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物质的特性
1.(2020,临沂)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下列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2.(2020,宜昌)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3.(2020,湘潭)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A)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60℃
C.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
D.该物质在B点时全部变成了液态
4.(2019,嘉兴)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千克
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6.(2020,成都)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B)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7.如图所示,加热-4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8.(2020,荆州)小兰同学周末在荆州关公义园游玩时,拾到一块彩色的小石块。为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不考虑小石块吸水),小兰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水平台上的天平游码归零后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等幅摆动时,开始测小石块的质量;
②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和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当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等幅摆动时,小兰就开始测量,其操作是合理的
B.小石块在托盘中静止时,所受支持力和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石块的密度是
2.1×103g/cm3
D.如果小兰利用现有器材先测体积,再测质量,仍然可以精确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9.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__60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不会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60__℃,只有当__醋全部汽化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10.(2020,营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碎冰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使冰受热均匀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固液共存__状态,图象中a点的内能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_低于__(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11.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水杯。小高同学想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水的密度ρ水,这三只水杯,来测量油和醋的密度。其步骤如下:
①在图中三只水杯里,慢慢的分别注满水、油和醋;
②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其中一只空杯的质量m;
③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求出ρ油和ρ醋;
④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三只装满液体后,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水、m油和m醋。
(1)你认为,正确测量的步骤顺序应该是__②①④③__(选填正确的顺序号码排序)。
(2)三只水杯中,水、油和醋相同的物理量是__体积__。
(3)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计算得出ρ油(或ρ醋)=__ρ水(或ρ水)__。
12.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_27_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_10__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2.7__g/cm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偏小__(填“偏大”或“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_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把金属块浸入水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__。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13.(2019,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液体表面积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对其中一滴水吹风__,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错误__的,原因是__没有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同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__。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__。
(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__。第13讲 物质的特性
1.(2020,临沂)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下列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2.(2020,宜昌)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3.(2020,湘潭)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60℃
C.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
D.该物质在B点时全部变成了液态
4.(2019,嘉兴)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千克
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6.(2020,成都)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7.如图所示,加热-4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8.(2020,荆州)小兰同学周末在荆州关公义园游玩时,拾到一块彩色的小石块。为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不考虑小石块吸水),小兰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水平台上的天平游码归零后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等幅摆动时,开始测小石块的质量;
②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和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等幅摆动时,小兰就开始测量,其操作是合理的
B.小石块在托盘中静止时,所受支持力和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石块的密度是
2.1×103g/cm3
D.如果小兰利用现有器材先测体积,再测质量,仍然可以精确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9.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只有当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10.(2020,营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状态,图象中a点的内能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11.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水杯。小高同学想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水的密度ρ水,这三只水杯,来测量油和醋的密度。其步骤如下:
①在图中三只水杯里,慢慢的分别注满水、油和醋;
②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其中一只空杯的质量m;
③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求出ρ油和ρ醋;
④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三只装满液体后,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水、m油和m醋。
(1)你认为,正确测量的步骤顺序应该是____(选填正确的顺序号码排序)。
(2)三只水杯中,水、油和醋相同的物理量是____。
(3)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计算得出ρ油(或ρ醋)=__ρ水(或__。
12.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__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___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__g/cm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填“偏大”或“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___。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13.(2019,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的,原因是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
(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