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3、进一步发展学生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393—176= 600—160=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今天学习隔位退位减)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图片)
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为进一步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继续教学例题。
(1)谈话:求“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204-108= (本)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现在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谈话: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这的确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请计数器来帮忙,你能拨算珠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
(2)学生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合作。
在班内交流拨算珠计算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提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上现在有10颗算珠,在接着该怎么办?
(3)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交流时指名说计算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你们是从哪一位退1的?这个1退到哪里去了?百位上退过1之后,十位上有了几个十?这时十位上可以退1了吗?它退过1之后还剩下几?
(4)归纳本题方法: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
2.个位上的4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腿1,十位 上是0,先从百位退一,当作10个十,再从十 位退一,当作10个一,和个位上的4合起来是 14,14减8得6,在个位上写6
3.十位从百位上退一当作10个十,被个位借走1个十,还剩9个十,9减0得9,在十位上写9。
4.百位上的2退1后 还剩1,1减1得0,0不 能写在最高位上。
设计意图:(在学生借助用计数器拨珠计算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既可处使学生掌握笔算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
(5)谈话: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一起验算。
四、
1、教学想想做做第一题
分小组完成,第一组完成左边,第二组完成右边部分
集体订正,比一比,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并找学生说。
2、教学想想做做第二题
学生读题,找学生上黑板做,并给其余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集体订正,奖励正确的学生一颗★。
3、教学想想做做第三题
学生自主读题,找学生上黑板做。
做完后找学生当小老师订正,再全班交流。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上第78页想想做做第4、5题。
六、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教学思考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笔算隔位退位的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位不够减, 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再从前一位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