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目录
一 西晋的建立
二 西晋的衰落
三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图1
图2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统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统一
(1)263年,魏灭蜀;
1.西晋的统一
(1)263年,魏灭蜀;
(2)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
一、西晋的建立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统一
(1)263年,魏灭蜀;
(2)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
(3)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一、西晋的建立
一、西晋的建立
材料:司马炎对人口增值,颇为重视。女子年十七,
父母不给出嫁,由官吏代择配偶。一家有五个女儿,
得免役……当时户口的确很快发展起来,太康元年,
户有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三国以来,还
是最高得纪录。
——范文澜 简编《中国通史》
统一推动了社会的安定,促进了人口的发展。
一、西晋的建立
统一至灭亡:36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想一想: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统一
2.西晋的统治
材料:晋武帝司马炎鉴于
曹魏政权缺乏宗室诸王强
有力的拱卫,致使皇权陷
入孤立而亡的教训,称帝
伊始就大封宗室,先后册
封27个子弟为王,后来又
陆续增封,总计分封57王,
此处还分封异性公候等500
余国。
——赵毅 赵轶峰主编
《中国古代史》
思考:西晋采取了怎样的统
治措施?
分封制度
材料:受封诸王以郡为国,并被授予自选文武官吏等权力,而且在封国内可以设置军队。……这样,宗室诸王既可以左右朝政,又能割据一方。西晋宗室诸王参预朝政和出镇地方的结果,导致诸王势力膨胀及其相互之间的争斗。
——赵毅 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诸侯王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利呢?
行政权、军事权
2.长此以往,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宗室诸王拥兵自重、势力强大、危及中央集权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统一
2.西晋的统治
问题一:地方威胁中央
材料:西晋时的贵族、富豪还用斗富的方式炫
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
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
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华
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统治阶级奢侈腐化
材料:统治阶级奢侈浪费的,都是人民的脂膏血汗。
司马衷时代,田亩课税,不断增加,对田兵由甚田兵原来是兵士屯田,现在变成一种剥削的制度。人民当兵,兵种田。用官牛,官得八分,兵得二分。
——范文澜主编 《简编中国古代史》
思考:材料中所提及得“官得八分,兵得二分”
反映了怎样得分配制度?会带来怎样得问题呢?
经济分配得严重不均,统治阶级对普通百姓的压
榨会引发百姓心中强烈的不满。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统一
2.西晋的统治
问题二:统治阶级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二、西晋的衰落
八王之乱
社会经济凋敝,西晋
从此衰落;
材料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物价腾贵,洛阳一带粮价飞涨到石米万钱。战乱极大地削弱了西晋政权的集权统治,使其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从而形成“州郡携贰,上下崩离”之势。
——赵毅 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往南方
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大
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敕勒歌》
敕勒川狩猎图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民族:匈奴、鲜卑、
羯、氐、羌;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2.迁徙地区: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内迁民族
迁徙地
羌族和氐族
陕西关中蒙古
匈奴族和羯族
山西
鲜卑族
辽宁、陕西、河套地区
十六国政权
民 族
建立的政权
匈奴
前赵、大夏、北凉
羯族
后赵
鲜卑
前燕、后燕、南燕、
南凉、西秦
氐
前秦、后凉
羌
后秦
汉人
前凉、西凉、北燕
巴氐族
成汉(西南)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2.内迁地区:山西、陕西、河套地区等;
3.内迁影响:
(1)建立政权;(十六国时期)
探究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
鲜卑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
匈奴的铁弗部说自己是
大禹的后代,这说明了
什么呢?
王猛
氐族的贵族深受汉族文明的影响,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等。
材料:他使前秦成为当时中国境内经济
文化恢复发展最迅速、政治较清明、行政
效率最高、最富有生气的政权。前秦的文
物礼仪,甚至连以正统自居的东晋都望尘
莫及。
——蒋福亚:《前秦史》
前秦的统治: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
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经济
社会生活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2.内迁地区:山西、陕西、河套地区等;
3.内迁影响:
(1)建立政权;
(2)促进了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