给他一块巧克力,让他别客气,可乐、雪碧随便喝,也可以到处走动观看,但嘱咐他千万不能动手摩挲任何东西。
⑤我观览完许君他们的杰作,就跟他们一起到院子里的大杨树下,坐到休闲椅上喝咖啡,神侃。正当我们言谈甚欢时,忽然听到那边屋子里“咣啷啷”一阵刺耳的声响传来。我立刻跳起来,气急败坏地冲进屋里,果不其然,是泼娃把展示柜上的一件作品弄倒在地摔得粉碎!许君和别的朋友也都进了屋,一瞬间,我看见泼娃的脸红得像团火,而许君的脸白得像块冰。我不知该用什么话重责泼娃。泼娃两眼噙着厚泪,跟我说:“那……实在太奇了,就像我们村里老得动弹不得,求人别杀它的黄牛的眼睛……我心里不落忍,就伸手摸它,让它别怕,有人疼它……”我们一群大人全都愣住了,那件作品的外在形态并非黄牛,我们刚才哄然叫妙,这个说有米开朗琪罗般的悲剧情调,那个说大有令人遍体清凉的禅意……但谁也没能像泼娃那样进入到审美的最高层次!许君一把将泼娃揽进了怀里,我和别的朋友不由地鼓起掌来。
⑥那件美瓷没有碎,它永存于泼娃心中,而且连同泼娃那出自淳朴胸臆的审美评语,将永远鲜活地珍藏在我、许君及在场的朋友们的心里。
(选自刘心武作品集《心灵体操》,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写瓷器被“请走”时连用三个“随意”,用语诙谐,写出“我”的感受,突出瓷器精美,价格不菲。
B.文章注重前后照应,如“但嘱咐他千万不能动手摩挲任何东西”与后文“我心里不落忍,就伸手摸它”相照应。
C.第⑤段写听完泼娃的话后“我们一群大人全都愣住了”,表现出“我们”的惊讶和对泼娃摔碎瓷器的愤怒。
D.题目意蕴丰富,既指美瓷完整地永存于泼娃的心里,又指美瓷和泼娃的审美评语永远珍藏在“我”和友人的心里。
18.第③段写许君一再邀请“我”去乐陶园赏瓷有何作用?(3分)?
19.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我看见泼娃的脸红得像团火,而许君的脸白得像块冰。(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那件美瓷没有碎,它永存于泼娃心中,而且连同泼娃那出自淳朴胸臆的审美评语,将永远鲜活地珍藏在我、许君及在场的朋友们的心里。(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本句的作用)
20.为什么说泼娃的审美是最高层次?请简要分析。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摘抄一】
我很小的时候,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十三岁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叫作《▲
》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激起我想恢复学业的愿望。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我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
我决定参加正规军,……,剩下的银饷,我都用在订报纸上,贪读不厌。
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摘抄二】
他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思考。
他还读了梁启超、康有为的著作。有一个时期,陈独秀的《新青年》使他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布哈林的《共产主义入门》使他觉得是“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实际合理形式的社会和政府的一本书”。到一九二六年他已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简介、《新社会》、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以及许多对中国革命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文章和小册子。
2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2
分)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3.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至少两个令你对他非常钦佩的事件。(2分)
24.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五、作文(50分)
25.初三的一天,你走进教室,黑板前围着一群同学,走进一看,黑板上写着一行字......请根据此情境,发挥想象,以“黑板上的那行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2)根据想象的需要自定文体。
(3)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6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刚刚开始,中国和世界历史再一次来到惊心动魄的时刻,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未知而凶残的病魔突袭而至。值此历史当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员干部闻令出征、担当尽责,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疫”步伐,是我们回溯奋战历程最清晰的脉络。
犹记得,①专家组刚得出最新对病毒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
màn
yán
势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
)、当机立断,明确要求湖北省武汉市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②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防范风险挑战的高度自觉,这是立足全局、奠定胜局的关键一招。世界卫生组织后来评价,在未为人知的新型病毒面前,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积极的防控措施,③减少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的发生。
犹记得,农历正月初一,①明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体要求,②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动员令,③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排兵布阵、谋局落子。④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⑤越是风急浪高,越需要把稳舵、定好向。
一场场统摄全局的重要会议,一次次(
)的指示批示,一项项及时有力的科学决策,一轮轮卓有成效的国际互动……习近平总书记yùn
chóu
wéi
wò、指挥若定,④坚定了全党全社会战胜疫情,指明了同病魔奋战的方向。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6日
01版)
1.下列依次对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guān
shù??
B.
guàn
shù
C.
guàn
sù??
D.
guān
sù?
1.D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漫延
运筹帷幄
B
.
蔓延
运筹帷幄
C.
漫延
运筹帷握
?
D.
蔓延
运筹帷握
2.B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审时度势
深谋远虑
B.见风使舵
深思熟虑
C.审时度势
深思熟虑
D.见风使舵
深谋远虑
3.C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
①
专家组最新刚得出对病毒的结论。
B.
②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防范风险挑战的措施。
C.
③减少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生。
D.
④坚定了全党全社会战胜疫情方向,指明了同病魔奋战的方向。
4.C
5.
文中①②③④⑤的句子顺序已经打乱,根据语境以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③①④②⑤??
?B.?③④②⑤①??
?C.④②①③⑤?
?D.④②③⑤①
5.C
6.同学们最近在网上看新闻,看到了以下两则新闻上了“热搜”,在班级里讨论交流比较热烈,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4分)
材料一:援助一阵子,感谢一辈子,抗疫一阵子,朋友一辈子。在湖北大冶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咱们南通有一群医护人员,千里逆行驰援大冶。最近,大冶的特产”狗血桃“成熟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特意为南通的白衣天使寄出20箱桃子,表达他们感恩之心!今天快递抵达,第一时间送到了这群抗疫英雄的手中。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说:“春节前我说过,请大家目前不要到处跑。现在我还是强调大家不要出行,特别是武汉一带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1)、请给材料一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2分)
(1)示例: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分)
(2)、恰好此时,爸爸的大学最好的同学王叔叔毕业后一直未见,最近刚从美国回来,想跟爸爸等大学同学聚一次,对此,你将如何劝说爸爸放弃这次聚会。(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不超过50字)(2分)
(2)示例:爸爸,我知道王叔叔难得从国外回来,你们很想叙一叙旧情,但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密闭场所极易传染,政府号召少出门,别聚集,为了大家的安全,您还是打电话建议取消聚会吧。(2分)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吟“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风雨梦境抒发的忧国忧民之情;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引“黄金台”故事表达的报效朝廷之志;咏“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骑“的卢马”乘胜杀敌的磅礴壮阔之景;读“⑦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欣赏范仲淹笔下朝暮幻变得洞庭湖,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辛弃疾,字幼安是齐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不久,任潭州知州景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接连兴起盗贼,辛弃疾全部将他们讨伐平定,于是他上疏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贪吏迫使他们成为盗贼,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盗的军队。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有违法食延者,让有关部门各自运用职权进行处理,不要只检举小官吏来应付了事,为自己掩饰过错。”皇上下诏嘉奖他,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皇上下诏委任辛弃疾筹划(飞庞军),于是,他测量马殷的营垒故基,在此盖起幕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侍卫守在管外,战马铁甲都备齐,辛弃疾先用五万经钱在广西买三百匹马,后诏令广西安抚司每年代买三十匹。当时,枢密院有不喜欢这种做法的人,多次阻挠这件事,但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最终没有改变他的做法。经营耗费数以万计,辛弃疾善于筹划,事情都办理得很快。议论的人用搜刮的罪名奏告,皇上降下御前金字牌,让辛弃疾立即停止,辛弃疾接受后把金字牌藏起,出去责成监督办理的人,限期一月修成飞虎营栅栏,违期按军法处置。飞虎营析如期建成,辛弃疾向朝廷陈述事情本末,绘图进献,皇上才解除了疑虑。飞虎军建成,雄镇一方,成为长江沿岸各军中最强的一支军队。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辛弃疾被差遣为隆兴知府共江西安抚使,当时江右发生严重饥荒,主上命他负责赈灾等事,他刚到灾区,就在大街上张榜宣布:“不让买粮的发配,强行买粮的斩首。”又命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百姓选出正直诚实的人,酌量借给他们钱财物品,等到他们负责运输买粮时,不收利息,限期月终到城下发售粮食。于是运粮船接连而至,粮价自动降低,百姓靠此得到接济。此时信州太守谢源明请求拨米救助,幕僚不同意,辛弃疾说:“我们都是上天的子民,都是帝王的民众。”他就把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皇上嘉奖他,让他进一级官阶。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结交的多是海内名士,辛弃疾曾和朱熹游武夷山,写下了《九曲罹歌》,朱熹去世时,伪学禁令正严厉,门生旧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垂名万世是不朽的,谁说你已经死了,你凛然犹生!”辛弃疾平时善于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8.A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
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
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
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櫂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9.C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1)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盗的军队,(得分点“致”“弭”“无”“恃”每点1分,句意1分)
(2)当时,枢密院有不喜欢这种做法的人,多次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最终没有改变他的做法,(得分点:“乐”“沮挠”“行”“夺”每点1分,句意1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1-12题。
(共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11.C
1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3分)
12.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共10分)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格林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
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
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备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
在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消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13.D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
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
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4.C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快,亚洲的中心已经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B.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
C.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能够破解全球加密通信。????
D.
中国致力于在量子通信技术方面领先世界,发展为其他国家难以涉足的领域。
15.B
16.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
16.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的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美瓷不碎
刘心武
①朋友许君热爱陶艺,他在经营一家业务兴旺的企业之余,于京郊开办了一所完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乐陶园,常约些同好在那里弄埴烧陶。烧出来的陶瓷作品若有神来之笔,他就得意地举办内部展览,和来宾们交流陶艺心得,也兼山南海北地神侃。每每尽欢而散时,已月成金钩,蛙声一片。
②许君和他的朋友们烧制陶瓷作品追求的是自得其乐。作品出炉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就马上捣碎;如果凸现个性,灵气四射,则自己先欣赏一番,再招呼他人一起转着圈地欣赏点评。虽说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有来宾实在喜欢,提出要付款买下,有的作品也就那样被请走。付款的原则据说是随意,但我目睹了几次那样的“随意”,买方若是企业家或演艺界大腕,那付出的数目,像我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随意”不起的。
③那天,许君又来电话约我去他的乐陶园。我说实在有事,去不了。什么事那么要紧?他一再问我,还是希望我去,因为他们几个陶艺发烧友新创作了一批作品,有几件实在不必谦虚,可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我若不去先睹为快,会是很大的“审美损失”。我告诉他,是我捐助的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学生,来我家了,现在家里就我跟他,难道我带他去?他可是一点陶艺的概念也没有啊。许君说没概念更好,他来,对我们来说,多一双特别的眼睛,对他来说,则眼睛里会多装一些东西,岂不两下里都有趣?就这样,我带那叫泼娃的小学生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就直奔京郊的乐陶园而去。
④到了乐陶园,许君和一群熟朋友都对我和泼娃表示欢迎。许君拍拍泼娃的肩膀笑着说:“你怎么一点也不泼辣?还是等一会儿才暴露你的真面目?”我帮着解释:“他先天不足。当地风俗,怕是养不活的孩子,就故意给取个活不活无所谓的名字,舍娃,丢娃,泼娃,一个村里总有几个。”许君给他一块巧克力,让他别客气,可乐、雪碧随便喝,也可以到处走动观看,但嘱咐他千万不能动手摩挲任何东西。
⑤我观览完许君他们的杰作,就跟他们一起到院子里的大杨树下,坐到休闲椅上喝咖啡,神侃。正当我们言谈甚欢时,忽然听到那边屋子里“咣啷啷”一阵刺耳的声响传来。我立刻跳起来,气急败坏地冲进屋里,果不其然,是泼娃把展示柜上的一件作品弄倒在地摔得粉碎!许君和别的朋友也都进了屋,一瞬间,我看见泼娃的脸红得像团火,而许君的脸白得像块冰。我不知该用什么话重责泼娃。泼娃两眼噙着厚泪,跟我说:“那……实在太奇了,就像我们村里老得动弹不得,求人别杀它的黄牛的眼睛……我心里不落忍,就伸手摸它,让它别怕,有人疼它……”我们一群大人全都愣住了,那件作品的外在形态并非黄牛,我们刚才哄然叫妙,这个说有米开朗琪罗般的悲剧情调,那个说大有令人遍体清凉的禅意……但谁也没能像泼娃那样进入到审美的最高层次!许君一把将泼娃揽进了怀里,我和别的朋友不由地鼓起掌来。
⑥那件美瓷没有碎,它永存于泼娃心中,而且连同泼娃那出自淳朴胸臆的审美评语,将永远鲜活地珍藏在我、许君及在场的朋友们的心里。
(选自刘心武作品集《心灵体操》,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写瓷器被“请走”时连用三个“随意”,用语诙谐,写出“我”的感受,突出瓷器精美,价格不菲。
B.文章注重前后照应,如“但嘱咐他千万不能动手摩挲任何东西”与后文“我心里不落忍,就伸手摸它”相照应。
C.第⑤段写听完泼娃的话后“我们一群大人全都愣住了”,表现出“我们”的惊讶和对泼娃摔碎瓷器的愤怒。
D.题目意蕴丰富,既指美瓷完整地永存于泼娃的心里,又指美瓷和泼娃的审美评语永远珍藏在“我”和友人的心里。
17.【答案】C
18.第③段写许君一再邀请“我”去乐陶园赏瓷有何作用?(3分)?
【答案】)①侧面衬托瓷器极其精美;②引出下文“我”带泼娃去乐陶园的情节(为后文写瓷器摔碎及“我”和许君的惋惜、泼娃对瓷器的审美评价作铺垫)。
19.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我看见泼娃的脸红得像团火,而许君的脸白得像块冰。(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19.(3分)【答案】本句运用比喻手法(或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瓷器摔碎时泼娃的紧张、害怕和许君的惊愕、痛惜。
(2)那件美瓷没有碎,它永存于泼娃心中,而且连同泼娃那出自淳朴胸臆的审美评语,将永远鲜活地珍藏在我、许君及在场的朋友们的心里。(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本句的作用)
内容:对纯真注入真情审美赞美。结构:首尾呼应、深化中心,留下余味
20.为什么说泼娃的审美是最高层次?请简要分析。
20.(4分)【答案】①泼娃欣赏瓷器时将其看作生命体,注入温情;②泼娃的审美没有成人既有的概念,发自内心,淳朴真实。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摘抄一】
我很小的时候,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十三岁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叫作《▲
》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激起我想恢复学业的愿望。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我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
我决定参加正规军,……,剩下的银饷,我都用在订报纸上,贪读不厌。
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摘抄二】
他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思考。
他还读了梁启超、康有为的著作。有一个时期,陈独秀的《新青年》使他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布哈林的《共产主义入门》使他觉得是“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实际合理形式的社会和政府的一本书”。到一九二六年他已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简介、《新社会》、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以及许多对中国革命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文章和小册子。
?
2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2
分)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1.D
2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2.B
23.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至少两个令你对他非常钦佩的事件。(2分)
23.
相关事例均可,酌情给分
24.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24.红军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五、作文(50分)
25.初三的一天,你走进教室,黑板前围着一群同学,走进一看,黑板上写着一行字......请根据此情境,发挥想象,以“黑板上的那行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2)根据想象的需要自定文体。
(3)不少于6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刚刚开始,中国和世界历史再一次来到惊心动魄的时刻,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未知而凶残的病魔突袭而至。值此历史当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员干部闻令出征、担当尽责,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疫”步伐,是我们回溯奋战历程最清晰的脉络。
犹记得,①专家组刚得出最新对病毒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
màn
yán
势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
)、当机立断,明确要求湖北省武汉市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②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防范风险挑战的高度自觉,这是立足全局、奠定胜局的关键一招。世界卫生组织后来评价,在未为人知的新型病毒面前,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积极的防控措施,③减少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的发生。
犹记得,农历正月初一,①明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体要求,②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动员令,③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排兵布阵、谋局落子。④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⑤越是风急浪高,越需要把稳舵、定好向。
一场场统摄全局的重要会议,一次次(
)的指示批示,一项项及时有力的科学决策,一轮轮卓有成效的国际互动……习近平总书记yùn
chóu
wéi
wò、指挥若定,④坚定了全党全社会战胜疫情,指明了同病魔奋战的方向。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6日
01版)
1.下列依次对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guān
shù??
B.
guàn
shù
C.
guàn
sù??
D.
guān
sù?
1.D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漫延
运筹帷幄
B
.
蔓延
运筹帷幄
C.
漫延
运筹帷握
?
D.
蔓延
运筹帷握
2.B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审时度势
深谋远虑
B.见风使舵
深思熟虑
C.审时度势
深思熟虑
D.见风使舵
深谋远虑
3.C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
①
专家组最新刚得出对病毒的结论。
B.
②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防范风险挑战的措施。
C.
③减少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生。
D.
④坚定了全党全社会战胜疫情方向,指明了同病魔奋战的方向。
4.C
5.
文中①②③④⑤的句子顺序已经打乱,根据语境以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③①④②⑤??
?B.?③④②⑤①??
?C.④②①③⑤?
?D.④②③⑤①
5.C
6.同学们最近在网上看新闻,看到了以下两则新闻上了“热搜”,在班级里讨论交流比较热烈,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4分)
材料一:援助一阵子,感谢一辈子,抗疫一阵子,朋友一辈子。在湖北大冶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咱们南通有一群医护人员,千里逆行驰援大冶。最近,大冶的特产”狗血桃“成熟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特意为南通的白衣天使寄出20箱桃子,表达他们感恩之心!今天快递抵达,第一时间送到了这群抗疫英雄的手中。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说:“春节前我说过,请大家目前不要到处跑。现在我还是强调大家不要出行,特别是武汉一带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1)、请给材料一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2分)
(2)、恰好此时,爸爸的大学最好的同学王叔叔毕业后一直未见,最近刚从美国回来,想跟爸爸等大学同学聚一次,对此,你将如何劝说爸爸放弃这次聚会。(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不超过50字)(2分)
6.
(1)示例: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分)
(2)示例:爸爸,我知道王叔叔难得从国外回来,你们很想叙一叙旧情,但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密闭场所极易传染,政府号召少出门,别聚集,为了大家的安全,您还是打电话建议取消聚会吧。(2分)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风雨梦境抒发的忧国忧民之情;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引“黄金台”故事表达的报效朝廷之志;咏“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骑“的卢马”乘胜杀敌的磅礴壮阔之景;读“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欣赏范仲淹笔下朝暮幻变得洞庭湖,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辛弃疾,字幼安是齐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不久,任潭州知州景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接连兴起盗贼,辛弃疾全部将他们讨伐平定,于是他上疏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贪吏迫使他们成为盗贼,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盗的军队。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有违法食延者,让有关部门各自运用职权进行处理,不要只检举小官吏来应付了事,为自己掩饰过错。”皇上下诏嘉奖他,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皇上下诏委任辛弃疾筹划(飞庞军),于是,他测量马殷的营垒故基,在此盖起幕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侍卫守在管外,战马铁甲都备齐,辛弃疾先用五万经钱在广西买三百匹马,后诏令广西安抚司每年代买三十匹。当时,枢密院有不喜欢这种做法的人,多次阻挠这件事,但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最终没有改变他的做法。经营耗费数以万计,辛弃疾善于筹划,事情都办理得很快。议论的人用搜刮的罪名奏告,皇上降下御前金字牌,让辛弃疾立即停止,辛弃疾接受后把金字牌藏起,出去责成监督办理的人,限期一月修成飞虎营栅栏,违期按军法处置。飞虎营析如期建成,辛弃疾向朝廷陈述事情本末,绘图进献,皇上才解除了疑虑。飞虎军建成,雄镇一方,成为长江沿岸各军中最强的一支军队。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辛弃疾被差遣为隆兴知府共江西安抚使,当时江右发生严重饥荒,主上命他负责赈灾等事,他刚到灾区,就在大街上张榜宣布:“不让买粮的发配,强行买粮的斩首。”又命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百姓选出正直诚实的人,酌量借给他们钱财物品,等到他们负责运输买粮时,不收利息,限期月终到城下发售粮食。于是运粮船接连而至,粮价自动降低,百姓靠此得到接济。此时信州太守谢源明请求拨米救助,幕僚不同意,辛弃疾说:“我们都是上天的子民,都是帝王的民众。”他就把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皇上嘉奖他,让他进一级官阶。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结交的多是海内名士,辛弃疾曾和朱熹游武夷山,写下了《九曲罹歌》,朱熹去世时,伪学禁令正严厉,门生旧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垂名万世是不朽的,谁说你已经死了,你凛然犹生!”辛弃疾平时善于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8.A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
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
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
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櫂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9.C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10.(1)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盗的军队,(得分点“致”“弭”“无”“恃”每点1分,句意1分)
(2)当时,枢密院有不喜欢这种做法的人,多次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最终没有改变他的做法,(得分点:“乐”“沮挠”“行”“夺”每点1分,句意1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1-12题。
(共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11.C
1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3分)
12.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共10分)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格林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
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
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备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
在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消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13.D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
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
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4.C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快,亚洲的中心已经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B.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
C.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能够破解全球加密通信。????
D.
中国致力于在量子通信技术方面领先世界,发展为其他国家难以涉足的领域。
15.B
16.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
16.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的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美瓷不碎
刘心武
①朋友许君热爱陶艺,他在经营一家业务兴旺的企业之余,于京郊开办了一所完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乐陶园,常约些同好在那里弄埴烧陶。烧出来的陶瓷作品若有神来之笔,他就得意地举办内部展览,和来宾们交流陶艺心得,也兼山南海北地神侃。每每尽欢而散时,已月成金钩,蛙声一片。
②许君和他的朋友们烧制陶瓷作品追求的是自得其乐。作品出炉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就马上捣碎;如果凸现个性,灵气四射,则自己先欣赏一番,再招呼他人一起转着圈地欣赏点评。虽说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有来宾实在喜欢,提出要付款买下,有的作品也就那样被请走。付款的原则据说是随意,但我目睹了几次那样的“随意”,买方若是企业家或演艺界大腕,那付出的数目,像我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随意”不起的。
③那天,许君又来电话约我去他的乐陶园。我说实在有事,去不了。什么事那么要紧?他一再问我,还是希望我去,因为他们几个陶艺发烧友新创作了一批作品,有几件实在不必谦虚,可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我若不去先睹为快,会是很大的“审美损失”。我告诉他,是我捐助的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学生,来我家了,现在家里就我跟他,难道我带他去?他可是一点陶艺的概念也没有啊。许君说没概念更好,他来,对我们来说,多一双特别的眼睛,对他来说,则眼睛里会多装一些东西,岂不两下里都有趣?就这样,我带那叫泼娃的小学生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就直奔京郊的乐陶园而去。
④到了乐陶园,许君和一群熟朋友都对我和泼娃表示欢迎。许君拍拍泼娃的肩膀笑着说:“你怎么一点也不泼辣?还是等一会儿才暴露你的真面目?”我帮着解释:“他先天不足。当地风俗,怕是养不活的孩子,就故意给取个活不活无所谓的名字,舍娃,丢娃,泼娃,一个村里总有几个。”许君给他一块巧克力,让他别客气,可乐、雪碧随便喝,也可以到处走动观看,但嘱咐他千万不能动手摩挲任何东西。
⑤我观览完许君他们的杰作,就跟他们一起到院子里的大杨树下,坐到休闲椅上喝咖啡,神侃。正当我们言谈甚欢时,忽然听到那边屋子里“咣啷啷”一阵刺耳的声响传来。我立刻跳起来,气急败坏地冲进屋里,果不其然,是泼娃把展示柜上的一件作品弄倒在地摔得粉碎!许君和别的朋友也都进了屋,一瞬间,我看见泼娃的脸红得像团火,而许君的脸白得像块冰。我不知该用什么话重责泼娃。泼娃两眼噙着厚泪,跟我说:“那……实在太奇了,就像我们村里老得动弹不得,求人别杀它的黄牛的眼睛……我心里不落忍,就伸手摸它,让它别怕,有人疼它……”我们一群大人全都愣住了,那件作品的外在形态并非黄牛,我们刚才哄然叫妙,这个说有米开朗琪罗般的悲剧情调,那个说大有令人遍体清凉的禅意……但谁也没能像泼娃那样进入到审美的最高层次!许君一把将泼娃揽进了怀里,我和别的朋友不由地鼓起掌来。
⑥那件美瓷没有碎,它永存于泼娃心中,而且连同泼娃那出自淳朴胸臆的审美评语,将永远鲜活地珍藏在我、许君及在场的朋友们的心里。
(选自刘心武作品集《心灵体操》,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写瓷器被“请走”时连用三个“随意”,用语诙谐,写出“我”的感受,突出瓷器精美,价格不菲。
B.文章注重前后照应,如“但嘱咐他千万不能动手摩挲任何东西”与后文“我心里不落忍,就伸手摸它”相照应。
C.第⑤段写听完泼娃的话后“我们一群大人全都愣住了”,表现出“我们”的惊讶和对泼娃摔碎瓷器的愤怒。
D.题目意蕴丰富,既指美瓷完整地永存于泼娃的心里,又指美瓷和泼娃的审美评语永远珍藏在“我”和友人的心里。
17.【答案】C
18.第③段写许君一再邀请“我”去乐陶园赏瓷有何作用?(3分)?
【答案】)①侧面衬托瓷器极其精美;②引出下文“我”带泼娃去乐陶园的情节(为后文写瓷器摔碎及“我”和许君的惋惜、泼娃对瓷器的审美评价作铺垫)。
19.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我看见泼娃的脸红得像团火,而许君的脸白得像块冰。(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答案】本句运用比喻手法(或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瓷器摔碎时泼娃的紧张、害怕和许君的惊愕、痛惜。
(2)那件美瓷没有碎,它永存于泼娃心中,而且连同泼娃那出自淳朴胸臆的审美评语,将永远鲜活地珍藏在我、许君及在场的朋友们的心里。(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本句的作用)
(2)内容:对纯真注入真情审美赞美。结构:首尾呼应、深化中心,留下余味
20.为什么说泼娃的审美是最高层次?请简要分析。
20.(4分)【答案】①泼娃欣赏瓷器时将其看作生命体,注入温情;②泼娃的审美没有成人既有的概念,发自内心,淳朴真实。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摘抄一】
我很小的时候,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十三岁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叫作《▲
》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激起我想恢复学业的愿望。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我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
我决定参加正规军,……,剩下的银饷,我都用在订报纸上,贪读不厌。
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摘抄二】
他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思考。
他还读了梁启超、康有为的著作。有一个时期,陈独秀的《新青年》使他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布哈林的《共产主义入门》使他觉得是“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实际合理形式的社会和政府的一本书”。到一九二六年他已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简介、《新社会》、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以及许多对中国革命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文章和小册子。
2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2
分)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1.D
2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2.B
23.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至少两个令你对他非常钦佩的事件。(2分)
23.
相关事例均可,酌情给分
24.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24.红军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五、作文(50分)
25.初三的一天,你走进教室,黑板前围着一群同学,走进一看,黑板上写着一行字......请根据此情境,发挥想象,以“黑板上的那行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2)根据想象的需要自定文体。
(3)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