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第八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字词百花园。(共24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胚胎(?pēi?bēi)
痴迷(cī
chī)
禽兽(qín
qíng)
琴弦(?xán?xián)
秽物(?huì?suì)
轧伤(?yà
?zhà)
2.看拼音写词语。(6分)
为了山区的孩子,他放弃了yǎng
zūn
chǔ
yōu( )的生活,来到这里支教。平时,他愿意jiē
chù( )每个孩子。几年下来,xiàng
mào( )清秀的他变黑了,原本只知道xiǎng
lè( )的他变得吃苦耐劳。miǎo
xiǎo( )的他,却发挥着巨大的力量。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2分)
养(
)处(
)
随心(
)(
)
(
)(
)自如(
)(
)脑汁
翻来(
)(
)
一本(
)(
)不怀(
)(
)
默不(
)(
)
左(
)右(
)
(1)这是一道难题,我_______________地想呀想,终于有了眉日。
(2)他在老师面前总是_________________的,但在同学面前却调皮得很呢。
(3)他在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事也不干。
二、句子游乐场。(8分)
1.
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发育和进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积累填空。(8分)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
的小说。
2.《手指》是
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
和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要
。
3.《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
的特点和惊人的
。
4.《论语》中讲道:“
,小人喻于利。”“
,小人长戚戚。”
四、口语交际。(5分)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快乐,请你也为同学们讲一则笑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大舞台。(25分)
(一)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12分)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3分)
2.用“——”画出选段中的过渡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分)
3.画“
”的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请试着续写两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中,你知道大拇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日常生活中,“大拇指”式的人有______________等。(至少举出两个例子)(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玫瑰树根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晩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⑤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⑥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思忖道:等着瞧吧。
⑦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仲部分。
⑧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⑨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⑩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技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②自然段有两个比喻句,它们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2分)
①本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细流遇到玫瑰树根,他的态度如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后文回答:第⑦自然段“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是怎么回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给本文划分层次。(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5.填入第⑩自然段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天呀!这怎么可能呢?……”
B.“天呀!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C.“天呀!难道是我错了?……”
D.“看来,树根是个诚实的人呀!……”
6.补上的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习作。(30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感动的人和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把最想说的话写出来,。注意要写清楚你为什么感动,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pēi
chī
?qín?
xián
huì
yà
养尊处优 接触 相貌 享乐 渺小
3.尊
优
所
欲
运
转
绞
尽
覆
去
正
经
好
意
作
声膀
臂
(1)绞尽脑汁
(2)一本正经
(3)养尊处优
二、1.
女教师
讲起源、发育和进化。
2.
舞蹈演员的手指是常作兰花状的。
3.
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两位守门大将。
4.
我闻到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三、1.《世说新语》
轶事
2.丰子恺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姿态
性格
团结一致
3.求知若渴
想象力
4.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四、示例:有一个人性子十分缓慢。有一次,大家围坐在火炉旁取暖,他看到一个人的衣服着了火,就?里?唆地说,他看到一件事不知该讲不该讲,讲了怕着急,不讲怕不好。人们问了他半天,他才缓慢地说,有个人的衣服着了火。着火之人赶紧起身扑灭身上的火苗。这个性子缓慢的人说,看吧,这个人的性子就是太急了。
五、(一)1.体态
头形
构造
2.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承上启下
3.排比
续写示例:拧开瓶盖时,他用力最多;使用遥控器时,要他按下切换键。
4.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5.示例:环卫工人
农民
(二)1.植物根
黑色绳索
地下水的细流
颤动的亚麻纤维
2.挖苦树根丑陋。
3.底下细流汇聚成地表渠水,流到地面上。
4.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⑨⑩
5.B
6.篇末点题,揭示中心。
7.如同只有黑色丑陋的玫瑰花根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只有那些卑微、粗笨,像土地一样被践踏的下层劳动者才创造了人间的幸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