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突破练习专题五 电学实验探究(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突破练习专题五 电学实验探究(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3 19:56:16

文档简介

专题五 电学实验探究
                   
1.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铝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B段的电阻小于BC段的电阻
B.通电相同时间,AB段消耗的电能大于BC段消耗的电能
C.这两段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D.若将AB段材料换成铜,其他条件不变,这两段导体的总电阻将变大
  
2.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B)
A.该电路所示实验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B.该实验能得出电流相同时,电功率与电压成正比
C.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通过灯泡的亮度来比较
D.该实验选择的两个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不同
3.(2019,宜昌)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三种方案。甲:多节干电池串联接入MN;乙: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丙: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可行的方案是(D)
A.仅有甲
B.仅有乙
C.仅有甲、乙两种
D.甲、乙、丙都可行
4.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b、c、d四根不同的电阻丝,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实验方案有如下两种:








①将电阻丝a、b、c、d分别接在M、N之间,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表示接入的电阻丝阻值越__小__。
②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表示被测的电阻丝阻值越__大__。
增加一把刻度尺,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请选择上述方案中的填__甲__(填“甲”或“乙”),具体做法:__选用a、b两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在电压一定时,分别测量出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分析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
5.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如图甲为该小组连接的实物图。
(1)请指出实物图连接的两处错误。
①____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__;②____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_0.24__A,则小灯泡电阻为__9.6__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下不同时刻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计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数据处理表格如下所示,其中有一处是不恰当的,这一处是____计算小灯泡的平均电阻__,原因是____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能求电阻的平均值__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平均电阻/Ω
1
1.0
0.17
5.9
7.7
2
1.4
0.18
7.8
3
1.8
0.22
8.2
4
2.0
0.23
8.7
(4)该小组又利用这个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2.5____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0.625____W。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现有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3.8
V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12
Ω),滑动变阻器两个(A:“5Ω 2
A”;B:“20
Ω 0.5
A”)。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P=UI__;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B__(选填“A”或“B”)。
(2)如图甲所示是小田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中用“×”标出这根错接的导线,只改接一根导线使电路成为正确的电路(不能与其他导线交叉)。
(3)小田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都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的故障是__灯泡断路__。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绘制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1.14__W。
(5)该组的另一同学接着实验时,发现电压表0~15
V量程已经损坏,0~3
V量程还可以正常使用,在不添加器材的情况下,为了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在丙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6)由图乙推知: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一半时的电功率为P1,小灯泡的实际电流是额定电流一半时的电功率为P2,则P1__大于__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小明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是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电阻约为8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图略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B__(选填“A”或“B”)端。
(3)小明同学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几次实验,得到部分U和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U/V
1.00
2.00
3.00
3.80
4.20
I/A
0.20
0.40
0.47
__0.5____
0.51
灯泡亮度
不亮
很暗
偏暗
正常
很亮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1.9____W。
(4)小明同学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小灯泡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增大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____小灯泡实际功率太小____。
(5)当小明同学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时,把灯丝烧断了(其余元件完好),则此时电压表示数约为__6__V。
(6)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借了甲:“10Ω 1.5A”、乙:“20Ω 1.2A”和丙:“30Ω 1A”三个滑动变阻器,你认为他完成上表实验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丙__(选填“甲”“乙”或“丙”),理由是__为完成第一次实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至少为25Ω______。
8.现有一个电压表、若干导线、两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两段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甲、乙合金丝电阻的大小。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说明实验的步骤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小金认为,根据上述操作即可判断这两种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你认为小金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解:(1)将两节干电池串联,甲、乙合金丝串联接入电路,把开关并联在甲合金丝两端,把电压表并联在乙合金丝两端,如图所示。
(2)实验的步骤:以两节干电池为电源,用导线把两段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甲、乙合金丝串联进电路,把开关并联在甲合金丝两端,把电压表并联在乙合金丝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断开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U2。
(3)甲合金丝两端的电压为U1-U2,乙合金丝两端的电压为U2。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而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导体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所以比较U1-U2和U2的大小关系。若U1-U2>U2,则甲合金丝的电阻大于乙合金丝的电阻;若U1-U2<U2,则甲合金丝的电阻小于乙合金丝的电阻;若U1-U2=U2,则甲合金丝的电阻等于乙合金丝的电阻。导体电阻越大,导电性能越弱,又因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又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可判断两种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所以根据电压大小关系判断出电阻大小关系,再根据电阻关系判断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专题五 电学实验探究
                   
1.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铝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的电阻小于BC段的电阻
B.通电相同时间,AB段消耗的电能大于BC段消耗的电能
C.这两段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D.若将AB段材料换成铜,其他条件不变,这两段导体的总电阻将变大
  
2.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该电路所示实验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B.该实验能得出电流相同时,电功率与电压成正比
C.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通过灯泡的亮度来比较
D.该实验选择的两个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不同
3.(2019,宜昌)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三种方案。甲:多节干电池串联接入MN;乙: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丙: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可行的方案是(
)
A.仅有甲
B.仅有乙
C.仅有甲、乙两种
D.甲、乙、丙都可行
4.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b、c、d四根不同的电阻丝,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实验方案有如下两种:








①将电阻丝a、b、c、d分别接在M、N之间,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表示接入的电阻丝阻值越____。
②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表示被测的电阻丝阻值越____。
增加一把刻度尺,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请选择上述方案中的填__甲__(填“甲”或“乙”),具体做法:____。
5.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如图甲为该小组连接的实物图。
(1)请指出实物图连接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②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__A,则小灯泡电阻为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下不同时刻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计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数据处理表格如下所示,其中有一处是不恰当的,这一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平均电阻/Ω
1
1.0
0.17
5.9
7.7
2
1.4
0.18
7.8
3
1.8
0.22
8.2
4
2.0
0.23
8.7
(4)该小组又利用这个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现有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3.8
V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12
Ω),滑动变阻器两个(A:“5Ω 2
A”;B:“20
Ω 0.5
A”)。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选填“A”或“B”)。
(2)如图甲所示是小田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中用“×”标出这根错接的导线,只改接一根导线使电路成为正确的电路(不能与其他导线交叉)。
(3)小田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都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的故障是____。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绘制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W。
(5)该组的另一同学接着实验时,发现电压表0~15
V量程已经损坏,0~3
V量程还可以正常使用,在不添加器材的情况下,为了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在丙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6)由图乙推知: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一半时的电功率为P1,小灯泡的实际电流是额定电流一半时的电功率为P2,则P1____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小明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是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电阻约为8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选填“A”或“B”)端。
(3)小明同学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几次实验,得到部分U和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U/V
1.00
2.00
3.00
3.80
4.20
I/A
0.20
0.40
0.47
______
0.51
灯泡亮度
不亮
很暗
偏暗
正常
很亮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4)小明同学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小灯泡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_______。
(5)当小明同学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时,把灯丝烧断了(其余元件完好),则此时电压表示数约为____V。
(6)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借了甲:“10Ω 1.5A”、乙:“20Ω 1.2A”和丙:“30Ω 1A”三个滑动变阻器,你认为他完成上表实验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选填“甲”“乙”或“丙”),理由是_______。
8.现有一个电压表、若干导线、两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两段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甲、乙合金丝电阻的大小。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说明实验的步骤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小金认为,根据上述操作即可判断这两种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你认为小金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