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30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30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02 19:12:38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3课
土地改革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目录
《旧社会的农民》与《现代农民》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
1.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2.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占有不平衡,农民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仍不能使生活达到温饱水平。这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
,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7%
50%
57%
1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950年6月14日,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并在会议中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正式颁布该法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具体做法:①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②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③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翻身农民热烈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实施过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农民分到了劳动工具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不同
不同点
占有土地
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产品分配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地主
地主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人劳动成果
农民
地主与农民一样参加劳动,不存在剥削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拓展延伸
材料研读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但是,如果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人民的政权。抗美援朝是从国家外部巩固政权,而土地革命则是从人民内部巩固人民政权。
相关史事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相关史事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材料二: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工业以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只有轻工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农民需要的大量工业品,交换农民生产的原料和粮食,并积累继续发展工业的资金。
——刘少奇《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第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7%。
——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材料三: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1952年2月,河北保定市举行了全国瞩目的公审大会,宣判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老共产党员、党的高级干部,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革命作出过一定贡献。但革命胜利以后,他们在担任领导干部职务期间,却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挪用公款约200亿元,堕落成人民的罪人。案发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经过慎重考虑,认为虽然刘、张二人地位很高,对革命作出过贡献,但是他们的腐败行为已经构成了重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不处决不足以平民愤,同意判处死刑。刘青山、张子善一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反腐败斗争的第一大案。
公审刘青山、张子善的大会会场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惠农强农的政策呢?
2004—2019年,我国连续16年发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课后延伸:请同学们为“建设新农村”提出自己的建议。
提示:
从如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如何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你的建议。
课后小结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知道土地改革的
开展及基本完成: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2.通过图片、史料、数据,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培养综合归纳问题的能
力。
3.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从而体会到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明决策,体会党
的伟大。
【重点】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难点】
土地改革的背景、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导入: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旧社会的农民》与《现代农民》
对比这4张图片,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最后总结)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
1.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2.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观看教学视频:新中国土改
土地改革的原因:(结合上图和材料找出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
,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土地占有不平衡,农民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仍不能使生活达到温饱水平。这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950年6月14日,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并在会议中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具体做法:①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②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③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出示图片:
翻身农民热烈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实施过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出示图片:
拓展延伸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不同
材料研读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但是,如果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人民的政权。抗美援朝是从国家外部巩固政权,而土地革命则是从人民内部巩固人民政权。
相关史事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第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7%。
——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工业以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只有轻工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农民需要的大量工业品,交换农民生产的原料和粮食,并积累继续发展工业的资金。
——刘少奇《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三: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材料四: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补充了解:
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1952年2月,河北保定市举行了全国瞩目的公审大会,宣判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老共产党员、党的高级干部,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革命作出过一定贡献。但革命胜利以后,他们在担任领导干部职务期间,却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挪用公款约200亿元,堕落成人民的罪人。案发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经过慎重考虑,认为虽然刘、张二人地位很高,对革命作出过贡献,但是他们的腐败行为已经构成了重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不处决不足以平民愤,同意判处死刑。刘青山、张子善一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反腐败斗争的第一大案。
观看教学视频:三次土地改革见证农村发展历程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惠农强农的政策呢?
举例:2004—2019年,我国连续16年发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课后延伸:请同学们为“建设新农村”提出自己的建议。
提示:从如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如何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你的建议。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