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2课《祝福》(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2课《祝福》(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鲁迅
学习目标
1.学习重点:借助“人生幸福指数轨迹图”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2.学习难点:鲁迅为什么要写一个这样的祥林嫂?学习《祝福》这篇文章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祥林嫂人生履历表





出生年月
不详
(照片)?




身体状况
健康
?
?
人生经历
年龄
身份
地点
主要经历
?
?
?
?
?
?
?
?
二十六七以前
人妻
卫家山
与打柴的祥林(约16岁)结婚、生活
二十六七岁
寡妇
初到鲁镇
春天死了丈夫。冬逃离家,经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
(再嫁)
卫家山
贺家墺
春上遭劫,被婆家抓回卖掉,为小叔娶媳妇,拼死反抗
春上嫁给里山贺家墺的贺老六,年底生阿毛,生活好转
二十八九
贺家墺
贺老六患伤寒死去,阿毛两岁
三十三十一岁
再寡
再到鲁镇
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吃了,秋天她到鲁镇做工
三十一二岁
鲁镇
捐门槛赎罪,冬至祭祖仪式被拒绝
三十二三岁
?鲁镇
头发花白了,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
乞丐
?鲁镇
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三十七八岁
鲁镇
年底带着疑问和恐惧在“祝福”中死去
不详(祥林嫂)
新婚丧夫
逃至鲁镇
立春之日,丈夫死亡
抓回婆家
被卖改嫁
孟春之日,被卖改嫁
夫死子亡
重回鲁镇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
祝福被拒
捐献门槛
既春之日,沦为乞丐
被逐乞讨
死于祝福
迎春之日,寂然死去
祥林嫂是一个
的人。
没有春天
①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②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③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活动一:朗读课文,赏析三幅肖像
活动二、朗读课文,赏析三幅肖像
祥林嫂是一个
的人。
再到鲁镇
精神萎靡
失去希望
初到鲁镇
精神饱满
充满希望
祝福前夜
形容枯槁
绝望麻木
饱受精神折磨
一个不变的称呼
一次野蛮的抓逃
一个再回鲁镇的原因
一个无效的建议
两次紧张的呵斥
活动三:寻找细节,再探祥林嫂之特征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到文中的句子作答并说明理由
35段“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
70段单独一段强调“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77段“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一个不变的称呼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以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一次野蛮的抓逃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一个无效的建议


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冬至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最紧张的呵斥——四婶
一个不变的称呼
一次野蛮的抓逃
一个再回鲁镇的原因
一个无效的建议
两次紧张的呵斥
封建礼教封建迷信
活动三:寻找细节,再探祥林嫂之特征
祥林嫂是一个
的人。
受封建礼教和迷信压迫
没有春天
饱受精神折磨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压迫
祥林嫂是一个
的人。
31
32
33
38
40
幸福指数
年龄
26
27
28
29
30
34
1元
“我”
祥林嫂
经济账单:
0.5元
鲁四
老爷
1.75元
80元
12元


1元
“我”
政权
族权
夫权
神权
大伯收房子
封建制度
封建礼教
封建迷信


生不能存命
死不能安魂
“五张账单”:简析:是指小说中零星流露出的关于钱的表述。概括起来有如下五处:
①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1元);
②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0.5元
③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1.75元
④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80元);娶亲费用:五十千(50元);剩余:十多千(10元多);
⑤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12元鹰洋)。?
婆婆能从鲁家支走钱并把祥林嫂一抓一捆一塞就把她给卖了八十元,花了五十元给小儿子娶媳妇,除其它花销外,还净赚十多元,?这是族权和夫权在替其婆婆撑腰;祥林嫂把自己两年做工挣得的工钱干干净净捐了门槛,还“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这也是神权思想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毒害。
祥林嫂辛辛苦苦做工三个半月,还买不下两盘“价廉物美”的清炖鱼翅,可见封建卫道士代表鲁四老爷对她经济上的盘剥;
一个不变的称呼
一次野蛮的抓逃
一个再回鲁镇的原因
一个无效的建议
两次紧张的呵斥
封建礼教封建迷信
寻找细节,再探祥林嫂之特征
祥林嫂是一个
的人。
经济上饱受封建剥削
精神上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压迫

勤劳善良、安分守己、质朴顽强;

恪守礼教却又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

是封建礼教的迷茫者、受害者;

是一个被践踏、遭迫害、被愚弄、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可怜人。
祥林嫂人物形象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祝福》
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
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以后的农村,新时代的旧社会。
真实的民国:
战火纷飞,饥荒连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民生凋敝,人均寿命35岁,全国婴儿死亡率超过275.0%,妇女被当作商品和工具,可以明码标价自由买卖,毫无地位可言,在农村情况尤为严重。
贞节观念
封建思想
封建等级
封建礼教


神权
族权
政权
鲁迅为什么要写一个这样的祥林嫂?
批判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
牺牲品
牺牲品
漠视
厌弃
1924----2021
唤醒


给予温暖
拓展延伸
我们从黑暗中走来,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高一年级《祝福》话剧的表演引起了全校轰动,为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高一年级准备在展演活动中开展一次有关祥林嫂结局的辩论赛,接下来作为参赛小组,咱们先进行一次赛前预热,不必严格按照辩论流程,只需正反小组站在自己的立场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正方:祥林嫂的死是必然的
反方:祥林嫂的死不是必然的
活动四
敢问路在何方?
柳暗花明又一村
假如你穿越到祥林嫂生活的时代,你会和祥林嫂说什么?你会怎样让她活下来?(结合祥林嫂的认知水平)
祥林嫂最怕的是什么?怎样重新帮她建立一套认知体系?
破除封建迷信封建神权(精神上)
物质上(土地)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彻底推翻封建主义。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是中国共产党
在我们成长的各个阶段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
不能逢人就揭自己的伤疤,学会自我愈合。
自愈,是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本领,不做生活的“祥林嫂”。
自强、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一句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