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若某生物体内嘌呤碱基
嘧啶碱基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C.DNA或R
D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下列有关
分子复制过程的说法
DNA的复
般为细胞分裂间期B
复制的模板是亲
分子的两条链
满分:110分(附加题1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
DNA复制的场所只在细胞核
答卷要求:第I卷:将代表每一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8、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层次是(
第Ⅱ卷:将正确答案用黑色或蓝色书写笔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
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第I卷:选择题60分
C.脱氧核苷酸
基
体D.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踪物质
和变化规
①圆
位素标记法
都具有
CATCGTC
宾利
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来源
GUAGCAGACUGCCUC
示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3个基因
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下列相关叙述
确的是(
在真核细胞中,图中所示的两个生理过程发生在相同的时间和空
n
B.上述过程还可发生在根尖细胞的叶绿体
以③为模板
⑤上最多有20种基本单位
转录完成后
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
的三个基因
生物的三种性状
列有关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片段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会导致基因突变
遗传信息是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
C.若a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可能不变
侵入人体后在血浆中发生逆转录过程
在细胞核中复制及表
遗传
以从蛋白质流
或
分子结构的叙述
的
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
亥过程
森与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对有性生殖及基因重组的叙述
是
搭建6个碱基对的DNA结构模型,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链接物
有性生殖过程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可以预测
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A和T通过氢键连接
B.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均属于基因重
双链D
的一条链中G和C共
基因重组可能使子代中出现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
4、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是生物学史上的
要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
有性生殖时基因重组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
有关可遗传变异的说法中,错误的
用斝P和S对同一噬菌体进行标记B.离心之前需对培养液进行充分搅拌
基因突变
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
验证明了DNA是主要
物质
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
熔解温度(T)是使DM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
值不
在没有诱变因子的影响下也会发生基因突变
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值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基因
转座子是
移动的
可在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
分子的T值
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
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传播到其他细菌细胞。下列扌
的DNA分
+C的数
测合理的是
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
转座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转座子可引起细菌染色体变
60 70 80 90100110
双链D
氢键总数比
多
C.转座子可引起细胞的基因重组
细菌的抗性基因均来自转座1、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B D C D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D B B D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C C B D D B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C D B A C C B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D B C D D D D D D C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D C B D B C D B D C
二、非选择题:
1、(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 秋水仙素 染色体数目变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定向改造生物
2、(1)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2)1% 1.98% (3)基因重组 (4)必要条件 (5)共同进化
(6)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3、(1)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②③④ (2)②③
(3)②中含较多的蛋白质
(4)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不会
4、(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鳃 负电位→正电位 膜外 钠离子顺浓度内流
(2)不能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3) Ca2+ 神经递质 降低
(4)增加
5、附加题
(1)PstⅠ、SmaⅠ 鱼抗冻蛋白基因的DNA、质粒 4、2
(2)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
(3)脱分化、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