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 战国七雄
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 商鞅变法
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变
一、战国七雄
——大国形势之变
春秋末期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吴越宋鲁被吞并
大国吞并小国
春秋末期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三家分晋
晋
赵
韩
魏
春秋末期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田氏代齐
姜
田
田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士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诸侯国内部夺权斗争
VS
战国七雄
东南西北到中间
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期主要战争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魏VS赵
魏VS韩
秦VS赵
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
秦VS赵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3年
战国——兼并战争
时期
战役
交战国
双方
兵力
持续
时间
伤亡
人数
目的
春
秋
城濮
之战
晋
楚
8-9万
11万
共约
2万
战国
长平
之战
秦
赵
30-50万
40-50万
20万
45万
争霸
兼并
兵
力
多
时
间
长
伤
亡
重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数据来源:《中国战争史 (一)》《战国史》等
1天
局部统一
春秋诸侯并立
战国七雄
秦统一天下
分裂
天下一统
各国变法
燕昭王
乐毅改革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秦孝公
商鞅变法
齐威王
邹忌改革
魏文侯
李悝变法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楚悼王
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
——各国求强之变
秦孝公
昔我穆公……西霸戎狄,
广地千里……诸侯毕贺……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
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颁布求贤令
别名
约前390-前338
“少好刑名之学”
前356年,开始变法
商鞅
出生地
公孙鞅、卫鞅
卫国
生卒年
简 介
舌战群臣,舆论宣传
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政治:推行县制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方面
变法内容
作用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集权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奴 )。
——《史记·商君列传》
经济:鼓励耕织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方面
变法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帛多的人可免徭役
3.统一度量衡
集权
富国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军事:奖励军功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方面
变法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军事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帛多的人可免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集权
富国
强兵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秦策一》
变法之后
第10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诸侯毕贺
第18年:车裂商君……灭商君之家
第26年:秦收复河西地区
第100年:秦灭周,迁九鼎于咸阳
第135年:六王毕,四海一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商鞅
秦民
秦国
天下
权势富贵,车裂家灭
生活安定,改变命运
国富兵强,虎狼之国
变法秦强,趋向统一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农业水利之变
都江堰市
落差3000多米
岷江上游
玉垒山
左
涝
右
旱
岷江水患
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泄洪
排沙
玉垒山
飞沙堰
宝瓶口
玉垒山
将上游江水一分为二
鱼嘴
外
江
内
江
6成
4成
外
江
资料
4成
6成
飞沙堰
宝瓶口
玉垒山
鱼嘴
外
江
内
江
飞沙堰
回旋流
凤
栖
窝
调节水量、抛沙
玉垒山
资料
离堆
飞沙堰
宝瓶口
玉垒山
鱼嘴
外
江
内
江
泄洪,减少水流量
二次排洪
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华阳国志》
成都平原
一、战国七雄——大国形势之变
二、商鞅变法——各国求强之变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农业水利之变
“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王夫之《读通鉴论》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