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空气的“力量” 学案
邹城市看庄中学 孙宜峰
情景引入 趣味感知
将易拉罐中加入少些水,用酒精灯加热后,盖住开口,用冷水浇,突然“啪”“啪”的声音传来,易拉罐变瘪了,什么原因使易拉罐变瘪呢?
分析:易拉罐变瘪说明易拉罐受到了_____的作用,那易拉罐周围有什么物质存在呢?_____。
潜能开发 自主探究
一、大气压强
填一填:
1、由于液体受到________和具有流动性,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产生
2、估算一下教室里面空气的质量:教室的长、宽、高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教室内空气的体积为V=__________m3,质量为m=_________kg(ρ空气=1.29kg/m3)
3、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将玻璃瓶装满水后,用硬纸片盖住瓶口,然后将玻璃瓶倒置,水会流出来吗?
2、将吸盘紧紧的压在玻璃片(较光滑的一面)上,用力拉细线,玻璃片会掉下来吗?
3、怎样才能使水进入滴管和注射器呢?
4、将注射器的小口用手指堵住,拉活塞时与不堵口时一样吗?
这些实验都说明: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我们称为_____。
你还能想到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读一读: 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说明大气压强很大
二、测量大气压强
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计算压强的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盘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被紧紧的压在玻璃片上,当用竖直向上的力拉吸盘时,当拉力刚刚大于__________时,吸盘被拉开,此时拉力的大小可以从弹簧秤上读出,在测量出吸盘的受力面积,利用公式P=________即可求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想一想如果你做这个实验时你会碰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3、将玻璃管中灌满水后,液柱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而不会下流,那么当水柱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液柱会下降,当_______________压强等于__________压强时,液柱将静止,测量出液柱的高度,利用P=_______________即可求出液柱的压强即大气压强。
算一算:
1、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为:
2、将水银换成水,则水柱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m。
3、通常人们把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即1.013×105Pa的大气压叫做1个________________。一般海平面的大气压约为1.013×105Pa。
填一填:
1、各种气压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了解他们的结构和原理吗?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填一填: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随高度的减小而___________。
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的气压减小而_________;随液面上的气压增大而_________。
议一议:
1、你到过青藏高原吗?若去过谈谈你的感受?若没去过请你查阅资料了解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2、假若我们周围没有大气压的存在,请你想象一下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读一读:进藏火车突出藏族风格 周到服务温暖列车
中国台湾网7月3日消息从北京开往拉萨的首趟列车已于2006年7月1日晚21:30从北京西站徐徐开出。列车已经在铁轨上行驶了将近24个小时,记者在列车上充分地感受到了设计者的独特理念,按照精雕细刻的要求打造京藏列车,在列车整理环境的布置上,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高原文化的纯洁、神圣和火热,将藏族文化的吉祥色彩和图形元素运用到列车环境的整体布局中。
服务性设施充分体现人性化 由于青藏铁路的特殊性,为了让旅客更好的欣赏窗外的高原美景,列车扩大了车窗的面积,并针对高原紫外线照射强烈的实际需要,车窗玻璃采用了防紫外线的设计,在夹层玻璃间增加了胶膜以有效的防止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给旅客带来的伤害。高原上沸点低,为了保证饮水安全,列车上的开水都是采用冷水和热水分开,可以连续供应经净水机过滤的磁化纯净开水,既保证低沸点饮水的安全性,又能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洗手间的空间设计合理,宽敞舒适,可以提供三名旅客同时洗漱。为了防止旅客的高原突发意外,在列车厕所内和卧铺包厢内设有紧急情况按钮,一旦发生意外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乘务人员。此外,列车上还设有电子显示屏,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了解到车厢的温度、室外的温度、列车速度以及海拔高度等。
供氧方式多样,高原旅行更放心 针对高原缺氧,进藏列车专门设置了空气压缩设备。采用膜式制氧系统,对外界空气进行压缩,达到一定压力以后,再经预处理系统除去空气里的固体杂质以及大部分的气态水,进入膜制氧系统,分离出含氧量在35%——45%富氧空气。那么这些氧气怎样为乘客供氧的呢?记者了解到,进入高原区以后,列车供氧主要是通过弥漫式供氧和个体分布供氧。当列车到达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时,原分离出来的富氧空气一路通过不锈钢管道进入空凋的第一节过渡主风道,随空调新风混合后自动弥散到车厢;剩下的另一路富态空气通过制氧机内侧不锈钢管沿车厢侧墙进入软卧、硬卧每个包间,在每个铺位上方和硬座座位下方均设有富氧空气出口快速插座,旅客只要用手指将快速插座里的黑色管往里一推,如同一个设置开关被打开,快速插座就可以往往喷出氧气,如果乘客需要更充足的氧气,乘务员还将提供专门吸氧的一次性氧气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