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86页总复习—常见的量。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熟练的进行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情感态度:
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教学重点:
整理学过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法学法:自主复习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出示“小马虎”的日记,指名读一读。
2月29日
晴
今天是2018年2月29日,早上从睡梦中醒来已经七点钟了,我立刻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
已经过了20小时。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200千克面包,一个煎鸡蛋。吃过早餐,我从抽屉里拿了9角钱冲出了家门,因为今天是爸爸生日,要买生日礼物呢!
2.说说你从日记中发现了什么?你能帮“小马虎”改正吗?
3.其实,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量,它们的计量单位非常重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常见的量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学生自主整理
(1)课前,老师让大家对小学阶段学过的量以及计量单位进行了简单的整理,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呢?
(2)展示学生作品并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3)今天我们只复习人民币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
2.
复习常见的人民币单位。
(1)说说常见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
(2)说说常见的人民币的进率是多少?
3.
说说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1)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克、1千克、1吨的实际大小。
(2)说说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
4.复习常见的时间单位。
(1)说说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2)说说年、月、日、时、分、秒之间进率分别是多少?
(3)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呢?
(4)出示时间小火车图片,说说还有哪些时间没复习到呢?
(5)关于时间,还有哪些常见的单位?(世纪、周)
5.复习名数。
(1)名数的意义。
(2)名数的分类。(单名数和复名数)
(3)名数的改写。(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三、巩固应用,强化提高。
1、基础练习,巩固应用。
(1)选一选。
一个鸡蛋约60(
);于老师的体重约是55(
);卡车的载重量约3(
)。[吨,千克,克]
绕操场一圈约用5(
);火车提速后“子弹头”客车从北京到郑州约需5(
);从教室前门走到后门约需5(
)。[秒、分、时、日]
(2)填一填。
3.25时=(
)小时(
)分;
5元6角7分=
(
)元;
150秒=
(
)分(
)秒;
4吨180千克=(
)吨=(
)千克;
1小时30分=(
)小时=(
)分;
1小时30分=(
)小时(
)分;
(3)判断。
3点半时,时针和分针垂直(
)
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写作20:00(
)
一千克铁的质量比一千克棉花重(
)
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
2008是闰年(
)
小强的出生日是2005年2月29日(
)
一年中有六个大月六个小月(
)
2、拓展实践。
小明的哥哥2010年14岁,可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他是哪一年几月几日出生的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想象“小马虎”进入超市给爸爸买礼物的情景,写一篇日记,注意计量单位的准确性。
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人民币单位:元
角
分
质量单位:
吨
千克
克
时间单位:
世纪、
年
、
月
、
日
周、
时
、
分、
秒
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量的意义的理解,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注重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理清各种量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和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
三、在练习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