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八 年 级 语 文
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弃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注:本试卷笔试部分总分115分,另按全卷书写质量设5分书写分。赋分标如下:使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得1分;字迹清楚得1分;字迹工整得1分;字迹美观得1分;文面整洁得1分。
题 号 1--3 4--6 7--11 12-16 17-21 22 书写 总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共4分,每小题0.5分)
绯红( ) 咫尺( ) 挑衅( ) 相形见绌( )
宽shù( ) pì( )美 jiān( )默 shěn( )笑
2. 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共8分,每小题1分)
A.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C.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D.兴, ;亡,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E.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F.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G.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H. 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 名著阅读。(共5分)
却说①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紧。①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①曰:“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头看时,追兵已近。①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①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①如从云雾中起。
A.上面选段是《三国演义》中情节: ;人物①是 (2分)
B.结合这一情节及其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①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得分 评卷人
4.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1分)
5.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所展现的画面。(2分)
6.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含义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二)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升序》)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①日有廪稍之供②,父母岁有裘葛③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④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⑤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⑥之卑⑦,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升序》)
【注释】①【县官】这里指朝廷。 ②日有廪稍之供:天天有米粮供给。廪,粮仓。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③【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④【司业、博士】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⑤【假诸人】假之于人,向人借。⑥【天质】天资,人的智力
⑦【卑】低下
得分 评卷人
7.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2分)
无 鲜 肥 滋 味 之 享
8.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2分)
①媵人持汤沃灌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9.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当余之从师也 B.戴朱缨宝饰之帽
C.岂他人之过哉 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 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饮食不宜过烫
关于饮食,专家们经常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忠告我们:“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
果真如此吗?这要先从温度谈起。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度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度~43度,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
研究发现,人体在37度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度~37.2度,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度~40度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度~60度。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度左右。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度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热饮热食 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
12、通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3分)
13、分析本文第一段的表达作用。(2分)
14、阅读文章第三段,说一说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
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三段中划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
16、文章第五段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 。(2分)
(二)玉米人 (迟子建)(17分)
(1)有一天,在离我家很近的中山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卖玉米的人。他占据着很好的地段,背靠着沃尔玛超市和工人文化宫,在过街天桥下,用一个铁皮箍起的炉子,烤着玉米。玉米被竹签穿着,一穗穗地横在炭火上。他似乎患了伤风,不时地抽着鼻子。他的生意真不错,烤好的玉米很快被路人买了去,他便剥了新的玉米,接着烤。在他旁边,摊开着一个大网袋,那里面装着至少上百穗的玉米。
(2)我不爱吃烤玉米,想买他几穗生的,回家去煮。我指着他烤着的玉米问:“多少钱一穗?”
(3)“一块五”,他转动着竹签,头也不抬地说。
(4)“我想买四穗。”我说。
(5)他抬起头,问了句:“你能吃了四穗?”
(6)“我要买生的,回家去煮。”我说。
(7)他抽着鼻子,很干脆地说:“不卖!”
(8)我以为他怕我跟他讲价,于是安慰他说:“我买生的,也按一块五一穗的钱给你。”
(9)“那也不卖!”他坚决地说。
(10)这让我大惑不解。我开导他:“你卖熟的才一块五,而我买生的是一样的价,省了你的炭火,还省了你的力气,你怎么算不过来账?”
(11)一听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
(12)天哪,竟然是这理由!我在心底嘀咕着,掉头而去。到了中山路与革新街相交的路口,我碰到了另一个烤玉米的人。这次,我以熟玉米的价钱,顺利地买了几穗生玉米。摊主显然明白这买卖划得来,很高兴,他笑着对我说:“吃好了再来啊。”
(13)我提着生玉米向回走的时候,又遇到了那个不卖给我玉米的人。我站定了,示威性的,晃悠着手中的玉米。他在招揽生意的时候,看到了我,也看到了那兜玉米,他张大了嘴,很惊恐的样子,好像我提着的,是颗手雷。他别过身去,连打了几个喷嚏,然后回过头来,接着烤他的玉米,那么的安闲,那么的从容。
(14)夏季过去了,街上烤玉米的人都不见了。有一天路过天桥,在苍茫的暮色中,我忽然想起了那个烤玉米的人,想起了他清瘦而黧黑的脸,以及他灵活地转动炭火上的玉米时的知足的神态。我忽然觉得他是一个身上洋溢着神灵之光的人。他为了一个信念,或者说是一种责任,拒绝唾手可得的利益,他这种固执,难道不可贵吗?
(15)我想好的写作者就应该像那个玉米人那样,可以笨一点,可以放弃一点现实的利益,可以甘心承受因坚持自己的信仰而带来的生意上可能的冷清。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玉米人,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中心灵的炭火,为那些爱我作品的读者(哪怕是少数),精心焙制食粮。 (选自《迟子建散文》)
得分 评卷人
17.联系全文,谈谈小说标题“玉米人”的含义。(4分)
18. 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6分)
(1)从内容和意义方面赏析句中加点字好在哪里?(3分)
一听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
(2)从修辞和表达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分)
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玉米人,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中心灵的炭火,为那些爱我作品的读者(哪怕是少数),精心焙制食粮。
19.第12段写这位摊主的精明有何用意?(2分)
20. 根据第13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描写玉米人此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字。(3分)
21.这篇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4分)
四、作文(50分)
得分 评卷人
22.按要求作文。
请以“ 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要抄袭!
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700字。
为了便于老师批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少写或不写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可请用单名代替)、地名、校名等。
700字
800字
附:参考答案
一、1.、2、3略
二、4、苏轼
5、月亮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愁人不能入睡。
6、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本句揭示了睿智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7、无/ 鲜 肥 滋 味 之 享
8、热水 通“披”,穿
9、A
10、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11、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任选两点展开论述即可。)
三、12、危害有:容易发生癌变;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难以细品食物的美味。
13、第一段通过引用专家的忠告,点名本文的说明对象——“热饮热食”的危害,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信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对“热饮热食”危害的进一步介绍。
14、不能删去,“可能”是“或许”的意思,表推测,具有不确定性,说明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或许与热饮热食有关,也不排除其他的因素,而去掉后,就排除了其他的因素,这与事实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5、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潮汕地区、太行山区这些食管癌高发区的人们习惯热饮热食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热饮热食容易烫伤某些黏膜上皮,导致肿瘤,真实可信,说服力强。
16、不但 而且
17.(2分)一方面是指文中买玉米的生意人,(1分)另一方面是指那种淳朴的像“玉米人”一样,勇于付出,坚持自己的信念,拒绝现实利益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1分)
18. (1)(2分)示例:(1)“沉”细腻的神态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玉米人对“我”的嘲笑有力回击的样子,从而反映他对别人的关爱与担忧,宁愿舍弃眼前小利,也要为他人的温饱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1分)
(2)(2分)表达了作者决心向玉米人学习的愿望,(1分)舍弃眼前蝇头小利,不去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宁愿选择冷清,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哪怕是只为了少数读者。(1分)
19.与前文对比,衬托出玉米人放弃眼前利益,为他人着想的品格。
.20.(3分)答案要点:要写出“他” 此时内心一开始惊恐、害怕、诧异(1分),后来转变为宽容、淡然(2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其实,我不卖给你的理由不也是为了他人吗?要是为了我自己,我怎么可能不卖给你?唉!算了吧!”
21(3分)答案提示:对比手法运用,两个玉米人的对比;以玉米人为线索;一语双关:玉米人,一方面是指文中买玉米的生意人,另一方面是指那种淳朴的像“玉米人”一样,勇于付出,坚持自己的信念,拒绝现实利益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四、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