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原阳三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原阳三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2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阳三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两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乙地位于甲地的(  )
A.西北 B.西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2.a、b两线段实地距离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 D.不能确定
(2020·资阳模拟)读3~4题。
3.甲地时间为(  )
A.9时 B.12时 C.15时 D.21时
4.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A.7日4时 B.8日11时 C.7日11时 D.8日4时
洱海地处滇西高原,周围高山环抱,环湖地区风力强劲。下图示意洱海周边地区地形及风频。
据此完成下列题。
5.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6.为适应自然环境,当地传统民居房屋大门的最佳朝向为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2020·长春模拟)读某海峡区域图,回答7~8题。
7.ZG海峡位于我国台湾海峡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8.ZG海峡最窄处宽约(  )
A.110 km B.85 km C.43 km D.20 km
读极地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9.夏至日前后,图中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若一架飞机从C地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D地,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南再东北
C.一直向西 D.先西南再西北
11.飞机由C地飞往D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陆和大洋依次是( )
A.亚洲-印度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太平洋-南美洲一大西洋 D.澳大利亚-太平洋-南美洲
12.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 ( )
A.黄道平面 B.赤道平面 C.地平面 D.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已知甲地(23°26'N,45°W)和乙地互为对跖点。据此结合极点俯视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与乙地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各点
A.①点位于南半球 B.②点位于西半球 C.③点位于东半球 D.④点位于中纬度
读图(箭头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D点的经纬度坐标为
A.(70°N,170° E) B.(70°S,170°W) C.(70°S,170°E) D.(70°N,170°W)
16.D点位于B点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7.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寒带,南侧是温带,该点地理坐标是
A.南纬66.5°,西经20° B.南纬23.5°,东经160°
C.北纬66.5°,西经20 ° D.北纬23.5°,东经160°
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18题。

图1 图2
18.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第十二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于2017年7月7日至8日在德国汉堡召开。下图中城市都曾经主办过G20会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四城市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①——20°N,130°E B.②——80°N,40°W
C.③——30°N,120°E D.④——30°S,153°W
20.图中城市
A.都在北半球 B.都位于温带 C.①纬度最低 D.③在西半球
21.汉堡
A.与①城市没有时差 B.在③城市东北方向
C.开会时正值冬季 D.会期内昼长夜短
22.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带回了40多年来首次从月球采集的岩石和土壤祥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与太阳距离太远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24.月球( )
A.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行星 B.自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C.农历十五发光强度最大 D.农历上半月月相亮面凸向西方
(2021·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检测)堰塞湖是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等堵截河谷而形成的湖泊。读某堰塞湖形成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堰塞体最有可能来自(  )
A.西侧 B.南侧 C.东侧 D.北侧
26.受该堰塞湖影响较大的聚落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印度尼西亚还面临着火山的挑战。喀拉喀托火山于当地时间4月10日再次喷发。大量火山灰向火山四周扩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这次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
A.地壳 B.岩石圈 C.地慢 D.地核
28.在大气中弥漫扩散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这主要是因为火山灰会直接( )
A.减弱太阳活动的强度 B.增强太阳活动的强度
C.减弱太阳辐射的强度 D.增强太阳辐射的强度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是(  )
A.沟壑纵横 B.山地崎岖 C.起伏较小 D.山高谷深
30.渭源县城(  )
A.位于宽阔的山谷之中,起伏平缓
B.处于背阴坡,夏季温度不高
C.位于河流的出山口,海拔超过2 100米
D.位于向阳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40分)
31.(18分)(2021·六安高三模拟)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6分)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2分)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4分)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坝顶海拔为500 m,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4分)
32.(14分)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乙在甲的____方向,丙在乙的____方向。(每空1分)
(2)甲地位于___(东、西)半球,__(高、低、中)纬度,___(热量带)。(每空1分)
(3)请写出丁点的地理坐标___;甲的昼长为_小时。(每空1分)
(4)结合图示信息,请说出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月___日__点。(每空1分)
(5)如果从甲沿图中的弧线飞行到乙地,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4分)
33.(8分)下图为甲、乙两国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描述乙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读两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乙地位于甲地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2.a、b两线段实地距离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C.a>b D.不能确定
1D 2 A [解析] 第1题,甲地地理坐标为(20°S,40°W),而乙地地理坐标为(60°N,120°E)。第2题,a线段所在区域比例尺较大,而b线段所在区域比例尺较小。
(2020·资阳模拟)读3~4题。
3.甲地时间为(  )
A.9时 B.12时
C.15时 D.21时
4.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A.7日4时 B.8日11时
C.7日11时 D.8日4时
[解析] 3.D 4.B第3题,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说明界线为0时经线和180°经线,结合晨昏线的位置可推测出,右侧日期界线为0时经线,虚线为昏线,其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甲位于以东45°,因此为21:00。第4题,图中180°经线为左侧的阴影与非阴影分界,此时时间为8日的15:00,北京时间比其晚4个小时,因此为8日11时。
洱海地处滇西高原,周围高山环抱,环湖地区风力强劲。下图示意洱海周边地区地形及风频。据此完成下列题。
5.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6.为适应自然环境,当地传统民居房屋大门的最佳朝向为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风力大小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风力大小的判断。
【解答】
根据风频图判断,该地主要以西南风和西风为主,丙地位于峡谷之间,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最大。C正确,ABD错误。
6.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解答】
当地地处高原,海拔高,冬季气温较低,全年风力强劲,风向以西南风和西风为主,从避风和采光保暖角度,民居最佳朝向为东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
(2020·长春模拟)读某海峡区域图,回答7~8题。
7.ZG海峡位于我国台湾海峡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8.ZG海峡最窄处宽约(  )
A.110 km B.85 km
C.43 km D.20 km
7.A 8.C[解析] 第7题,台湾海峡位于(23°26′N,120°E)附近,ZG海峡在(46°N,142°E)附近,根据两海峡的经纬度位置,可推断该海峡位于台湾海峡的东北方向。第8题,ZG海峡的最窄处大致在一条经线上,图中两条纬线相差2°,距离约为2×111 km,从图中观察ZG海峡宽度大致为222 km的1/4,43 km最为接近。
读极地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9.夏至日前后,图中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若一架飞机从C地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D地,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南再东北
C.一直向西 D.先西南再西北
11.飞机由C地飞往D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陆和大洋依次是( )
A.亚洲-印度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太平洋-南美洲一大西洋 D.澳大利亚-太平洋-南美洲
12.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 ( )
A.黄道平面 B.赤道平面
C.地平面 D.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9.A
10.B
11.C
9.
图中表示的是南极地区经纬网图,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在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故选A。
10.
地球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由这两点和地心三点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圆)组成的劣弧长,在C点D点之间大圆弧向南凸出,从C点到D点的飞行方向是先东南再东北。故选B。
11.
读图可知,C地位于180°经线上,其对应的大洋为太平洋;南半球太平洋东侧依次为南美洲、大西洋。故选C。
12.B
【详解】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故B正确,黄道平面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目前的交角为23°26',即黄赤交角,AD错误。地平面指大地的水平面,天文学上指与地球半径成直角的平面,C错误。故选B。
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已知甲地(23°26'N,45°W)和乙地互为对跖点。据此结合极点俯视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与乙地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各点
A.①点位于南半球 B.②点位于西半球 C.③点位于东半球 D.④点位于中纬度
【答案】13.C 14.B
【解析】13.甲地(23°26'N,45°W)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坐标为(23°26'S,135°E)。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纬度数值相同、位于同一半球,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故与乙地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23°26'S,45°W)。左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是北半球俯视图,右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是南半球俯视图,③位于23°26'S,④位于南极圈,故③是与乙地关于地轴对称的点。C正确。故选C。
14.左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是北半球俯视图,右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是南半球俯视图。①点位于北半球,A错误。②点经度为135°W,③点经度为45°W,④位于南极圈,故②点位于西半球,③点位于西半球,④点位于高纬度,B正确,CD错误。故选B。
【点睛】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
读图(箭头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D点的经纬度坐标为
A.(70°N,170° E) B.(70°S,170°W)
C.(70°S,170°E) D.(70°N,170°W)
16.D点位于B点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7.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寒带,南侧是温带,该点地理坐标是
A.南纬66.5°,西经20° B.南纬23.5°,东经160°
C.北纬66.5°,西经20 ° D.北纬23.5°,东经160°
【答案】15 D 16.C 17.C
【解析】15.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向东增大,西经的度数向东减小。因此D点的经度是170°W。图中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说明位于北半球,D点纬度是70°N。故D正确,A、B、C错误。
16.读左图可知,B点坐标是(50°S,100°E)。由上一小题可知D点的坐标是(70°N,170°W)。两点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在东西方向判定时取二者之和,若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西,若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因此D点位于B点的东边;从纬度看,D点位于B点的北面,故D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
1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经线,20°W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160°E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五带的划分是以回归线和极圈为分界线的.23.5°S-23.5°N是热带,23.5°N-66.5°N是北温带,66.5°N-90°N是北寒带,23.5°S-66.5° S是南温带,66.5°S-90°S是南寒带。 因此该点地理坐标是(66.5°N、20°W)。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掌握经度、纬度划分方法,了解经度、纬度的数值变化特征。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两点间的东西方向选劣弧一侧,即经度差小于180°的一侧。
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18题。

图1 图2
18.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18.D
【解析】18.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十二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于2017年7月7日至8日在德国汉堡召开。下图中城市都曾经主办过G20会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四城市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①——20°N,130°E B.②——80°N,40°W
C.③——30°N,120°E D.④——30°S,153°W
20.图中城市
A.都在北半球 B.都位于温带
C.①纬度最低 D.③在西半球
21.汉堡
A.与①城市没有时差 B.在③城市东北方向
C.开会时正值冬季 D.会期内昼长夜短
【答案】19.C 20.C 21.D
【解析】19.读图可知,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且①的经度为西经度,A错;②位于30°N~60°N之间,B错;③的经纬度为30°N,120°E,C正确;④的经度为东经度,D错。故选C。
20.读图可知,④位于南半球,①位于热带,①的纬度最低,③位于东半球,C正确,ABD错,故选C。
21.汉堡与①城市经度不同,且时区不同,存在时差,A错;汉堡在③城市的西北方向(方向的判定见点睛),B错;汉堡位于北半球,开会的时间为2017年7月7日至8日,此时汉堡正值夏季,会议期间昼长夜短,C错,D正确,故选D。
【点睛】
通过经纬度判断两地的相对方向:先判断南北方向(纬度越靠近北极,南北方向越靠近北方;纬度越靠近南极,其南北方向越靠近南方);后判断东西方向(①若两地均为东经,则度数大的在东方;②若两地均为西经,则度数小的在东方;③若一地为东经,一地为西经,则将两地经度数值相加:若度数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数所在地在东方,西经度数所在地在西方;若度数之和大于180°,则东经度数所在地在西方,西经度数所在地在东方)。
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22.B
【解析】22.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产量重心由1980年到2010年明显向东北移动,说明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的产量明显增加,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带回了40多年来首次从月球采集的岩石和土壤祥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与太阳距离太远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24.月球( )
A.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行星 B.自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C.农历十五发光强度最大 D.农历上半月月相亮面凸向西方
23.C
24.D
【分析】
23.
根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月球与太阳距离和日地距离相差不大,A错误;宇宙环境与地球类似,安全稳定,B错误;月球质量小,没有大气层,C正确;月球有自转,所以有昼夜更替现象,D错误。故选C。
24.
月球是绕地球运行的一个卫星,A错误;月球的自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B错误;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发光”是因为反射了太阳的光,C错误;根据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农历上半月月相亮面凸向西方,D正确。故选D。
(2021·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检测)堰塞湖是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等堵截河谷而形成的湖泊。读某堰塞湖形成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堰塞体最有可能来自(  )
A.西侧 B.南侧
C.东侧 D.北侧
26.受该堰塞湖影响较大的聚落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5.B 26.D
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堰塞体是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图中显示,堰塞体的南部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最可能出现滑坡,故选B。第8题,堰塞湖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图示中的⑤处于堰塞湖下游,可能会被淹没;该堰塞湖堵塞河道,河水下泄不畅,堰塞湖及河道水位上涨,会对图示等高线850米以下区域构成水害威胁,④位于此范围,可能被淹没。故选D。
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印度尼西亚还面临着火山的挑战。喀拉喀托火山于当地时间4月10日再次喷发。大量火山灰向火山四周扩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这次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
A.地壳 B.岩石圈 C.地慢 D.地核
28.在大气中弥漫扩散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这主要是因为火山灰会直接( )
A.减弱太阳活动的强度 B.增强太阳活动的强度
C.减弱太阳辐射的强度 D.增强太阳辐射的强度
27-28 C C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是(  )
A.沟壑纵横
B.山地崎岖
C.起伏较小
D.山高谷深
30.渭源县城(  )
A.位于宽阔的山谷之中,起伏平缓
B.处于背阴坡,夏季温度不高
C.位于河流的出山口,海拔超过2 100米
D.位于向阳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9.C 30.D
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海拔较高,但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相对高度较小,地表起伏不大,C正确。由经纬度可知,这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区,没有沟壑纵横的地表特征,A错误。从等高线的高差看,相对平缓,B、D错误。故选C。第14题,由图可知,县城所在地海拔介于2 100~2 200米,县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根据地势判断,所在位置不是山谷,A错误。县城位于向阳坡,白天光照强,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正确,B错误。西南高,东北低,在县城位置并没有形成河流,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18分)(2021·六安高三模拟)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6分)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2分)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4分)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坝顶海拔为500 m,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4分)
31.答案:(1)地形、地势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2)800~1 200 m之间。
(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
或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解析:(1)地形、地势特征包括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地势高低与起伏状况;有无特殊地貌。根据等高线分布可判断出,河流形成于山谷地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低向高凸的地方为山谷,河流的流向与山谷走向一致,在地形图上表现为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再结合图中左上方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的流向。(2)甲聚落海拔在300~500 m之间,朝阳峰的高度在1 300~1 500 m之间,可计算出二者的相对高度介于800~1 200 m之间。(3)根据图示,丁村和山峰之间有山脊(体)阻挡视线。(4)水库坝址位置选择在口袋形洼地的峡谷处,同时要考虑被淹土地、城市等。图中A、B均位于峡谷部位,但移民、工程量、淹没范围、需水量都有差异,结合图示分析即可。
(14分)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乙在甲的__西北__方向,丙在乙的__正东__方向。(每空1分)
(2)甲地位于__东__(东、西)半球,__低__(高、低、中)纬度,__热带__(热量带)。(每空1分)
(3)请写出丁点的地理坐标__23°26′N,150°E__;甲的昼长为__12__小时。(每空1分)
(4)结合图示信息,请说出此时北京时间为__6__月__22__日__8__点。(每空1分)
(5)如果从甲沿图中的弧线飞行到乙地,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4分)
答案] (5)是最短航线。甲乙都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因此距离最短。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甲位于(0°,90°E),乙位于(45°N,65°E),因此乙位于甲的西北方。丙位于(45°N,150°E),因此丙在乙的正东方。第(2)题,甲(0°,90°E)位于20°W向东至160°E的东半球,属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第(3)题,丁位于北回归线与150°E相交处。甲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此时日出,可计算出当日昼长12小时。第(4)题,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因此为夏至日,根据甲地(0°,90°E)为6时,可以求出北京时间为6月22日8时。第(5)题,图中甲乙位于晨线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因此是最短航线。
下图为甲、乙两国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描述乙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3)与乙国相比,说明甲国的气温年较差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甲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地处北中温带;亚欧大陆腹地;地跨亚欧两大洲。(任答2点)
(2)东南高西北低;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海洋。
(3)甲国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原因: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或地处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 ,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
【解析】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考查地势特征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从半球位置分析,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从经纬度位置分析,地处北中温带;从相互位置分析,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跨亚欧两州。
(2)因河流从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所以依据河流的流向可判断该国的地势特征。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乙国是法国。 图中大多数河流自东或东南流向西或西北方向,所以该国的地势东高西低或东南高西北低。
(3)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国是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所以气温年较差甲国大于乙国。
【点睛】甲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多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国。
高二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1D 2 A [解析] 第1题,甲地地理坐标为(20°S,40°W),而乙地地理坐标为(60°N,120°E)。第2题,a线段所在区域比例尺较大,而b线段所在区域比例尺较小。
3.D 4.B第3题,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说明界线为0时经线和180°经线,结合晨昏线的位置可推测出,右侧日期界线为0时经线,虚线为昏线,其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甲位于以东45°,因此为21:00。第4题,图中180°经线为左侧的阴影与非阴影分界,此时时间为8日的15:00,北京时间比其晚4个小时,因此为8日11时。
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风力大小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风力大小的判断。
【解答】
根据风频图判断,该地主要以西南风和西风为主,丙地位于峡谷之间,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最大。C正确,ABD错误。
6.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解答】
当地地处高原,海拔高,冬季气温较低,全年风力强劲,风向以西南风和西风为主,从避风和采光保暖角度,民居最佳朝向为东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
7.A 8.C[解析] 第7题,台湾海峡位于(23°26′N,120°E)附近,ZG海峡在(46°N,142°E)附近,根据两海峡的经纬度位置,可推断该海峡位于台湾海峡的东北方向。第8题,ZG海峡的最窄处大致在一条经线上,图中两条纬线相差2°,距离约为2×111 km,从图中观察ZG海峡宽度大致为222 km的1/4,43 km最为接近。
9.A
10.B
11.C
9.
图中表示的是南极地区经纬网图,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在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故选A。
10.
地球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由这两点和地心三点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圆)组成的劣弧长,在C点D点之间大圆弧向南凸出,从C点到D点的飞行方向是先东南再东北。故选B。
11.
读图可知,C地位于180°经线上,其对应的大洋为太平洋;南半球太平洋东侧依次为南美洲、大西洋。故选C。
12.B
【详解】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故B正确,黄道平面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目前的交角为23°26',即黄赤交角,AD错误。地平面指大地的水平面,天文学上指与地球半径成直角的平面,C错误。故选B。
【答案】13.C 14.B
【解析】13.甲地(23°26'N,45°W)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坐标为(23°26'S,135°E)。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纬度数值相同、位于同一半球,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故与乙地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23°26'S,45°W)。左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是北半球俯视图,右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是南半球俯视图,③位于23°26'S,④位于南极圈,故③是与乙地关于地轴对称的点。C正确。故选C。
14.左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是北半球俯视图,右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是南半球俯视图。①点位于北半球,A错误。②点经度为135°W,③点经度为45°W,④位于南极圈,故②点位于西半球,③点位于西半球,④点位于高纬度,B正确,CD错误。故选B。
【点睛】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
【答案】15 D 16.C 17.C
【解析】15.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向东增大,西经的度数向东减小。因此D点的经度是170°W。图中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说明位于北半球,D点纬度是70°N。故D正确,A、B、C错误。
16.读左图可知,B点坐标是(50°S,100°E)。由上一小题可知D点的坐标是(70°N,170°W)。两点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在东西方向判定时取二者之和,若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西,若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因此D点位于B点的东边;从纬度看,D点位于B点的北面,故D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
1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经线,20°W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160°E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五带的划分是以回归线和极圈为分界线的.23.5°S-23.5°N是热带,23.5°N-66.5°N是北温带,66.5°N-90°N是北寒带,23.5°S-66.5° S是南温带,66.5°S-90°S是南寒带。 因此该点地理坐标是(66.5°N、20°W)。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掌握经度、纬度划分方法,了解经度、纬度的数值变化特征。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两点间的东西方向选劣弧一侧,即经度差小于180°的一侧。
【答案】18.D
【解析】18.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19.C 20.C 21.D
【解析】19.读图可知,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且①的经度为西经度,A错;②位于30°N~60°N之间,B错;③的经纬度为30°N,120°E,C正确;④的经度为东经度,D错。故选C。
20.读图可知,④位于南半球,①位于热带,①的纬度最低,③位于东半球,C正确,ABD错,故选C。
21.汉堡与①城市经度不同,且时区不同,存在时差,A错;汉堡在③城市的西北方向(方向的判定见点睛),B错;汉堡位于北半球,开会的时间为2017年7月7日至8日,此时汉堡正值夏季,会议期间昼长夜短,C错,D正确,故选D。
【点睛】
通过经纬度判断两地的相对方向:先判断南北方向(纬度越靠近北极,南北方向越靠近北方;纬度越靠近南极,其南北方向越靠近南方);后判断东西方向(①若两地均为东经,则度数大的在东方;②若两地均为西经,则度数小的在东方;③若一地为东经,一地为西经,则将两地经度数值相加:若度数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数所在地在东方,西经度数所在地在西方;若度数之和大于180°,则东经度数所在地在西方,西经度数所在地在东方)。
答案】22.B
【解析】22.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产量重心由1980年到2010年明显向东北移动,说明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的产量明显增加,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3.C
24.D
【分析】
23.
根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月球与太阳距离和日地距离相差不大,A错误;宇宙环境与地球类似,安全稳定,B错误;月球质量小,没有大气层,C正确;月球有自转,所以有昼夜更替现象,D错误。故选C。
24.
月球是绕地球运行的一个卫星,A错误;月球的自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B错误;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发光”是因为反射了太阳的光,C错误;根据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农历上半月月相亮面凸向西方,D正确。故选D。
25.B 26.D
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堰塞体是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图中显示,堰塞体的南部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最可能出现滑坡,故选B。第8题,堰塞湖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图示中的⑤处于堰塞湖下游,可能会被淹没;该堰塞湖堵塞河道,河水下泄不畅,堰塞湖及河道水位上涨,会对图示等高线850米以下区域构成水害威胁,④位于此范围,可能被淹没。故选D。
27-28 C C
29.C 30.D
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海拔较高,但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相对高度较小,地表起伏不大,C正确。由经纬度可知,这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区,没有沟壑纵横的地表特征,A错误。从等高线的高差看,相对平缓,B、D错误。故选C。第14题,由图可知,县城所在地海拔介于2 100~2 200米,县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根据地势判断,所在位置不是山谷,A错误。县城位于向阳坡,白天光照强,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正确,B错误。西南高,东北低,在县城位置并没有形成河流,C错误。故选D。
31.答案:(1)地形、地势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2)800~1 200 m之间。
(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
或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解析:(1)地形、地势特征包括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地势高低与起伏状况;有无特殊地貌。根据等高线分布可判断出,河流形成于山谷地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低向高凸的地方为山谷,河流的流向与山谷走向一致,在地形图上表现为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再结合图中左上方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的流向。(2)甲聚落海拔在300~500 m之间,朝阳峰的高度在1 300~1 500 m之间,可计算出二者的相对高度介于800~1 200 m之间。(3)根据图示,丁村和山峰之间有山脊(体)阻挡视线。(4)水库坝址位置选择在口袋形洼地的峡谷处,同时要考虑被淹土地、城市等。图中A、B均位于峡谷部位,但移民、工程量、淹没范围、需水量都有差异,结合图示分析即可。
7.(14分)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乙在甲的__西北__方向,丙在乙的__正东__方向。(每空1分)
(2)甲地位于__东__(东、西)半球,__低__(高、低、中)纬度,__热带__(热量带)。(每空1分)
(3)请写出丁点的地理坐标__23°26′N,150°E__;甲的昼长为__12__小时。(每空1分)
(4)结合图示信息,请说出此时北京时间为__6__月__22__日__8__点。(每空1分)
(5)如果从甲沿图中的弧线飞行到乙地,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4分)
答案] (5)是最短航线。甲乙都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因此距离最短。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甲位于(0°,90°E),乙位于(45°N,65°E),因此乙位于甲的西北方。丙位于(45°N,150°E),因此丙在乙的正东方。第(2)题,甲(0°,90°E)位于20°W向东至160°E的东半球,属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第(3)题,丁位于北回归线与150°E相交处。甲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此时日出,可计算出当日昼长12小时。第(4)题,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因此为夏至日,根据甲地(0°,90°E)为6时,可以求出北京时间为6月22日8时。第(5)题,图中甲乙位于晨线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因此是最短航线。
【答案】(1)甲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地处北中温带;亚欧大陆腹地;地跨亚欧两大洲。(任答2点)
(2)东南高西北低;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海洋。
(3)甲国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原因: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或地处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 ,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
【解析】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考查地势特征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从半球位置分析,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从经纬度位置分析,地处北中温带;从相互位置分析,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跨亚欧两州。
(2)因河流从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所以依据河流的流向可判断该国的地势特征。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乙国是法国。 图中大多数河流自东或东南流向西或西北方向,所以该国的地势东高西低或东南高西北低。
(3)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国是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所以气温年较差甲国大于乙国。
【点睛】甲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多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