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九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1-5 BCBAA 6-10: CBCDB 11-15:DBADD 16- 20:BCACCC
21:AB 22:BD 23:ACD 24:AD 25:ACD 26:AC
27:(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为生命活动供能
(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垂体 (3)暗反应
(4)1,2 (5)膜上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6)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能量转换
28:(1)丙酮酸 线粒体基质 ( 2)线粒体内膜 不产生
(3)④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4)主动运输 ②
(5)胰岛B细胞 ①②③④
29:(1)自由扩散 能量供应不足或细胞膜上运输该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2)吸收 a 选择透过性
(3)c (4)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30:(1)双缩脲 ABC
(2)碘液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
(3)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发芽前玉米 蓝色→砖红色 淀粉酶失活藁城九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一.单选题,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生命系统是由生命物质组成的,也含有无生命的非生物成分。C.雄安新区的白洋淀中全部植物属于种群层次。
D.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下列关于图中 a、b、c 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中生物都含有核酸,由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组成
B.b 中生物除蓝藻外都不含叶绿素,但都含核糖体,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c 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不尽相同
D.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只存在于b 中生物,a 中生物有的遗传物质不是 DNA
3.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 )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 ④磷脂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茶叶生产在中国已有 3 000 多年的历史,其中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盛名传播国内外。下列关于茶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新鲜茶叶的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中通常含有微量元素 S B.刚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H2O
C.制好的成品茶叶的化学元素含量依次是 C>O>N>H D.茶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异
对 HIV 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的组成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与 a 之间通过“—NH—CO—”相连接
甲、乙的合成主要由 HIV 的线粒体供能
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 A、G、T、C 四种碱基
D.HIV 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甲中
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 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肽链是三肽化合物 B.水解后能产生 4 种氨基酸
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 32 和 5
在核糖体上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56
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以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核酸-蛋白质复合物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核酸-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 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 DNA 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 RNA 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 RNA 聚合酶8.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甲胎蛋白等含量减少
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等物质发挥功能体现了细胞膜有信息交流的作用C.人体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尾”部排列在外侧
将细胞膜破坏后的某植物细胞匀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下列三种有机物的有无(“+”表示有,“-”表示无),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 X + + +
细胞器 Y + + -
细胞器 Z + - +
细胞器 X 一定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 Y 一定与蛋白质加工和分泌有关
细胞器 Z 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DNA 复制
硝化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 Z
如图是某细胞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③两种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具有差异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图示结构,⑤最清晰C.②没有膜结构,破坏④会导致②的数量减少D.图示结构可存在于酵母菌、伞藻等细胞中
如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OPⅠ可以帮助偶然掺入乙中的某些蛋白质回收到甲中
B.B.细胞吞噬细菌和分泌蛋白质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溶酶体中的酶最初在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自噬和凋亡中有重要作用D.溶酶体起源于内质网,除图中功能外,还可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如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C.神经递质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在无任何相反压力时,渗透吸水会使细胞膨胀甚至破裂,不同的细胞用
不同的机制解决这种危机。如图表示高等动物、高等植物与原生生物细胞以三种不同的机制避免渗透膨胀,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动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若将原生生物置于高于其细胞质浓度的溶液中,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升高
三种细胞发生渗透吸水的原理均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14.如图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c 中 1 处的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植物细胞发生图 c 的状态后,只要外界溶液浓度变小,细胞就能自动复
原
若图示为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最终状态,则 a 所处的溶
液浓度最大
若图示为不同细胞在同一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最终状态,则三个细胞细胞液原浓度大小为 a>b>c
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 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 2 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蚕豆细胞能利用质子泵所产生的 H+浓度梯度推动蔗糖的吸收,这种特殊的主动运输方式利用 H+势能,其方式如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泵以 ATP 为能源主动吸收 H+
B.H+-蔗糖共转运的蛋白质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形变不需要消耗 ATP C.若提高外界溶液的 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增多
D.若提高外界溶液的蔗糖浓度,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某些癌细胞中多耐药(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MDR 基因表达产物是 P-糖蛋白(P-gp),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 ATP 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而 P
-gp 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gp 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P-gp 是由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
化疗药物可提高 MDR 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
提高癌细胞 P-gp 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有关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TP 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的物质,可参与细胞内某些酶的合成。
B. 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伴随着 ATP 水解
C.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它在细胞中的含量相对稳定。
D.ATP 是所有生物体共同的唯一直接能源物质。
将 A、B 两种物质混合,T1 时加入酶 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 A、B 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酶 C 降低了 A 生成 B 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T2 后 B 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 值增大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 ATP 的合成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 ADP 生成减少,ATP 生成增加C.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 ATP 合成D.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 ATP 是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二、多选题, 共 6 题,每小题 3 分。
21.(多选)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高烧、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Cox A16 型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 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某人虽已提前注射了流感疫苗,但在冬季来临后多次患流感,关于上述致病病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伤寒杆菌含 4 种核苷酸,病毒含 4 种碱基,两者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上述病原体都营寄生生活;都可用营养齐全的合成培养基培养
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所需要的核糖体、氨基酸等不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灭活的病毒仍具有抗原特异性,可以制成疫苗,此外也可以用于动物细
胞融合的诱导剂
22、(多选)某多肽有 20 个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有 4 个,分别位于第 5、
6、15、20 位(如图所示);肽酶 X 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 Y 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该 20 肽含有的肽键至少为 19 个
该 20 肽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至少各为 1 个和 8 个
肽酶 X 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 19 个
肽酶 Y 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比 20 肽多了 4 个
(多选)某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可能分别起源于在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好氧细菌和蓝藻,在长期的共同进化中整合进入了真核细胞之中。研究也表明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特有的核糖体, 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据此推断,下列说法能较为准确地支持该假说的是( )
已知能抑制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氯霉素也能抑制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都有一定的自我复制功能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环状 DNA 分子结构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24.(多选)结构和功能观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叶绿体的内膜上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
真核细胞对丙酮酸的利用场所与氧气供应量有关 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D.若要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25.(多选)某下列是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在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可选用 FeCl3 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H2O2
分解,检测产生的气体的速率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 pH 分别为 3、7、11 的缓冲液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在验证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26.(多选)某离子泵是一种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三、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42 分
27.(8 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 1~
3 表示 3 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
图 2 中存在 3 种信号分子,但只有 1 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 这说明 ;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 。
图 3 中 ATP 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 (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5)图 1~3 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6)图 1~3 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 (答出 3 项)。
28.(10 分)如图是癌细胞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中 A 物质为 。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为
CO2 和[H],该过程在 中进行。
图中○3 过程在 (填部位名称)中产生水,○5 过程(填 “产生”或“不产生”) ATP。
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但产生的 ATP 总量没有明显差异.应是用于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过程。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方式为 。
葡萄糖通过①过程进入癌细胞的方式为 ;癌细胞代谢旺盛,需要合成大量蛋白质,由此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图中 (填图中序号)过程会增强,以满足其原料需求.
高血糖会增加癌细胞的营养,当血糖浓度高时,胰腺中 分泌的胰岛素会加快图中 过程以降低血糖含量。
29.(8 分)图 1 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 2 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图 2 曲线甲代表 ;曲线乙中 Q 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可能是 .
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 X、物质 Y 浓度分别为 0.60 和 0.14,而海水中物质 X、物质 Y 浓度分别为 0.29 和 0.38(浓度单位均为 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 (吸收/排出)物质 X,可用图 1 中的
(a、b、c…)表示,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
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 (a、b、c…)表示.
若图 1 代表胰岛细胞的细胞膜,它将胰岛素分泌出细胞的过程被称为
,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30.(16 分)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 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
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 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 (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滴管 C、量筒 D、酒精灯 E、显微镜
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 ,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 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 1~4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保温 30 min 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 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其中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溶液 PH 值相对稳定。
请继续以下
①设置试管 1 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 。
②试管 2 中加入的 X 是 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 3 中的颜色变化是 。若试管 4 未出现预期结果(其它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