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导学案、课堂笔记本、思维导图本、双色笔
课前准备
导入:你知道哪些古代美女?
才
乱世佳人
蔡文姬
代表作:《胡笳十八拍》《悲愤诗》
代表作:《游长宁公主流杯池》《彩书怨》《驾幸三会寺应制》
巾帼宰相
上官婉儿
史学才人
班昭
代表作:《东征赋》《女诫》,《汉书》续写
婉约词人
李清照
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
声声慢
乱世美神 千古才女
---------李清照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准确把握“愁”之内涵。(重点)
3.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难点)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其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其作品散失很多,今有词集《漱玉词》传世。
课前检测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橱 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林籁泉韵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
本词的词眼是?
思一思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宋 吴文英
愁
1、七组叠词,(动作、环境、心境)加强词的音韵效果,增强节奏感。朗朗上口
2、增强情感表现力,奠定全词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
叠词
直接抒情
意象
间接抒情
词人是怎样写愁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借景抒情
叠词为什么会有美感?孔子见老子。孔子问:您最近可好?老子说:不过尔尔。孔子问:您的学问研究得如何了?老子说:陈陈相因,不甚了了。孔子说:听说您还给人讲课?老子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孔子一听,老子是高人啊,每句都是叠字成语。于是孔子说:愿与君饮酒畅谈!老子说:咦,我的杯杯呢?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借景抒情
为何而愁?
(提示:知人论世,结合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探究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体味诗歌
意象
意境
情感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冷清凄凉、悲伤哀婉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寂寞惆怅、孤苦无依的凄苦心境
愁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链接高考
2014
①这首诗选取西风、啼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第一步:分析意象)②渲染出一幅深秋时节色彩浓丽的游子思乡图。(第二步:渲染意境)③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浓愁情。(第三步:抒发情感)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情境默写:
1.表现作者的愁苦太多太多,说不尽,也概括不了的词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声声慢》开头大胆创新,巧妙运用叠词,其中 一句描绘了环境的一派萧条,寒气袭人; 一句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感受。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课堂
小结
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词
2.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3.完成《声声慢》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