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校小学数学新授课导学案
年级 五 单元 第七单元 主备人
副备人
课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执教人
学 习 过 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图中有条理的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对比、交流、分析等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并能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我们党、我们的前辈、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付出无数生命和惨痛的代价换来的。知道共产党的红色根据地有哪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难点: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预习提示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思考: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可以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同学们,这些天我们校园的电子屏上打的是什么字幅?你们是否注意过?(学党史……)你们知道什么是“党”?什么是党史?(“党就是共产党,党史就是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共产党从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年,正好是100年了,所以说百年华诞。”)知道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吗?老师搜集了一些井冈山红色根据地五一期间旅游人数的数据,咱们一起了解一下。如果想了解井冈山红色根据地五一期间旅游人数的数据情况,可以怎样做?
这是我收集到的2020年四月30日至五月5日参观井冈山红色根据地游客的数据。(课件出示统计表)我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根据这一统计表, 你知道了什么?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用学过的什么统计图表示?(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四月30日至五月5日,参观井冈山红色根据地游客的数据变化情况。
(教师手指条形统计图,从四月30日开始)
师: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
3、揭示课题
师:老师把我们的手势画了下来,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板书:单式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井冈山红色旅游基地游客数据为题材,回顾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看到数据的多少的特点,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引出折线统计图提供途径,体现了与当前形势紧密联系的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因此设计了一个学生熟悉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知识链接 复习旧知
自主学习 互助探究 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1)相同点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总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不同点
它们呈现的形式不一样。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认识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课件演示画法)
师:你们觉得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之间的同学一起交流,完成学习单上的问题。。
师:那我们先从点开始研究。谁愿意找一个点来介绍一下?
小结: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统计图上的折线,请你找一段折线,说说这一段表示什么。那你能知道人数增加了多少吗?现在我们一起拿出我们的手,用手势来比划一下表示数量上升的折线。
小结:倾斜的角度越大,表示增加幅度越大。那减少的呢?你能找到表示人数减少的线段吗?
小结:折线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师:看来啊,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表示数量多少,看出数量增减变化。
4、分析发展趋势
师:井冈山红色根据地五一期间每日参观人数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何感想?你能预测2021年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参观游客人数可能是多少吗?(引导学生从疫情和学党史两方面考虑)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线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从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在前面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出折线统计图,并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中了解两者各自的特点,结合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以后数据进行预测,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适用性和它的优势。
预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轴、纵轴、标题、单位和日期都相同。图中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都相同。
预设: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它们的方式不一样。
预设: 四月30日到五月1的这段线,表示人数增加了。
课堂展示 交流质疑 生总结方法:描点、标数、连接。
学生自主动手,
(1)西柏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从( )年到( )年降得最快,降了( )万人。
(2)西柏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年参观人数最多?是( )万人。
小结: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要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才更有价值。
三、 动手绘制,阅读思考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从2015——2021年参观人数情况)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并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中找一找、填一填。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参观人数(万)
600
650
720
830
900
300
560
(3)西柏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2017年参观人数是( )万。你是怎么想的?2020年呢?
(4)参观人数会一直这样增加下去吗?
师: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的特点,并为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埋下伏笔。
分层提高
四、联系生活体验特征
同学们,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折线统计图吗?
你们真细心,老师也搜集了生活中的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股票分析图、心电图等)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拓展延伸
同学们,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我国还有很多,近年来,有关部门在不断修缮,为的是吸引更多的人去参观、去了解革命的历史;也为的是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让人们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盘点收获 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 课时练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点 数据的多少
线 数据的增减变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