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1 练习八 苏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1 练习八 苏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2 10:1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练习八(1) 课 时 第( 六 )单元第( 14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比较计算,进一步理解三位数的减法(隔位退位)的算理。
2.会计算隔位退位减法。
3.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制 定 依 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减法以及三位数的退位减法、隔位退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位数减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提高正确率,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5题,主要是针对笔算减法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练习。第二部分6-10题,主要是综合练习。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前一阵子学习的三位数的减法(退位和不退位)。经历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的法则提炼过程,而且学生已经渐渐有了数运算课的结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常 规 积 累 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看看自己掌握得怎么样。 学生回忆。
核 心 推 进 1.完成练习八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指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
提问:你是如何处理隔位退位减的呢?多指几人说一说。
2.完成练习八第2题。
(1)请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组题,指名板演。
集体核对、订正。说一说每题的各个数位上是怎样算的?比较三式,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第1题十位上是几减几?第2题十位上是几减几?第3题呢?
为什么被减数十位上都是0,计算时却不同呢?
(2)生完成第二组题,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每题的各个数位上是怎样算的。
问:这三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在计算的过程中,三题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生完成第三组题,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每题的笔算过程。
问:这组的三题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根据刚才的计算,总结一下这类题计算时该注意什么?
师小结。
3.练习:完成练习八的第3题。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 完成练习八的第4题。
(1)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理解原价和现价的概念。
(2)列式计算并校对。
5.完成练习八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如何分析数量关系的,怎样列式解答的。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让学生说清楚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特别是隔位退位的算理和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说说,每组的三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第一层次:先观察,发现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的规律。
第二层次:根据被减数和减数的规律你能猜猜差会有什么变化?
第三层次:用算一算,验证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是对的呢?
重点提问: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不同的地方吗?(不退位和退位、连续退位、隔位退位)
小组交流,指名说。
学生计算。熟练减法笔算的计算和验算方法。
学生自己读题,和同桌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批改。
需要养成写竖式的好习惯。 让学生进行系统的计算练习,检查自己的易错点,并进行修正补错。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想的数学思维方式。
提高难度,锻炼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灵活选择的能力,并且对于算式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敏感度。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减法笔算的计算能力,丰富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拓 展 延 伸 补充练习:
406-295 802-796
503-307 600-538
705-396 541+459
第一个层次:
观察这些算式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第二层次:
哪些算式你能针对它的特点灵活的计算呢? 学生交流,汇报 通过提升练习来开拓学生视野,体现灵活判断和选择方法的能力。
不同质的练习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广度,能培养学生看问题角度的不同。
全 课 总 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三位数的笔算有什么新的体会? 学生讨论。
板 书 设 计
集 体 评 价 精品教案( )赛课教案( )
需要修改( )需要重备( ) 学 校
检 查 组内自查 ( )
学校检查( )
反 思 重 建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旅程,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地预设,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