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突破练习37 重要的盐(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突破练习37 重要的盐(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3 20:19:39

文档简介

第37讲 重要的盐
             
1.(2019,郴州)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2.(2020,安徽)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B)
选项



A
浓氨水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3.(2020,柳州)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不符合如图的是(B)
选项
甲物质
X溶液
A
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B
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锌粉和铁粉混合物
稀硫酸
D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
稀盐酸
4.(2020,达州)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A.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浓硫酸长时间敞口露置于空气中
D.向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镁粉和铁粉
5.(2020,邵阳)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C)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6.(2020,济宁)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A)
A.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氯化钡
B.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稀盐酸
C.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稀盐酸
D.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碳酸钠
7.(2019,日照)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溶液中仍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为除去这些杂质,需用到①BaCl2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为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且过量物质须在后续操作中被除去),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NaCl固体。以上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不正确的是(C)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8.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产生白色沉淀__,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__Mg(NO3)2和MgSO4__。
9.(2019,铜仁)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相关问题:
(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酸,在稀释浓硫酸时__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慢注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__。盐酸、硫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够解离出酸根离子和H+,写出硫酸在水中解离的化学表达式__H2SO4===2H++SO__。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我市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呈酸性,应选用__紫色石蕊__试剂(指示剂)检验该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选用__熟石灰__处理该废液。
(3)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HCO3+HCl===NaCl+H2O+CO2↑__。
(4)现有Ba(NO3)2溶液、稀硫酸、Na2CO3溶液、KOH溶液和CuSO4溶液。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能够与上述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有沉淀生成的物质。
A.稀盐酸  B.烧碱溶液  C.硝酸铵溶液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CuSO4===Na2SO4+Cu(OH)2↓__。
10.(2020,广安)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外形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有毒。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甚至致人死亡。已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
(1)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你会选用什么试剂?__酚酞试液__,如何操作?__取两种溶液分别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酚酞试液,观察现象__。
(2)某实验小组成员李雷从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1》中得知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呈碱性。该组成员就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初探:
【查阅资料】
Ⅰ.大多数可溶性的盐溶解在水中会完全解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如Na2CO3、KCl等。
Ⅱ.难溶性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阴阳离子极少,忽略不计。如CaCO3、BaCO3等。
Ⅲ.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Na+引起的;
猜想Ⅱ: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CO-引起的;
……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向1支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3mL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
试管中溶液颜色先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逐渐变浅至消失
写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滴入CaCl2溶液后红色变浅至消失的原因__Na2CO3+CaCl2===CaCO3↓+2NaCl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结论】__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CO引起的__。
【实验拓展】据此判断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可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D__(填字母)。
A.CaCl2
B.CaCO3
C.H2SO4
D.K2CO3
【总结反思】该组同学善于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探究问题。通过本次探究,他们认识到,并不是碱溶液才显碱性,盐溶液也可能呈碱性。他们还会进一步查阅资料探寻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本质原因和基本规律。
11.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查阅资料】
1.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2.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
【主要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主要试剂】粗盐样品、稀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步骤及目的
过程及说明
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称取粗盐样品10.0g,用蒸馏水充分溶解
2.过滤去除泥沙的溶液I
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__加快溶解速率__;过滤时:__引流__。
二、去除可溶性杂质
将溶液I按如图流程图进行处理:
1.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NaOH+MgCl2===Mg(OH)2↓+2NaCl__。
2.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__4__种。
3.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__。
三、获得产品
将溶液Ⅱ注入__蒸发皿__(填仪器名称)中,蒸发结晶,观察到__出现较多固体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9.4g。
四、数据处理
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4%
【结果与反思】
1.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94%,原因是__提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__。
2.小明提出,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你__同意__(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第37讲 重要的盐
             
1.(2019,郴州)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2.(2020,安徽)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选项



A
浓氨水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3.(2020,柳州)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不符合如图的是(
)
选项
甲物质
X溶液
A
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B
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锌粉和铁粉混合物
稀硫酸
D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
稀盐酸
4.(2020,达州)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浓硫酸长时间敞口露置于空气中
D.向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镁粉和铁粉
5.(2020,邵阳)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6.(2020,济宁)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氯化钡
B.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稀盐酸
C.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稀盐酸
D.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碳酸钠
7.(2019,日照)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溶液中仍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为除去这些杂质,需用到①BaCl2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为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且过量物质须在后续操作中被除去),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NaCl固体。以上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8.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
9.(2019,铜仁)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相关问题:
(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酸,在稀释浓硫酸时____。盐酸、硫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够解离出酸根离子和H+,写出硫酸在水中解离的化学表达式___。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我市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呈酸性,应选用____试剂(指示剂)检验该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选用____处理该废液。
(3)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现有Ba(NO3)2溶液、稀硫酸、Na2CO3溶液、KOH溶液和CuSO4溶液。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能够与上述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有沉淀生成的物质。
A.稀盐酸  B.烧碱溶液  C.硝酸铵溶液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0.(2020,广安)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外形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有毒。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甚至致人死亡。已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
(1)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你会选用什么试剂?___,如何操作?___。
(2)某实验小组成员李雷从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1》中得知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呈碱性。该组成员就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初探:
【查阅资料】
Ⅰ.大多数可溶性的盐溶解在水中会完全解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如Na2CO3、KCl等。
Ⅱ.难溶性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阴阳离子极少,忽略不计。如CaCO3、BaCO3等。
Ⅲ.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Na+引起的;
猜想Ⅱ: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CO-引起的;
……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向1支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3mL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
试管中溶液颜色先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逐渐变浅至消失
写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滴入CaCl2溶液后红色变浅至消失的原因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结论】____。
【实验拓展】据此判断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可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填字母)。
A.CaCl2
B.CaCO3
C.H2SO4
D.K2CO3
【总结反思】该组同学善于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探究问题。通过本次探究,他们认识到,并不是碱溶液才显碱性,盐溶液也可能呈碱性。他们还会进一步查阅资料探寻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本质原因和基本规律。
11.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查阅资料】
1.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2.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
【主要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主要试剂】粗盐样品、稀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步骤及目的
过程及说明
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称取粗盐样品10.0g,用蒸馏水充分溶解
2.过滤去除泥沙的溶液I
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___;过滤时:____。
二、去除可溶性杂质
将溶液I按如图流程图进行处理:
1.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____种。
3.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
三、获得产品
将溶液Ⅱ注入____(填仪器名称)中,蒸发结晶,观察到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9.4g。
四、数据处理
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4%
【结果与反思】
1.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94%,原因是____。
2.小明提出,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你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