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波的衍射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0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2)、知道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3)通过观察水波的衍射现象,认识衍射现象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观察演示实验,培养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勇于表达的习惯和用科学语言严谨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点】 1.波的衍射现象。?2.波能够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学习难点】 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的理解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 【导学笔记】
预习导学(15分钟)课前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p37-p38,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 叫波的衍射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 正确理解、应用明显衍射条件时尤其注意: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产生衍射现象。2、衍射现象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3、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使衍射现象明显表现的条件。?4、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 自己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透。
展示导思(15分钟)课中合作探究观察教材p37图总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1、在不改变波源的条件下,将障碍物的孔由较大逐渐变小.可以观察到波水波的传播情况?2、引导学生思考障碍物的大小变化也会引起上述现象吗?
3、在不改变障碍物大小的条件下,使水波的波长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请思考是否也出现上述现象.发生明显波的衍射的条件:
例1、 以下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很明显C.当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很明显D.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例2 如图10.4-4所示,S是振源,MN是带孔的挡板,其中M固定,N可以上下移动,为了使原来不振动的A点振动起来,可采用的办法是( )A.增大S的振动频率 B.减小S的振动频率C.N上移 D.N下移检测导练(15分钟)课堂自主检测1.插在水中的木棒对水波的传播没有影响,这体现了水波的____________现象,且木棒越细,这种现象越____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2.光波的波长数值级为10-15m,比一般障碍物或孔的尺寸____________得多,所以通常情况下看不到光波的____________现象,因此我们常说光是沿____________传播的。3.以下关于波的衍射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很明显C.当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很明显D.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4.关于波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些波在一定条件下才有衍射现象B.某些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衍射现象C.一切波在一定条件下都有衍射现象D.一切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衍射现象6.对于波长为100m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此波比波长为20的声波传播得更快B.不能被听见C.当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很明显D.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8.波长为60m和20m两列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为60m的声波比波长为20m的声波传播速度慢B.波长为60m的声波比波长为20m的声波频率低C.波长为60m的声波比波长为20m的声波的衍射现象更明显D.波长为60m的声波比波长为20m的声波的衍射现象更不明显9.一列水波穿过小孔产生衍射现象,衍射的水波与原来的水波相比 ( )A.波长变短了 B.频率变高了C.波速相等 D.质点的振幅变小了10.波长为0.01m的声波经过某一小孔时,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则小孔直径应为( )A.0.01mm左右 B.0.01cm左右C.0.01m左右 D.10m左右11.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的频率为5Hz,水波在水波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m/s,为观察到显著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应为 ( )A.10cm B.5mC.大于1cm D.小于1cm姊妹题 如图10.4-5所示是不同频率的水波通过相同的小孔所能到达区域的示意图, 情况中水波的频率最大; 情况中水波的频率最小.课后自主巩固教材P38问题与练习2课后自主反思 学生代表发言小组交流与讨论学习小组代表发言反思本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