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一高2020—2021下学期高一(1)(2)班生物月考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下列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二者共用同一套密码子 B.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二者的直接能源物质都是ATP D.二者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相同
2.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用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下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RNA复制酶也可用于宿主细胞的RNA的合成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变异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
C.(+)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的嘌呤碱基数相等,都占各自碱基总数的一半
D.在其宿主细胞内,以RNA为模板直接指导合成DNA、RNA和蛋白质
3.蛋白质合成时,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氨基酸首先与ATP结合,然后再与tRNA结合形成氨酰tRNA。该类酶有高度的专一性,不同的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结合是不同的酶来催化完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氨酰tRNA合成酶为遗传信息准确地由mRNA传递到蛋白质提供了保证
B.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决定了一种氨基酸只能与一种tRNA结合
C.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tRNA分子间肽键的形成
D.氨酰tRNA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
4.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 RNA 上核甘酸的排列顺序 ②基因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
④转运 RNA 上一端的 3 个碱基
⑤信使 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
⑥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A.⑤①③ B.⑥②⑤ C.⑤①② D.⑥③④
5.RNA包括tRNA、mRNA和rRNA三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RNA上的遗传密码子都有相应的氨基酸与之对应
B.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作1个密码子
C.核糖体和mRNA的结合部位只形成1个tRNA 的结合位点
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
6.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关闭一些正常表达的基因,启动一些与逆境相适应的基因,形成新的蛋白质,抵御逆境胁迫,这些蛋白质统称为胁迫蛋白。下列不属于胁迫蛋白的是( )
A.低温胁迫下的植物合成抗冻蛋白,抑制冰晶形成
B.高温诱导下的植物合成热激蛋白,提高抗热性
C.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合成通道蛋白,提高物质运输效率
D.植物感染病害后会合成抗病蛋白,以抵御病原体的伤害
7.某种细菌中色氨酸的合成需要5种酶的基因参与,这5种酶的基因在DNA上的排列和基因的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当环境中缺乏色氨酸时,该种细菌就会合成这5种酶,将前体物质逐步转化为色氨酸;当细菌中的色氨酸达到一定浓度时,控制色氨酸合成的5个基因的转录就会关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该细菌中色氨酸合成过程体现生物性状与基因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基因E、D、C、B、A都存在终止子使转录准确停止
C.该细菌中控制色氨酸合成的5个基因协同表达可能与其进化有关
D.上述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8.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关于该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B.②过程中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某段DNA上发生了碱基的改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9.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 )
A.b、c B.a、b、c C.a、b、c、d D.a、b、c、d、e
10.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过程中,基因的两条链都可能作为模板链
B.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没有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能
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mRNA分子上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
D.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组成
11.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为乙肝炎病毒(HBV),麻风杆菌和 HBV 的遗传物质都是双链 DNA 分子,并且均是胞内寄生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BV 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HBV 和麻风杆菌在合成蛋白质时都需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C.HBV 的 DNA 分子中具有多个 RNA 聚合酶识别结合位点,可以合成多种RNA
D.HBV 在增殖过程中需宿主细胞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12.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具有这种突变类型的昆虫因不能飞行,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事实说明( )
A.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利弊与环境有很大关系 D.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13.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中N元素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mG),mG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细胞中某核DNA分子的一条链中一个G(在X位点)在EMS作用下转化成mG,经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一定数量的子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减数分裂,会有一个子细胞出现A—T的X位点
B.若进行减数分裂,有一半的子细胞会出现变异的X位点
C.若进行2次有丝分裂,会产生三种不同X位点的子细胞
D.若进行3次有丝分裂,有3/4的子细胞其X位点仍为G—C
1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AYa基因型的个体在形成配子时,A基因、a基因与X染色体、Y染色体重组
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所以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期分裂前期
15.自由组合定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
A.不同类型的卵细胞与不同类型精子的结合过程中
B.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的过程中
C.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中
D.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后期Ⅱ着丝粒断裂,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的过程中
375158042291016.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基因数量改变
17.把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六个染色组)的一部分体细胞和它的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
A.六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三倍体
C.二倍体、单倍体 D.六倍体、单倍体
18.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
C.无子番茄的培育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D.特纳氏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非整倍体变异
19.我国著名科学家覃重军及团队,把单倍体酿酒酵母细胞内16条染色体串联成一条染色体,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简约生命——仅含单条染色体的酵母真核细胞。下列有关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 )
A.串联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直线排列
B.萨顿用类比推理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串联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生物没有发生变异
D.现代分子生物学常用荧光标记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0.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Cc,下图为该动物一个核DNA分子中的三个基因A、B、C的分布情况,图中①、②为基因间无遗传效应的片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对基因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
B.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可能导致基因B、C的位置发生互换
C.仅考虑上述基因,该动物可产生数量相等的8种配子
D.基因A的碱基序列改变可能影响基因B、C的表达
21.科学工作者将基因型为Dd的二倍体高茎豌豆的萌发种子,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诱导,使其发育成基因型为DDdd的植株,发现该植株茎秆粗壮、所结种子比二倍体的种子大、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Ddd植株是四倍体,属于纯合子;DDdd豌豆和Dd豌豆是同一个物种
B.秋水仙素诱导该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秋水仙素抑制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的形成
C.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DD∶Dd∶dd=1∶2∶1
D.四倍体DDdd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
22.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细胞①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细胞②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C.与细胞③同时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abb,有2个染色体组
D.细胞④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23.果蝇一条X染色体正常的片段排列顺序为abc?defgh,中间黑点代表着丝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异常染色体结构为abc?dfgh,则该变异可能是基因中的碱基对缺失引起的
B.若异常染色体结构为abc?deffgh,则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属于该变异类型
C.若异常染色体结构为abd?cfgh,则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倒位
D.若异常染色体结构为abc?defpq,则变异是由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造成的
24.水稻(2N)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50%,正常二倍体占50%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5%,正常二倍体占95%
A.该变异类型没有形成新基因,不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B.将水稻(2N)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不是水稻单体植株
C.由表中数据可知,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雌配子有较高的致死率
D.若缺失两条6号染色体会致死,则6号单体自交,子代中单体约占2/3
25.洋葱(二倍体)是高中生物经典实验材料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检测洋葱白色鳞片叶中的还原糖,所用的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
B.提取和分离洋葱绿叶中的色素,应使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
C.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D.剪取低温诱导后的洋葱根尖制片,显微镜观察,分生区可能有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16分,每空2分)人体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由肾皮质、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和肝脏分泌的一种激素样物质,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服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使患肾病贫血的病人增加血流比溶度(即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EPO 兴奋剂正是根据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原理人工合成,它能促进肌肉中氧气生成,从而使肌肉更有劲、工作时间更长。当机体缺氧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非编码蛋白质序列)结合,使 EPO 基因表达加快,促进 EPO 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HIF 基因的本质是_______,其独特的_______可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2)请用中心法则表示出肾皮质、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_______。
(3)过程①必需的酶是_______,过程②中,除 mRNA外,还需要的 RNA有_______。
(4)HIF 在_______(填“转录”或“翻译”)水平调控 EPO基因的表达,促进 EPO 的合成,此外,细胞还可以通过 来加快EPO合成的速度。
(5)癌细胞因迅速增殖往往会造成肿瘤附近局部供氧不足,但可通过提高 HIF 蛋白的表达,刺激机体产生红细胞,为肿瘤提供更多氧气和养分。根据上述机制,请简述一种治疗癌症的措施 。
27.(10分,每空2分)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二倍体植株有甲乙两个品种,存在表观遗传现象。品种类型与核基因L的表达有关:品种甲的L基因正常表达,品种乙的L基因被甲基化而不表达。将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F1均为品种甲。F1自交产生的F2大部分为品种甲,少部分为品种乙。(不考虑突变)
①F1植株的体细胞中L基因___________(全部/部分)表达,故F1表现为品种甲。
②F2中少部分植株的体细胞含有___________个L基因,L基因___________,故表现为品种乙。
(2)科研人员对大鼠进行研究发现:R型母鼠抚养幼崽表现出关爱(如舔舐),可刺激幼崽体内DNA甲基化酶的合成,幼崽遇到刺激时表现冷静;N型母鼠抚养幼崽时不表现出关爱,幼鼠遇到刺激时表现为焦躁。为验证“大鼠幼崽的性格是由抚养时母鼠关爱而非遗传因素决定的”,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A、B两组)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 。
28.(10分,每空2分)某二倍体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一株红花植株与一株白花植株杂交后,F1均为红花。经研究发现F1中某植株W比正常植株多1条来自红花植株的染色体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W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______________变异。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2)设计杂交实验证明A、a基因是否位于染色体m上。
杂交方式: 。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A、a基因位于染色体m上;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A、a基因不位于染色体m上。
29.(14分,每空2分)血红蛋白由2条false链和2条β链组成,编码false链和β链的基因分别为false珠蛋白基因和β珠蛋白基因。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中6号氨基酸由谷氨酸(密码子为GAA、GAG)替换为缬氨酸(密码子为GUU、GUC、CUA、GUG)导致的,其隐性纯合子(HbSHbS)常于儿童期死亡,杂合子(HbAHbS)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β珠蛋白。
调查发现,在疟疾高发地区,与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
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发生了碱基的_____________,直接导致对应的mRNA中出现___________(用“→”表示)的碱基变化,这种改变也可能发生在基因的其他部位,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在疟疾高发地区,___________基因型个体比例可能较高,根据题中信息可推知,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____________,且基因与性状也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3)图1是镰状细胞贫血某家系的系谱图,对该家系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HbA基因或HbS基因的相关DNA片段用一定方法分离形成条带,HbA基因显示一个条带,HbS基因显示为另一个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2所示(假设个体均不发生变异)。
据图分析,条带1的DNA片段含有___________基因,8号个体与9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B
6.C 7.B 8.D 9.B 10.D
11.C 12.C 13.C 14.D 15.C
16.B 17.D 18.C 19.D 20.C
21.D 22.D 23.B 24.B 25.B
26.(16分,每空2分)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双螺旋结构 RNA聚合酶
rRNA、tRNA 转录 增加核糖体数量,提高翻译速率
可以通过抑制HIF蛋白基因的表达来达到治疗癌症目的
27.(10分,每空2分)部分 2 全部(被甲基化而)不表达 将R型母鼠幼崽交由N型母鼠抚养标记为A组,N型母鼠幼崽交由R型母鼠抚养标记为B组,一段时间后给予两组幼崽相同强度刺激,检测、比较两组幼崽表现 A组幼崽表现为焦躁,B组幼崽表现为冷静。
(或:将来自同一窝的、遗传背景相同的刚出生的第三方大鼠幼崽分别交由N型母鼠抚养标记为A组,以及交由R型母鼠抚养标记为B组
28.(10分,每空2分)染色体(数目) 亲本红花植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让植株W与白花植株杂交(或者让植株W自交) 红花:白花=5:1(或者红花:白花=35:1) 红花:白花=1:1(或者红花:白花=3:1)
29.(14分,每空2分)替换 A→U 随机性 HbAHbS 生存环境 HbS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