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02 11:0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的情况;知道唐末农民起义及唐朝的灭亡、中国进人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对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的了解,认识到治理国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也是唐朝政治腐败的结果;理解出现“五代十国”纷乱局面中的统一因素,认识到国家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认识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藩镇割据的概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理解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的统一因素。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在“盛唐气象”中我们提及过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吗?
这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但是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其实还有后半段吗?“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意思是安史之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居然要卖到万贯钱。大家想知道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使唐朝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吗?
一、安史之乱
1.背景: 开元末年 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边将 安禄山 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 东北地区 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 755年 ,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 史思明 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
3.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 由盛转衰 ,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 藩镇割据 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4.原因:
(1)唐朝 后期 ,统治腐败, 宦官 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2)人民 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5.黄巢起义:起义军在 黄巢 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 长安 ,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 致命 的打击。
6.唐朝灭亡: 907年 , 朱温 建立了 后梁 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7.含义: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 南唐 、吴越、前蜀、 后蜀 、楚、闽、 南汉 、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 五代十国 ”。
8.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 藩镇割据 局面的延续。
9.表现:北方政权更迭, 战事不断 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 政局 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10.评价: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 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 统一 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合作探究】1
结合教材,归纳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答案】
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②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③安禄山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中央政权。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④社会矛盾尖锐。
【合作探究】2
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
【答案】
①历时10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流动作战是它的实出特点。
②它瓦解了唐朝的统治(是瓦解不是推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③唐末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斗争水平,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所提高。它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均田、均产的要求。


【合作探究】3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
【答案】
①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②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増加了南方的动力;③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合作探究】4
如何理解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答案】
①唐末以来,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继和发展,也是藩镇割据势力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
③虽然当时处于分裂割据时期,但各国之间尤其是南方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分裂割据、关卡林立、商税苛重严重阻碍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④中原人民要求统一,加强力量抵抗契丹的不断南下侵扰。
【合作探究】5
唐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答案】
(1)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2)宦官专权
(3)安史之乱
(4)繁镇割据
(5)黄巢起义
【合作探究】6
比较唐玄宗前后期的统治,谈谈你对“统治者的不同作为给国家带来不同的影响”的认识。
【答案】
启示:在取得成就的时候,保持戒骄戒躁的态度;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人生要始终如一的坚守自己的信念;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小人。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答案】A
2.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
A.黄河流域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流域
【答案】A
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三国时期 D.五代十国
【答案】D
4.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哪一局面的延续(  )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盛世景象 D.大一统
【答案】B
5.下图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答案】D ?
6.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后唐 ②后晋 ③后梁 ④后周 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答案】C
7.唐朝末年,爆发了著名的____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
A.陈胜、吴广 B.绿林 C.黄巾 D.黄巢
【答案】D
8.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益衰弱。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答案】C
9.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三藩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答案】D
10.唐朝灭亡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辽宋金夏
【答案】C
11.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百姓,下列事情中能够看到的有( )
①姚崇就任丞相②杨国忠、李林甫把持朝政③安史之乱爆发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12.唐朝末年,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的领导人是( )
A.张角 B.陈胜 C.吴广 D.黄巢
【答案】D
13.直接导致唐朝衰亡并最终灭掉唐朝的是( )
A.外族入侵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答案】 D
14.下列对“五代十国”的介绍中,存在错误的一项( )
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十国都是南方地区的政权
C.北方战事不断
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答案】 B
15.“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是唐玄宗后期统治的写照。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
A.地方军事势力过于强大 B.内地兵力空虚,有机可乘
C.安禄山受宠,野心膨胀 D.开元末年朝政日趋腐败
【答案】 B
二、史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二??(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材料三?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入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州畿内(指-硌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革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一、二,反映了唐玄宗后期怎样的统治状况?最终导致了哪一事件的发生?
【答案】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安史之乱。
(2)结合材料三说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灾难?给唐朝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北方人们遭到一场浩劫。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有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央权力衰亡,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从唐朝的由盛转衰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腐败是唐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17.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 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有人口41419712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有人口52919712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有人口16990309
唐肃宗长庆元年8(21年) 有人口15762432
(1)从唐朝人口数据统计表来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后人口急剧减少,这一现象与什么事件有关?这
一事件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二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2)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这首诗反映了该历史人物怎样的志向?在这一志向的影响下,他采取了什么行动?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短短五十多年间,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
(3)五代的第一个政权是谁建立的?这一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什么?
(4)综上所述,概括唐朝衰亡的原因。
【答案】
(1)安史之乱。后果: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黄巢。推翻唐朝的腐败统治的志向。发动了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3)朱温。唐朝灭亡。
(4)唐朝的衰落源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灭亡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