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同一条河是深是浅是相对的,要懂得换位思考。老马说的话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从过河这件事深入思考,从而明白凡事要亲自实践的道理。
难点分析
学生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同一条河是深是浅是相对的,相对高的老牛来说是浅,相对矮的松鼠来说就深,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
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直观理解。
2、通过练习训练逻辑。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从前,有一匹小马,有一天,它驮着半袋麦子去磨坊时,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小马最终有没有过河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深入研读,体会道理。
(一)小马第一次过河:
1、小马第一次过河时,遇到了谁?给了它什么建议?结果怎么样?(请找出文中相关句子,用“???????? ”画出来。)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拦住小马。松鼠大声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
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2、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和松鼠的说法不一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
(因为老牛长得高,所以它觉得水很浅;因为松鼠长得矮,所以它觉得水很深。)
3、??? 小马有仔细想过它们的话吗?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
(不动脑筋,依赖别人)
小马第一次过河的结果是?(过不了河)
(二)小马第二次过河:
1、第一次过河不成功的小马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妈妈怎样说?
(回家问妈妈。小马妈妈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2、小马第二次过河的结果如何?它发现了什么?
(成功蹚过了河。它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深,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浅。)
3、学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 (遇事要多动脑筋,勇于实践。)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课堂练习:
1、_____帮_____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路上遇到一条小河,_____说河水浅可以过去,____却说河水深很危险。小马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去试一试。小马试了试,原来河水既不深也不浅。
2、为什么老牛和松鼠说的都不对呢?
因为小马既不像____________,也不像____________,所以它觉得河水既不像____ ____________,也不像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想象:小马过了河,回家见到妈妈,它会说些什么呢?
小结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写小马为了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岸的磨坊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判断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最后拓展内容:与“马”有关的成语和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