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一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一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02 08: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浮梁一高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学部5月份月考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基因型为Aa的动物,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A和A,a和a、A和a的分离,分别发生在哪个过程中(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④④② B.③③② C.②②④ D.②③④
2.a基因控制狗的毛皮表现为有色,其等位基因A存在时会因无法合成色素使狗的毛色表现为白色。B和b基因分别控制黑色和棕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两只白色狗交配,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2:3:1 B.9:6:1 C.13:3 D.9:3:4
3.血友病是一种隐性伴性遗传病,患者的凝血功能丧失。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一位未婚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正常。她与正常人婚后生育的男孩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 )
A.0 B.1/4 C.1/2 D.1
4.下面四个遗传系谱图中,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是(□○正常男女,□×?患病男女) ( )
A. B. C. D.
5.艾弗里等科学家为探究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以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为其部分实验过程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活性成分的分离提纯技术,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B.设置丙组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证明DNA的降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C.仅由乙组的“结果2”,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该实验的结果进行对照,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下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该病为白化病,4号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若该病为红绿色盲,9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于2号
C.若该病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1号和6号个体应患病
D.若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2号和7号个体应患病
7.纯种的甜玉米和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却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原因是( )
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显性的相对性 D.环境引起的变异
8.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9.下列生物所含成分与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最接近的是( )
A.大肠杆菌     B.T2噬菌体  C.酵母菌    D.烟草花叶病毒
10.一般情况下,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定相同的是( )
A.氢键数目 B.碱基数目 C.遗传信息 D.元素种类
11.下图为一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1、2、3、4代表染色体,false、a'、false、b'代表染色单体。如果没有突变,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则(  )
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B.如果a上有E基因,a'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E或e
C.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D.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此细胞分裂完成将得到四种子细胞
12.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再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15∶15∶2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3.下图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流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分离提纯DNA和蛋白质,单独研究它们的作用
B.用false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false噬菌体只含有蛋白质和DNA
C.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甲、乙两组试管中的a、c放射性都偏高
D.通过比较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的高低,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4.某家系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Ⅲ代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I代2号
B.上图中只有3个人的基因型是能够确定的
C.Ⅲ代3号的基因型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1/12
D.无法判断控制两种的病的基因能否自由组合
15.如图表小果蝇的几个基因在某条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的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B.图中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是等位基因
C.朱红眼基因在体细胞中可能存在4个
D.生殖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
16.下图为某动物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和相关坐标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坐标曲线图中,若实线表示甲→丙→子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则虚线可表示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EXE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D.由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7.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18.果蝇的暗红眼和白眼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基因A、B具有累加效应,位于2号染色体上,双杂合的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基因和B基因互称为等位基因
B.双杂合暗红眼果蝇自交性状分离比为9:3:3:1
C.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图中两果蝇杂交结果为暗红眼:白眼=1:1
1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20.人类的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基因IA和IB分别决定A型血和B型血,二者为共显性,同时存在时为AB型血;基因IA、IB均对基因i为显性,基因型为ii时为O型血。由于发生突变,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同时存在IA和IB基因,个体血型为AB型,这样的AB型称为cisAB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AB型血个体的父母都不可能是O型血
B.正常情况下,B型血个体的父亲的血型可能是4种血型中的任一种
C.双亲血型为cisAB型和O型时,后代可能出现O型血
D.双亲血型为cisAB型和B型时,后代不可能出现正常的AB型血
21.一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则可能是由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3∶1,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2∶1,则可能是由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 =4∶4∶1,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
22.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人类秃顶即为从性遗传,各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b+
b+b
bb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秃顶性状在男性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女性
B.若父母均为非秃顶,则女儿为秃顶的概率为0
C.若父母均为秃顶则子女应全部表现为秃顶
D.若父母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则生出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4
23.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中转化形成的S型菌都可以将性状遗传给后代
B.两个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C.两个实验中均只有少部分R型菌被转化成了S型菌
D.两个实验均把转化因子和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24.下列关于萨顿和摩尔根的遗传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B.类比推理的结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C.摩尔根的研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的演绎是指进行实验以验证假说
D.摩尔根测定了果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5.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模式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甲细胞可产生AB、Ab、aB和ab4种配子
C.乙细胞不可能由甲细胞产生
D.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二、填空题
26.(每空2分,共12分)下面是某动物(2n=4)部分细胞分裂的示意图,A-E分别代表不同分裂过程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C细胞中核DNA分子与染色体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
(3)E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个四分体。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___。
(5)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
27.(每空2分,共8分)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大肠杆菌中P元素为31p,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本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是指标记了噬菌体的__________ 。
(2)在图示实验过程中,离心前需要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 。若在离心后上清液出现了较强的放射性,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离心前,保温时间太长,导致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8.(每空2分,共10分)分析下列关于番茄的性状遗传情况并回答问题.
若某二倍体番茄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番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番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番茄植株若干株。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_____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M与N杂交后,F1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占_____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所示, M与N杂交,F1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9.(每空2分,共20分)因为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灰身红眼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合计
灰身红眼
黑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白眼
F1雌果蝇
156
120
36
0
0
F1雄果蝇
160
58
22
61
19
请回答
(1)控制灰身和黑身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的父本和母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长翅(D)对残翅(d)显性,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案来确定它的基因型。
①实验方案:让该只残翅雄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_____________(表现型)雌果蝇交配,孵化的幼虫在_____________(温度)环境中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dd;
b.若后代均表现为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c.若后代有的表现为长翅,有的表现为残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学部5月份月考生物试卷
答案
1—5AADBD 6—10BBCBD 11—15CBBBC
16—20DCDDD 21—25CCDCB
26、(每空2分,共12分)次级精母细胞 2:1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2 A、C A、B、C、E
(每空2分,共8分)DNA 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 (部分)子代噬菌体已经从大肠杆菌中释放了出来 (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28、(每空2分,共10分)12 4 1/4 0 1:1:1:1
29、(每空2分,共20分)常 X F1雌果蝇表现为红眼,而雄果蝇红眼∶白眼=1∶1,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AaXBY AaXBXb 残翅 正常的培养温度(或25℃) 后代均表现为残翅 DD D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