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希望有一枝神笔
总第_______页
课题 18 我希望有一枝神笔 课型 读讲 授课时间 ___月___日(星期____)
第 课时(共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纯真的爱心。 3.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4.选择喜欢的一小节背诵。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纯真的爱心
教学难点 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
主要教法 讲授法 教具 实物投影 生字卡片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法
板书设计 18 我希望有一枝神笔朋友西西 一双好腿 邻居飞飞 一架飞机 房前小鸟 温暖的家 窗前小树 小太阳、白云
教学后记
第 1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约)34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6 分钟
教学要求 学会9个生字,认读一个字。检查课前阅读。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理念 创设学习氛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孩子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独特的方法进行生字新词的学习,注重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差异发展,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一、课前阅读。 布置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给出自学提纲: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马良用神笔都给谁画?3.马良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课前按自学提纲阅读选读课文。
二、激发兴趣,问题导入。(3分) 引导:我们阅读了《神笔马良》的故事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马良用神笔都为谁作画?你觉得马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引导:马良用神笔为穷人们做了很多好事,有一位小朋友也希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那么,他想用这枝神笔画些什么呢?我们快来读读18课。 学生回答:马良用神笔为穷人作画。马良对穷人有爱心,憎恨坏人,爱憎分明。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5分) 提示:自由读课文。引导: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新词,用笔画出来。出示词语。 孩子们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孩子们边读课文边自学生字、新词。学生认读词语:山脊 寻觅 诗稿 撕破批评 委屈 蜷缩 鞭击
提示: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明白?出示生字:你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吗?你会给它们组词吗?提示:哪个字容易写错?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师指导书写难字:脊 同桌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汇报展示朗读。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找出难写的字,提示易错的地方。练习书写难写字。学生互读诗歌,达到正确、流利。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四、书写生字。(10分) 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正确、美观地写出本课的生字。 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2分) 提示:你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 孩子自己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第 2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约)33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7 分钟
教学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纯真的爱心。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
教学理念 创设学习的自主空间,允许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孩子丰富的想像,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一、激发兴趣。(1分) 师:读了《神笔马良》我们都知道了,马良用自己的神笔为穷人们做了许多好事,18课中的“我”也希望有一枝神笔 ,那么“我”要用神笔画些什么呢? 孩子们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朗读诗歌,体会诗意。(18分)三、读写结合,培养创新。(10分)四、作业。(1分) 自读诗歌,出示自学提示:“我”希望有了神笔要给谁画?各要画什么?愿望是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我”希望有了神笔要给谁画?各要画什么?老师适时板书:朋友西西 一双好腿 邻居飞飞 一架飞机 房前小鸟 温暖的家 窗前小树 小太阳、白云提示:小作者为什么要为他们画这些画呢?他的愿望是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认真地读一遍,练习读出语气来。 汇报交流:谁来有语气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说一说“我”的愿望是什么?提示:你觉得小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我们再来把全诗朗读一遍,边读边观察4个小节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这么好的诗歌,我们要是能够背诵就更好了。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下来。引导:本诗的作者多有爱心,想像多么丰富啊!你也想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吗?请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写一小节诗。提示:你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边读边找边画出有关内容。 学生汇报交流前两个问题。选择喜欢的小节练习读出语气。体会“我”的爱心,有感情朗读。讨论交流,体会作者美好的心灵,纯真的爱心。接力形式朗读全诗,再汇报4个小节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自己练习或小组合作写一段话或一小节诗,然后读给大家听。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并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