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背诵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时间 :
*人物 :
*事件:
*地点:
*序:一种文体,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解 题
春 夜
诗人与从弟
宴饮
桃花园
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是指古人在宴集时,常常在一起借着酒兴抒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个作一篇序)
本文属宴集序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朗读全文
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
(序,通“叙”)
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文中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词类活用
(动词作名词,诗歌)
(2)幽赏未已
(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3)古人秉烛夜游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翻译三个句子
(1)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人生漂浮不定,好似梦幻一般,欢乐的日子能有多少呢?
况且清明温和的春天用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
大自然把锦绣风光提供给我们。
摆出丰盛美好的宴席而坐赏名花;
酒杯飞快传递,醉倒在月光下。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
文中使用了什么典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著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著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作乱)!
“世说新语” ——石崇的奇葩事
“世说新语” 里石崇的奇葩事
2.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大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4.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妒忌)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恺惘然自失。
3.王君夫以米台糒澳釜(用麦芽糖和饭来擦锅),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花椒)为泥泥屋(刷墙),王以赤石脂泥壁。
朗读全文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3、“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4、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四、作者为何写这篇宴集序?(请大家在文中找出原句回答)
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
秉烛夜游,古人有先例
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请总结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了哪些乐事?
A、会聚桃园,序天伦之乐
B、与群季相聚咏歌
C、欣赏美景,高谈阔论
D、痛饮狂欢
E.、相约赋诗
金谷酒数:罚酒三斗的隐语。后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
秉烛夜游: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 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成语
全文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作者感叹天地广大,光阴易逝,人生短暂,欢乐甚少,而且还以古人“秉烛夜游”加以佐证,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也显示了作者俯仰古今的广阔胸襟。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