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两种颜色不同的可见光细光束a、b,垂直于斜边从空气射向玻璃,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B.a光和b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C.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大
D.a光和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玻璃射向空气,若逐渐增大入射角,则b光先发生全反射
2.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其中a、b、c、d各装置的名称依次是下列选项中的( )
A.a单缝、b滤光片、c双缝、d光屏
B.a滤光片、b单缝、c双缝、d光屏
C.a单缝、b双缝、c滤光片、d光屏
D.a滤光片、b双缝、c单缝、d光屏
3. 如图1所示,a、b两束单色光分别从左侧中点处射入后与玻璃砖上表面成false角,两束射向上表面单色光的折射光线强度与false角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玻璃砖的长为4L,宽为2L,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折射率为2
B.a光频率比b光的大
C.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产生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小
D.若false,则b光从开始射入玻璃砖到再次回到入射点时的传播时间为false
4.如图甲所示,利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照射到双缝上,在双缝后面的光屏上能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实验中仅改变某一个实验条件、而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干涉图样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对于这两次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选用的激光器不同,乙图对应的激光的频率较高
B.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不同,乙图对应的L较大
C.双缝的间距不同,乙图对应的间距较大
D.激光器到双缝的距离不同,乙图对应的距离较大
5.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A.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B.减小光源到双缝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为了使光屏上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下滤光片,光屏上将不能出现彩色的干涉条纹
B.若单缝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中心的距离增大
C.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增大
D.若将滤光片由红色换成绿色,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
7.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B.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C.用紫光作为光源,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条纹宽度的2倍
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由他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9.用图所示的装置来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时,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
A.狭缝屏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到达双缝屏时,双缝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源
B.若入射光是白光,则像屏上的条纹是黑白相间的干涉条纹
C.像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入射光波长的1.5倍时,该点处一定是亮条纹
D.双缝干涉中亮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10.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光源必须发出单色光
B.光经过单缝成为单色光
C.光经过双缝成为两束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
D.两束光只在屏上发生干涉
11.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出现的条纹情况是( )
A.中央明条纹最宽
B.各种不同色光的暗条纹间距一样大
C.对于同种色光,光屏离双缝距离越远明条纹的间距越小
D.在相同装置中红光的明条纹间距比紫光的明条纹间距大
12.某次实验中,测得第一级明条纹和第三级明条纹相距4.0×10-2m,若双缝片间距为0.1 mm,缝到屏的距离为false,则光波的波长为( )
A.8.0×10-8 m B.5.0×10-7 m C.1.5×10-8 m D.1.0×10-7m
13.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
A.光具有波动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14.利用图中所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将滤光片由蓝色换成红色,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二、解答题
1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双缝之间的距离是false,用的是绿色滤光片,从目镜中可以看到绿色干涉条纹。
(1)如果把毛玻璃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如何变化?
(2)把绿色滤色片换成红色,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增大了。这说明哪种色光的波长较长?
(3)如果改用间距为false的双缝,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会有什么变化?
16.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false为单色光源,false为一平面镜。false发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false发出的光还通过平面镜反射在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false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一样的相干光源。设光源false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false和false,光的波长为false。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false的表达式。
17.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两缝间的间距为false,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时,在离双缝false远的屏上,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的宽度:先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实验,测得的这种光的波长是多少?
18.用波长为0.51μm的绿光经双缝干涉装置在屏上得到干涉条纹,测得两条亮条纹间距为0.5mm。将该装置放到水中并改用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测得干涉条纹中两相邻亮条纹间距仍为0.5mm。若水对红光的折射率为false,求红光的频率ν。(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A 6.D 7.A 8.C 9.A 10.C 11.D 12.B 13.C 14.B
15.(1)变大;(2)红光;(3)变小
16.false
17.6.725×10-7m
18.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