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
1.下列为某同学观察玉米根尖结构的细胞图,其中最有利于根吸收水分的细胞是(A)
2.(2020,荆门)每年的3.12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D)
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
3.下列关于叶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C.上、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4.(2020,赤峰)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D)
A.气孔、导管、根毛
B.根毛、筛管、气孔
C.筛管、根毛、气孔
D.根毛、导管、气孔
5.(2020,乐山)如图为幼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①区段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区段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C.③区段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④区段是吸收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6.(2020,包头)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施加氮肥越多,植物生长越迅速
B.植物的生长需要氮
C.缺氮时,叶绿素的合成受阻
D.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离不开氮
7.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C)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8.下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D)
9.(2020,青岛)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10.(2020,北京)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A.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
B.增加周围环境湿度
C.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
D.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11.(2020,雅安)下列能正确描述水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的循环途径的是(B)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12.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的主要作用是__A__。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__大于__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13.(2020,资阳)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等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可能是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大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他一起来设计吧。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__光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__。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里,两盘中大蒜的数量应__相同__。然后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长出的蒜苗叶是绿色的是哪一盘?__甲__。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__光照的有无__,甲、乙两个装置构成一组__对照实验__。
14.(2020,广州)人们在移栽植物时常常会去掉一些叶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使移栽的植物更易成活。为探究蒸腾作用是不是主要通过叶片进行,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1)根据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可以作出假设:__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来进行__。
(2)在制订计划后,可按以下步骤实施计划:
①取同一植物__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②将枝条A上的叶片摘除,枝条B上的叶片__保留__。
③将处理后的A、B枝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其目的是__防止水分自然蒸发减少,以影响实验结果__。
(3)将两个实验装置放置在相同环境中24小时后,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液面明显比甲装置中的液面__低__,可以得出结论: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15.绿色植物叶片的表皮上分布有气孔(如图)。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奇妙的是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环境中,大多数绿色植物的气孔是缩小或闭合的,这有利于__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__,此状态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__减弱__,原因是__气孔缩小或闭合,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__。
(2)小明推测:绿色植物的气孔的状态可能和保卫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撕取菠莱叶下表皮,将其在清洁载玻片上的一滴清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立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②接着,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请根据已有知识预测实验结果:①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__张开__的;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__闭合__的。
(3)光照等条件适宜时,大多数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是张开的,植物细胞通过气孔吸收大气中的__二氧化碳__合成有机物的同时释放__氧气__。因此,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应该__植树造林(多植树、种草)__。第6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
1.下列为某同学观察玉米根尖结构的细胞图,其中最有利于根吸收水分的细胞是(
)
2.(2020,荆门)每年的3.12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
3.下列关于叶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C.上、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4.(2020,赤峰)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气孔、导管、根毛
B.根毛、筛管、气孔
C.筛管、根毛、气孔
D.根毛、导管、气孔
5.(2020,乐山)如图为幼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区段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区段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C.③区段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④区段是吸收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6.(2020,包头)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施加氮肥越多,植物生长越迅速
B.植物的生长需要氮
C.缺氮时,叶绿素的合成受阻
D.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离不开氮
7.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8.下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9.(2020,青岛)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10.(2020,北京)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
B.增加周围环境湿度
C.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
D.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11.(2020,雅安)下列能正确描述水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的循环途径的是(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12.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的主要作用是____。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____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13.(2020,资阳)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等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可能是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大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他一起来设计吧。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____。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里,两盘中大蒜的数量应____。然后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长出的蒜苗叶是绿色的是哪一盘?____。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____,甲、乙两个装置构成一组____。
14.(2020,广州)人们在移栽植物时常常会去掉一些叶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使移栽的植物更易成活。为探究蒸腾作用是不是主要通过叶片进行,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1)根据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可以作出假设:____。
(2)在制订计划后,可按以下步骤实施计划:
①取同一植物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②将枝条A上的叶片摘除,枝条B上的叶片___。
③将处理后的A、B枝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其目的是____。
(3)将两个实验装置放置在相同环境中24小时后,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液面明显比甲装置中的液面____,可以得出结论: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15.绿色植物叶片的表皮上分布有气孔(如图)。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奇妙的是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环境中,大多数绿色植物的气孔是缩小或闭合的,这有利于____,此状态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____,原因是____。
(2)小明推测:绿色植物的气孔的状态可能和保卫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撕取菠莱叶下表皮,将其在清洁载玻片上的一滴清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立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②接着,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请根据已有知识预测实验结果:①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____的;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____的。
(3)光照等条件适宜时,大多数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是张开的,植物细胞通过气孔吸收大气中的____合成有机物的同时释放____。因此,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应该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