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蛋啰
》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音乐第二册第六课表演《下蛋啰》
教材分析: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六课《
下蛋啰
》,切实的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仿母鸡下蛋的节奏,为歌曲增添了亮点,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
下蛋啰
》,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歌曲。
2.通过小组合作创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创作能力。
3.通过感受音乐的欢快和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下蛋啰》使学生理解、体会、感受乐曲,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表现力,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流露。
2.体现教学生活化,通过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后体会到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情景导入
1、师:我们来见见几位好朋友吧!
播放课件《小燕子》和《两只小象》后,刚才我们见的老朋友他们是?
生:小燕子、小象。
2、师:接着我们来做一个《动物找家》的游戏,老师说动物的名称,你们来按节奏模仿动物的叫声好吗?
生:好。
一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一只小狗、、、、、、
一只小猫、、、、、、
还可以加很多动物。
3、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那么多动物的歌曲,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只动物,听一听它是谁?它在干什么?
三、学习新知
1、播放歌曲《下蛋啰》
听后学生回答:母鸡,
在下蛋。
师:所以我们今天学的歌曲名字是?
生:《下蛋啰》
师:能模仿一下母鸡下蛋的叫声吗?
生:咯咯哒
师:能按我们歌曲里的节奏模仿吗?先一起来听一听:咯咯咯哒、咯咯咯哒、咯哒、咯哒、咯咯、哒。
抽个别学生模仿后,分小组模仿。解决了难点。
2、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师:孩子们想学这首歌吗?
生:想。
师:在学之前有些知识我们要注意。
师出示休止符和反复记号,教学生记住样子和名称以及作用。
师:我们来听听是不是这样?播放歌曲
3、学习歌词
师:歌曲里还唱到那些内容呢?
生:回答
师:我们按节奏来读读歌词,先听老师来试一试,你们按强弱打拍子。
师:你们能读吗?
生:能。生读。
4、学习歌曲
师:现在我们就完整的听两遍歌曲,感受旋律。播放歌曲
生听
师:要想把歌曲唱准确,我们就一句一句的来学吧。听琴把所听到的音用“啦”唱出来。(两遍)
师:接下来我们填词,老师一句。
生:我们一句,
师:能连起来唱吗?
生:能。
师:孩子们还记得老师原来给大家讲的那个故事里,鸡为什么叫咯咯哒吗?
生:因为她好吃懒做,哥哥要打她,所以她就叫哥哥打,然后妈妈听见后就会来保护她。
师:那我们今天这首歌曲里,母鸡为什么叫咯咯咯哒呢?
生:因为母鸡生蛋了。
师:母鸡生蛋了高兴吗?所以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生:高兴。
师:母鸡生的蛋怎么样?
生:蛋儿大,蛋儿多。
师:母鸡自己说自己生的蛋又大又多,又好,母鸡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呢?
生:自信、神气、、、、、、
师:孩子们真能干!这些都能体会到,那我们现在就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有感情的演唱吧。
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记歌词。
5、律动
师:孩子们唱的真好。那再想一想,母鸡当时还会有那些动作呢?请你来做一做。
抽个别学生模仿,并给与鼓励。
师:想一起来试试吗?
生:想。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播放音乐,边唱边做。老师带领做两遍,学生自己做一遍。
四、课堂延伸
师:今天咱们班的孩子表现真好!老师要把我收集到的另一首有关母鸡下蛋的歌送给大家,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母鸡生蛋》
师:从我们刚才欣赏的音乐里来看,我们的母鸡与我们的小朋友相处的是多么好呀。其实,很多的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善待他们。同时动物的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也应该多去了解他们,下来以后孩子们可以多去搜集一些资料等。老师这里又搜集了母鸡后来又不喜欢叫咯咯咯哒了,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次上课老师再讲给你们听。
师:最后让我们唱着歌儿,带着母鸡那样的自信,那样的神气下课吧!播放歌曲《下蛋啰》孩子们唱着歌儿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