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写作有妙招
作文立意构思(一)
第二讲
独辟蹊径见锋芒
第二讲:作文立意构思
宋代的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司一连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魁选,即第一名。
那幅画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构思巧妙,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那些落选的画家并非画技不好,如果不好,根本就没资格参加应考了,他们落选的原因是因为构思平庸。而那位聪明的画家过人之处未见得是绘画技术,但由于他巧于构思,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对于作文来说,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著名画家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这句话道出了他所作画出新的秘诀。作画立意巧妙、独辟蹊径就会稳操胜券,作文也是这个道理。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一篇文章的生命。立意是否正确,是否新颖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新颖、高远、深刻是优秀作文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才有“千古文章意为高”之说,这足见立意对一篇文章的重要。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是一盘散沙。若要使文章具有生命力,在写作前必须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写作意向,表达的意愿、爱憎和追求,即向读者展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意”是文章的灵魂,是一篇文章的根本,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选择等都要围绕“意”进行,也就是说都要围绕“中心思想”来展开,因此意即“主题”,“立意”即“确定主题”,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而如果想作文脱颖而出,新颖则是必要因素。新颖不俗的立意应该是富有创意的、别具一格的,但同时必须具有宽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达到高境界。
一、别出心裁,出奇制胜
1、设想一下,当你置身于白茫茫的、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沙漠中,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一片绿洲,一汪清泉)
当你穿行于枯藤老树之间时,你最想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一叶嫩芽,一抹新绿)
当老师面对一篇篇千篇一律、万人一腔的雷同作文时,老师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呢?
(见解新颖的文章,与众不同的文章,有个性、有创新的文章)
?
?
出示故事:一家知名企业在招聘经理的最后环节为了测试应聘人员的思维速度和应对技巧,招考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必须在莎士比亚和希特勒两人中选择一个作为终生伴侣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选择莎士比亚(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而且是一位诗人,肯定非常浪漫,女孩子是喜欢浪漫,温柔,文雅)
选择希特勒(虽然他很残暴,但我相信我能用我的温情去感化他,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或者嫁给希特勒去感化他,说服他放弃战争,退出政坛,让他不爱江山爱美人。)
创新的精髓就在于敢打破思维定势,标新立异,或构思精巧与众不同,或见解新颖富有个性,或材料新鲜紧贴时代脉搏,或推理想象有独特之处,这些都是《考试大纲》对有创新内容的界定。
2、亲身实践,理解“创新”
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久而久之,人们习以为常,往往易形成思维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未如此”的固定看法,不会抱有怀疑的态度。但实际上,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角度而言的,未必全面。随着时代的进步或人们思维角度的不同,人们的观点也在不断更新。请就下列名言警句,提出新的观点。
?
?
1、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3、酒香不怕巷子深。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点拨:(1)但丁的意思是说,只要认为对的就走下去,不管别人怎么说。
(2)经常在不好的环境下,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3)有好东西不怕没人知道
(4)良药对病有利,但往往很苦;正确的批评对行动有利,但往往使人感到不舒服,不乐意接受。
创新:(1)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如果一意孤行,盲人摸象,自以为是,往往不能走向成功。依我看,可以改为“走自己的路,也听别人去说”?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你自己的名言
(2)“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句话是片面的,常在河边走,不一定都湿鞋。在河边走,只是外因,湿不湿鞋,还要看内因。有的人就是近墨者不黑(尽墨者未必黑),出淤泥而不染。
(3)“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完全合理,有精品还要重视宣传,重视推销自己,但不要自以为是,盲目自大,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推销自己,打响自己的品牌。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沉默的时代,人才也需要学会推销自己。
(4)良药裹上糖衣,既好吃,又利病,何乐不为?忠言不一定要逆耳,批评也不一定是疾风暴雨的,忠言可以推心置腹,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犹如春风化雨,更能让人心悦诚服,所以,对别人的劝说要注意方法。
小结:类似的名人名言、警句成语还有很多,比如“班门弄斧” ,本来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而现在华罗庚却主张“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意义就更深刻了,因为这样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大大提高自己的技艺。同学们在平时如果能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肯定会常常构思出不同寻常的“阳春白雪”来的。
出示话题,练习“创新”
出示题目:(基础题)
请同学们以“鹅卵石”为主题,运用创新思维,写出至少两个不同的有新意的立意。
鹅卵石没有棱角,给人以圆滑世故的感受
鹅卵石虽没有棱角,但本质不变,他始终是一块鹅卵石,“识时务者为俊杰”。
彩色的鹅卵石有着美丽的外表,但它不过是石头而已,正像有的人空有漂亮的外表,腹内原来同草莽一样。
外表虽然给人温和之感,但实际是铁石心肠。
出示题目:(基础题)
请同学们再以“雪”为主题,运用创新思维,写出至少两个不同的有新意的立意。
1、看见洁白的雪,我会想到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
2、人往高处走,雪却从高空落下,滋润大地,我会想到它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
3、我会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盖世间的丑恶。
4、我会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
出示题目:(拔高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也可能会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免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
立意指导:一篇文章的高下首先由它的立意决定,而立意的切题与否却又由审题的准确与否所决定,所以立意之前依旧是要先审题。“免费”,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很多人都向往它。但并非所有的“免费”都是美味,对待免费,需要三思而后行。而在这些生活现象中,同学们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商品的免费,所以常从这个角度立意,选择贪图商场的免费而上当的示例,得出“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中心,这样的立意便是显得陈旧而落了俗套。我们不妨跳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免费活动,由实入虚,从抽象的角度来思考免费的内涵以及由此引发的意义。比如亲情是一味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大自然的清风明月是谁都可以欣赏的,文学艺术的天地是谁都可以遨游的……这些不都是免费的吗?这样的立意或是以情感的朴实真诚打动人心,或是以诗意的天空引人入胜,较之于“商场的免费促销活动让人上当”要略胜一筹。
?
反弹琵琶,独辟蹊径
1、出示故事一: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里摘花捡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的园林一片狼藉,肮脏不堪。。歌唱家曾让人在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却无济于事,过不了几天又让人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违者重罚的牌子,园林还是遭到践踏和破坏。后来,歌唱家让人做了一个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的写着 ,这一招可真奏效,此后再也没有人闯入园林。
想一想,立在路口的牌子写的是一句什么话呢?奏效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如果您被园中的毒蛇咬伤,请速到医院救治。医院在顺此路往东50公里处,乘汽车一小时即到。”原因是:看似善意的提醒,其实是令人害怕的警告。
出示故事二:
1934年,匈牙利的比罗和奥格尔两兄弟发明了圆珠笔,马上风靡全球。但这种笔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当用它写到2万个字左右时,笔上的滚珠由于磨损时常崩出,油墨随之污损书本、弄脏衣服。圆珠笔销量一落千丈。许多国家的圆珠笔厂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力图找到妥善解决办法。但是始终无任何突破。
你有什么好办法替他们解决这个难题。
答案:减少圆珠笔的油量到19000字左右,这样就可以在笔头坏掉之前完成圆珠笔的使命。
出示故事二后半段:
大家的主攻方向是进行滚珠耐磨损研究,希望找到一种能提高滚珠耐磨度的办法。1950年,日本的中田藤三郎一反大多数人的做法,不再在耐磨损上下功夫,而是设法控制笔中的油量,使它刚好在写到15000字左右时油墨用完,从而将笔芯抛弃,这就彻底解决了因磨损而漏油的问题。他把这种笔芯放进自动铅笔套内,制成了“自动圆珠笔”,重新为圆珠笔赢得了信誉。
这两则故事的主人公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顺的,而他们都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故事中的主人公运用的就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
2、通过对传统思维的质疑,我们可以得出与愿意全然不一样的结论。逆向立意能够为我们找到一条崭新的路,但是也并不是说逆向立意就可以随心所欲,胡思乱想,逆向立意要注意几个方面。
(1)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2)立意严谨,积极有益
(3)遵从规律,避免极端
(4)尊重科学,不伤感情
谁能说说对这几个方面的理解?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同时需要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
逆向思维的立意也要经得起推敲,要有理有据,需要谨慎,不可以盲目地进行逆向思维。另外注意,我们运用逆向思维立意时,是不能违背伦理道德的,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逆向立意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螳臂当车”贬抑螳螂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了,若想夸奖它,想 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很难赞同。
“尊重科学,不伤感情”是指“逆向”不具普遍性,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逆向”,都是不可取的。
3、辨析佳作,理解逆向思维立意
出题:读下面文章,回答两个问题①文章是否紧扣“关心”?此文有何新意?②读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起名
男孩儿过百日,一家人聚在一起讨论给男孩起个名字。
孩子他爸发话了:“我家世代人丁不兴,我儿子的名字一定得好好想一想。根据乡里的风俗,名字起得越贱越好,不知大家有没有好的名字?”
大姨妈说:“我看就叫若草,这名字念起来有文气,又合你的要求——贱,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我宁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吗?”大姨妈是家族里惟一的高中生,她的话自然有点分量。她说完还禁不住自我欣赏地点了点头。
“这可不行,人家鲁迅是大文学家,用他文章里的字来起名,这能贱么?”舅舅马上站起来反驳。他摸了摸头,慢条斯理地说:“不如叫狗儿吧!我们骂人,不是常说‘狗一样的东西’‘狗崽子’‘狗腿子’么?我看,这名字才叫真正地贱!”
这时有人附和,说这主意不错;也有人反对,说这名字太俗。大家你说过来,我说过去,争得不可开交。
忽然,“砰”地一声,从隔壁小房里传来一声清澈的响声,大家一时愣住了。屋外的风呼呼地乱叫着,屋里一时静得可怕,大家都像中了魔似的一动不动。
还是舅舅反应快,马上从男孩儿妈妈的手中抱过小孩儿,走进了小屋。屋里黑得出奇,舅舅一不小心,撞到了门口的凳子上,差点摔倒在地上。小孩儿的妈妈连忙打开电灯。
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上上下下脏兮兮的老人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现在虽然大家都已穿上了衬衣,但老人依然盖着棉被,他瘦瘦的,躺在床上,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床前一只杯子摔得四分五裂,溅了一地的水。很显然,刚才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看来,老人是想喝水,可能身子太虚,才不小心摔坏了杯子。
老人看到客人们进来,挣扎着坐了起来,口里不清楚地吐出了几个字:
“我看,就叫……叫‘爷爷’好了,那野草、狗儿,都没有‘爷爷’这两个字贱!”
面对老人,大家一时变得不知所措起来。只有男孩儿在猛烈地哭着……
?
【佳作点评】这篇文章既写了对孩子的关心,又写了对老人的不关心,用关心来写不关心,用了常人所没有的思维,以正衬反,呼吁全社会要关心老人,这是这篇文章颇有新意的地方。如果同学们在立意中能巧妙运用逆向思维,写出的文章往往能得到很高的评价。
4、强化训练,掌握逆向思维立意
请同学们对成语“邯郸学步”进行逆向思维立意
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比喻一味的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故事讲得是,一燕国人听说古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
立意:第一、燕国人不顾路途遥远,不辞辛劳前往学习,这种对自身完美的执着追求,值得嘲讽吗?
第二、他不愿固步自封,虚心好学,这种精神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三、虽然暂时学步未成,但精神可嘉,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终有一天会取得成功的。
第四、故事结局虽然意在嘲讽,但却提醒我们,凡事不可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免弄巧成拙。
拔高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请从多方面思考“水”蕴含的哲理,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立意,自拟标题作文。
要求: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个以名词为题目的命题作文,要求写成议论文。我们首先必须思考水这种物质具有怎样的特性,这样的特性与人事有着怎样的关联,有着怎样的意义,然后从这些角度入手,提炼出文章要论述的观点来。关于水的特性,人们有很多的表述,比如水滴石穿,体现了水的坚忍执著,以柔克刚;水无常形,体现水的灵活变通;水不与万物争高下,体现了水的淡泊,所以人们常说上善若水,有这些特性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论述生活智慧。如果要在这些常规的立意之外再别处新意,我们不妨从反面思考,比如水性就下,天生不思进取,耽于安逸;水无常形,遇宽则展、遇窄则收,缺乏独立的主见与铮铮铁骨,由这些可以联系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的品性,批判这种低劣的品性。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