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法】帕斯卡尔
作者
[法国]帕斯卡尔
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思想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家。
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帕斯卡尔思想录》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在法国出版,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人购买《思想录》。《思想录》是一部未完之作,它是一部由片断和草稿构成的著作。尽管如此,《思想录》与曹雪芹的《红楼梦》、莫扎特的《安魂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等一样,已经成为不朽的未竟之作。
作品小介
《思想录》原是帕斯卡尔一部未完成的手稿。书中并没有建构思想体系,只是记录偶尔闪现出的思想。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因此与蒙田的《随笔集》、培根的《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整体感知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问题探讨
1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特点?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人类因为思想又是伟大的。?
问题探讨
2
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可以这么说,人若抛开思想,就不过只如脆弱的苇草,即失却了人成为人的起码的条件。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想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
换言之,没有思想的人是不道德的。
3.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问题探讨
4
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导入
?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因为它的精髓尽皆凝聚在一个令人难忘而又促人覃思的生动比喻上:“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阅读思考
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2.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
3
.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2.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
2.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3
.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人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人有了思想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人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
阅读探讨问题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
◆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展示交流
1、试概括六个语段所表现出的作者的观点。
2、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研习文本 品味语句
1、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2、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
“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3、你是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的?
4、帕斯卡尔说思想是伟大的,又是卑贱的,为什么?
5、“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
”如何理解作者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的观点。
研习文本 品味语句
1、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关键词:
渺小、脆弱;形象,衬托,思想的力量。
研习文本 品味语句
2、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关键语词:
人之于自然万物有别。人之使命。
3、你是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的?
研习文本 品味语句
关键语词:
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
。
4、帕斯卡尔说思想是伟大的,又是卑贱的,为什么?
研习文本 品味语句
方法:立足文本,分别概括说明。
关键语词:
独立、自由,使人拥有尊严,形成人的伟大。
虚幻、邪恶的欲念。
5、“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如何理解作者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的观点。
研习文本 品味语句
方法:先分后总予以说明。
关键语词:
可悲,伟大,悖论。
训练巩固
1、文学常识填空 (《同步导学》 P.103)
2、8、9两段是如何说明人的伟大的?
3、人的伟大性表现在哪里?
训练巩固
学习本文后,你关于思想和人性有了怎样的感悟,请尝试着将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一个片断式的杂感。
没有必要因落叶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芜不了整个人生。
——高二(2) 梅莉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马克·吐温
生活是由无数烦恼组成的一串念珠,但得微笑着数完它。
——大仲马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泰戈尔
1.人为什么比普通动物伟大?
2.人的思想体现在哪里?
3.人为什么是能思想的“苇草”而不是“大树”、“天使”或“禽兽”?
4.拥有思想的人是伟大的,可作者却又说拥有思想的人是卑贱的,这该怎样来理解?
即思想具有什么缺点?请举例说明思想的缺点。
(1)思想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他要求伟大,而又看不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而又看不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而又看不到自己充满着缺陷;他要求能成为别人爱慕与尊崇的对象,而看到自己的缺点只配别人的憎恶与鄙视。”“毫无疑问,充满了缺点乃是一件坏事,但是充满了缺点而又不肯承认,则是一件更大的坏事。”(帕斯卡尔《思想录》)
(3)思想屈从于本能、情感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把人的理智(思想)与情感的矛盾冲突比喻成“内战”。
5.怎样理解“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请举例说明这样的人。说说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存在?
总结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拓展延伸
既然思想不能带给思想者尊严,为什么人类的思想者还要前赴后继,冒着杀身之祸顽强地思考呢?
因为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种尊严,应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被饿鹰啄食的充满苦难而又伟大的尊严,思想者用思想之火照亮了无思想的黑暗的天空。
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后,你关于思想和人性有了怎样的感悟,请尝试着将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一个片断式的杂感。
思想有多远,
你就能走得有多远。
海伦·凯乐的世界是漫长的黑夜。史铁生在最好的年华里失去了双腿。
但是思想却让她(他)们的生命焕发出光辉!
学习目标
1
理解作品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
2
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
3
学会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整体感知
2
围绕这一核心作者还表达了哪些基本观点?
2—3段
写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4段
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
5—7段
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
8—10段
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