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两步计算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两步计算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2 07: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两步计算的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学会独立的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步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二)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两步计算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谈话过渡,导入新课
1.师:上两次课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来研究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
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出示教材第63页例题图。
师:同学们,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条件和问题,你会整理吗?(学生整理条件和问题)
条件:车上原有34人
下车15人
上车18人
问题:离站时车上还有多少人?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先独立想一想,再列式作答。
预设:
生1:34+18=52(人)
52-15=37(人)
生2:34-15=19(人)
19+18=37(人)
生3:18-15=3(人)
34+3=37(人)
生4:34+18-15=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教师让每位回答的学生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并指出综合算式其实是两个算式的合并,给予肯定。)
检验计算结果
师:大家算的结果都是37人,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呢?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可以倒过来推算,用最后的结果减去上车的人数再加下车的人数是不是等于原来的人数。
尝试用其他方法检验:例如在检验加法的时候,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在检验减法时,差加减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对于不同的检验方法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鼓励检验方法的多样化)
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指出:解决刚才的问题,需要加减两步才能解决问题。首先,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次,找出条件和问题的联系,考虑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式解答求出结果,并检验写出答句。最后还要回顾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巩固
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先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要求“小华现在有多少张画片?”这个问题,应该求出小华在原有画片的基础上又买了多少张,送给小芳多少张,最后剩下多少张。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方法一;37+13=50(张)
50-15=35(张)
方法二;37+13-15=35(张)......
(鼓励算法多样性)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2题。
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
预设:42-25=17(人)
17+37=54(人)
42+37=79(人)
79-25=54(人)
答:现在游泳池里有54人。
“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
预设:45+54=99(袋)
99-88=11(袋)
45+54-88=11(袋)
答:还剩11袋。
“想想做做”第4题
过渡:西瓜是夏天最受欢迎的瓜果,相信大家一定爱吃。图中小女孩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上午摘了120个,卖出60个;下午又摘了80个,问现在有西瓜多少个?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归纳总结方法。
方法一:120-60=60(个)
60+80=140(个)
方法二:120+80=200(个)
200-60=140(个)
方法三:可列综合算式
120-60+80=140(个)
......
答:现在有西瓜140个。
“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明白表格的意思,学会从众多条件里筛选有用信息。要让学生明白要求出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就要求出总人数有多少。方法如下:
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26+24=50(人)
50-32=18(人)
50-29=21(人)
答:不会游泳的有18人,不会溜冰的有21人。
追问:为什么会游泳的和会溜冰的人数超过50人?
(生:有些人既会游泳又会溜冰)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惑?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方法1:34+18=52(人)
52-15=37(人)
方法2:34-15=19(人)
19+18=37(人)
方法3:18-15=3(人)
34+3=37(人)
方法4:34+18-15=37(人)——综合算式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教学反思
本班学生较为沉静,认真思考之后才会下笔作答,值得表扬。上课一开始,呈现情境图,由于条件较多,让学生整理出条件和问题,并针对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大家的方法多样化,要逐个分析每种的合理性。例如:先算要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可以得出离站时有多少人;也可以列综合算式,其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将两个分步计算的式子合并起来;还有的孩子想法很有创意,先算出实际上增加了多少人,再算离站时有多少人。对于这种想法的孩子,要及时表扬。
对于不同的计算方法,其结果都是37人,组织学生讨论检验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可以倒过来推算,用最后的结果减去上车的人数再加下车的人数是不是等于原来的人数。
尝试用其他方法检验:(对于不同的检验方法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鼓励检验方法的多样化)。最后,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对于练习巩固的部分,明确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鼓励算法多样化。对于条件多的题目,学会整理条件,筛选必要条件并进行解答。对于第5题,也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会游泳的和会溜冰的人数超过50人,引发学生思考,推断出更多的隐含信息,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此外,有个别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强,需要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