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十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几十几的意义,会读会写任意一个两位数,进一步认识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知道几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十。
3、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非整十的两位数,是在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样循序渐进的安排,符合学生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的认数需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几十几介于两个整十数之间。教材通过摆一摆小棒2捆10根小棒,再加上3根小棒,摆成23根小棒,通过摆这个例子,认识几十几的数。并通过对“39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的探讨,着重解决几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接着安排一个一个的数数。最后通过用计数器表示几十几,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意义,掌握数数、读书、写数的方法。
2、教学重点: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掌握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
3、教学难点:知道几十九后面的数是整十数。
教学方法
(1)在摆23根小棒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在观察比较中感悟出好的摆法。体会10进制计数的好处。
(2)在探讨39根小棒添上1根是几个十是多少这个问题时,放手让学生摆,动脑想,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教学几十几的读写法,教师要先演示指导再让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读数,在自主探索中领悟数的读写法与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游戏: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进行摆小棒比赛,比比谁摆的又对又快。在轻松的音乐中活动。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
【百度图片】
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谁数对了就可以吃掉这些香蕉了。谁还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在玩的氛围中,通过摆、数、拨、写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快乐地学习认数知识,培养喜爱数学的意识。玩是学生的本性,学生为什么会那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在玩的氛围中,通过摆、数、拨、写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快乐地学习认数知识,培养喜爱数学的意识。玩是学生的本性,学生为什么会那么喜欢玩呢?我想:在学生玩的时候,他有自主的空间,他可以选择喜欢的内容、方式、过程和结果,如果在低年级教学中让学生"把玩进行到底"那将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尝试与积极引导。但是玩和学比较,玩缺少了学的目标指向,玩缺少了学的有序性,玩与学的关系建立,是需要正确认知的。在教学中,要积极的去引导学生在玩中有目标的玩,有意义的玩,要会玩,玩好,这才是成功之所在。有人会觉得,"玩"这个字在低年级教学中花哨,实际在教学中学生是不会玩的,这节课我就是想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实践证明,这样的形式学生是喜欢的,教学效果是优良的,这足以证明这个试验是可以继续的,是有意义的尝试。本学期学生的学具中就有一根的小棒和一捆的小棒,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是采用了用学具先摆再演示的方法,故此课仍然选用了样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摆、去评价、去感悟其中的算理。这样,学生可以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共享、在探究中自得。这样的教学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知识的承载容器。实践证明,学生是乐于参与这样的学习方式的。有一些教师热忠于课前精美的课件制做,其实不然,在课件面前,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欣赏者,却不是真正的参与学习者。课件是教辅,要用的恰如其分,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这节课也有不成熟的地方。做猜数游戏的时候,这里没有处理好。另一个方面课堂上时间把握出了错,生活中的数没有来得及讲,成为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法国作家雨果这样写道: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我们会觉得,我们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